地名:逍遥镇 | 隶属:西华县 |
行政代码:411622102 | 代码前6位:41162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车牌代码:豫P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1万人 |
人口密度:约96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9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东汉时期初名小陶、又名合流口。唐代为合流镇。宋代又称小窑,为清水县治所。明清时期此地成为连接沙河上下游的重要商埠,与漯河、周口、界首并称沙河"四大码头",曾在此做官的知县王镇寰有感于舟楫云集,商业繁荣的景象,曾留下“百业俱兴数小窑,官顺民安世称道,天时地利遂人愿,任职四载乐逍遥”的诗句,因小窑与逍遥谐音,故名。
荣誉排行:
2015年8月,河南省政府选择逍遥镇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
2014年7月,逍遥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逍遥镇位于西华县境西南部,地处五县三市交界,沙颍河傍镇而过,总面积53平方公里, 53745 亩耕地,辖29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 总人口 5.1万,主系汉族,其中回族3500人,是西华县主要的回民聚居地。
逍遥镇为中州名镇,历史悠久, 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初名“小陶”,因沙河、颍河傍镇而过, 又名“合流镇”,宋末曾设清水县于此。明清之际, 此地成为连接沙河上下游的重要商阜,与漯河、周口、 界首并称为沙河四大码头。清代, 在此做官的王姓知县有感于当地舟楫云集、商业繁荣的景象,曾写诗盛赞, 其中有“天时地利遂人愿,任职四载乐逍遥”之句, 故以此改名“逍遥”,相沿至今。1992 年被省建设
文化旅游:
雷义和·龙义和中药铺位于西华县逍遥镇西街路北。雷义和·龙义和中药铺是目前豫东南地区发现的现存不多的老字号建筑。该建筑坐北朝南,为硬山式建筑,分上下两层。据《西华县志》记载,雷义和为清光绪十一
历史沿革:
1949年为西华县第六区。
1956年改为中心乡。
1958年改称逍遥公社。
1961年复置区。
1965年复称逍遥公社。
1984年改为逍遥乡。
1985年撤乡建镇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建村,当时逍遥镇为逍遥寨,共有五个寨门,包括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和小东门。因地处东寨门旁边,故名东门。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东门大…[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人工建筑物“门”命名。汉建安年间,从鄢陵县陶城迁来人家到此定居。因逍遥镇当时共有五个寨门,包括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小东门。因地处南寨门周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从山西洪洞县迁来赵、杨、程三族在此定居,当时逍遥镇共有五个寨门,包括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和小东门。此地邻近西寨门,得名西…[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汉建安年间,由鄢陵县陶城迁来部分人家在此地定居,后逐渐发展成村。因当时逍遥镇为逍遥寨,共有五个寨门,包括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小东门。因地处北寨门周…[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一部分移民在此地建村,因村民大多姓周,故名周庄。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周庄大队,属逍遥公社。1984年为周庄村民委员会,属逍遥乡。…[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建村,因当时顺官道而建,绵延2.5千米,得名长村。建国后,因辖区分布范围变化,已名不符实,故改村名为常村。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常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几户白姓人家在此地官道的十字路口附近定居,发展成村,故名白十。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白十大队,属逍遥公社。1984年为白十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二年(1404),杜氏一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取名杜家庄。后发展为一大一小两个村庄,大的叫大杜庄,小的叫小杜庄,故名。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初,柴王爷(后周世宗柴荣)从京城来此巡游,见当时规模很大,像一座城镇,赐名柴城,故名。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柴城大队,属逍遥公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白姓一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沙河湾处定居,发展成村,故名白湾。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属逍遥公社柴城大队。1984年属逍遥乡柴城村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张姓一族在此建村,因村庄位于沙河一个转弯处,故名张湾。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张湾大队,属逍遥公社。1984年为张湾村民委员会,属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村庄规模及村民姓氏命名。明永乐二年(1404),杜氏一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杜家庄。后发展为大小两庄,大的叫大杜庄,小的叫小杜庄,故名。194…[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严姓一族在此地定居,发展成村,故名严庄。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严庄大队,属逍遥公社。1984年为严庄村民委员会,属逍遥乡。1985…[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居民多为焦姓,有一人官拜朝中大学士,此人在村中建阁楼一座,故名焦阁。后演变为焦岗。1964年,发展成两个村,居东,故名焦东。1949年属西华县六…[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中期,蔡姓在逍遥之东定居建村,与逍遥西南蔡庄隔镇相对,故得名东蔡。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东蔡大队,属逍遥公社。1984年为东蔡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建村,因村北有一古代陵墓,得村名阜陵。后发展成为两个村,此村居西,故名西阜陵。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西阜陵大队,属逍遥公社。1984…[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建村,村庄北面有一土陵,以土陵取名为阜陵,后发展为两个村,此村居东,故名东阜陵。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东阜陵大队,属逍遥公社。198…[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咸丰年间建村,原村名叫固庠。后来村民在村老桥下打捞起一个旧箱子,里面发展现许多文物,又改名固厢。1962年分为东西两个村,居东,得名固东。1949年…[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咸丰年间建村,原村名叫固庠。后来先祖在村老桥下打捞起一个旧箱子,里面发展现许多文物,又改名固厢。1962年发展为东西两个村,居西,得名固西。1949…[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国时代,曹操在此建了四个大粮仓,后有部分村民迁至位置靠南的粮仓附近定居,发展成村,故名南仓。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南仓大队,属逍遥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末,从山西迁来部分移民在此地定居,发展成村,村中吴姓人口最多,故名吴庄。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吴庄大队,属逍遥公社。1984年为吴庄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刘姓一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定居,发展成村,为防匪患,在村四周修筑寨墙,故名刘寨。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刘寨大队,属逍遥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嘉庆元年(1796),武姓一族逃荒至此地,临河道建村居住,取村名武乡,意为又一个故乡,故名。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武乡大队,属逍遥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武姓一族在此建村。为防匪患,村民自发修建起寨墙,得名武寨。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武寨大队,属逍遥公社。198…[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因有一人官拜朝中大学士,此人家中建有一座阁楼,得村名焦阁。后演变为焦岗。1964年,发展为两个村,居西,故名焦西。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贾氏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发展成村。因地处逍遥镇辖区最西面,故名西贾。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西贾大队,属逍遥公社。1984年为…[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建村,村北有一条小河流过,河中沙子较多,村民争先取沙建房,得村名沙沟。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沙沟大队,属逍遥公社。1984年为沙沟村…[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十五年(1642)建村,刘姓一族定居此处。因北靠清水河,南邻颍河,二河夹村而过,故名夹河滩。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夹河滩大队,属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移到此地建村,后为防止匪患,在村庄四周筑起寨墙,故名李寨。1949年属西华县六区。1958年为李寨大队,属逍遥公社。1984年…[详细]
逍遥镇胡辣汤是中华风味名吃之一,色香味俱佳,且能醒酒提神,开胃健脾,源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当时的天子宋徽宗雅好风月,军国之事一无所长,但琴棋书画、吃喝玩乐等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