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梅家坪镇 | 隶属:富平县 |
行政代码:610528113 | 代码前6位:610528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3 | 邮政编码:714000 |
车牌代码:陕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09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8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9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以西北地区最大火车编组站梅家坪命名。
基本介绍:
梅家坪镇位于富平县城西北25公里处,北与铜川新区、耀州区相邻,西与三原县接壤。梅家坪镇人民政府位于洪水村街道,属正科建制,全镇在编在岗58人,于1996年12月撤乡建镇,由原洪水乡和原长春乡北杨、文昌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是原洪水乡政府所在地。全镇辖9个行政村,50个村民小组,3.09万人,全镇总面积26平方公里。
梅家坪镇是富平县西北部边陲经济重镇、红色革命老区,属国家命名的绿色无公害苹果优生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
历史沿革:
明洪武三年(1370年),设镇立集,属洪水里。
清代属西北乡北七联、八联。
民国初为西北乡八联。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实行保甲制,为信立乡第四、五、六保。
1949年10月后,属庄里区,编为赤兔、洪水、岔口三个乡。
1950年,将3乡合并为洪水乡。
1958年,将洪水、觅子西乡编为超美公社,后改为洪水管理区,属庄里公社。
1961年,觅子、洪水合并并成立觅子公社。
1962年,由觅子公社划出,设立洪水公社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地位于土门山麓土坪之上,梅姓居住最早。…[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洪水大队、白马大队,1966年-1976年改洪水大队革委会、白马大队革委会,1977年-1983年称洪水大队管委会、白马大队管委…[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赤兔大队、十八坊村,1966年-1976年改赤兔大队革委会、十八坊村,1977年-1983年称赤兔大队管委会、十八坊村,1984…[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车家大队,1966年-1976年改车家大队革委会,1977年-1983年称车家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设分社,易名车家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五一大队,1966年-1976年改五一大队革委会,1977年-1983年称五一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设分社,易名五一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新安大队、王湾大队,1966年-1976年改新安大队革委会、王湾大队革委会,1977年-1983年称新安大队管委会、王湾大队管委…[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庙沟大队,1966年-1976年改庙沟大队革委会,1977年-1983年称庙沟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设分社,易名庙沟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岔口大队管委会,1966年-1976年改岔口大队,1977年-1983年称岔口大队革委会,1984年政设分社,易名岔口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北杨大队管委会,1966年-1976年改北杨大队,1977年-1983年称北杨大队革委会,1984年政设分社,易名北杨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辖区“文昌”渠之名而命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文昌大队,1966年-1976年改称文昌大队革委会,1977年-1983年称文昌大队管委会,198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