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2019年度山东省卫生村[37]

2019年度山东省卫生村[37]

  干河子村 干河子村位于大场镇驻地以南4公里处,村域东西0.4公里,南北0.3公里,面积0.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0亩。该村东临省道,南距204国道0.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据传,明永乐年间,纪氏兄弟中的0迁来胶州,住三官庙庄,到十世族时迁至今干河子村。该村现有居民106户,人口365人,除纪姓居民外,还有少数李、赵姓居民。该村以农、林果为主,养殖、刺绣业为辅,农产品方面主要种植土……[详细]
  正南岭村正南岭村位于大场镇驻地北3.2公里处,吉利河西岸,西靠黄大公路,现有居民158户,人口508人,耕地976亩。据传,明初,苏姓从江苏海州迁此,在胜水河西下游立村,取名下河庄,后因水灾,迁到岭上,取名胜岭,1958年区划调整,因在胜水正南,改名正南岭,清道光版《诸城县续志·疆域》称南岭庄。正南岭村地处半丘陵,村后有胜水河,河北为丰产地,村东南土地平整肥沃,西北为丘陵地,有娘娘庙、茶园、大寺前……[详细]
  刘家瞳村 刘家瞳村位于大场镇驻地西北5公里处,与诸城市桃林乡接壤,是大场镇最北边的村庄,村域东西1.5公里,南北2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主要地貌为丘陵与平原相结合,耕地面积1997亩。据传,明朝洪武年间,刘姓到此立村,取名刘家村,在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与本市其他两村重名,遂改名为刘家瞳村。本村现有居民240户,780口人,均为汉族,主要有魏、陈、孙、丁、李、高、初、崔、贺等姓。刘家瞳村历史上以……[详细]
  大楼子村大楼子村位于大场镇驻地南1.5公里处,村域东西1.5公里,南北1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1050亩。大楼子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南有同三高速公路大场站出口,北有黄大路从村中穿过。该村现有居民225户,人口800人,以徐性为主,其次有张、赵、李、王、刘、郭等少数居民。大楼子村历史上以农业为主,种植花生、大白菜、土豆等经济作物。近年来,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各行各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详细]
  小楼子村  小楼子村位于大场镇驻地南3华里,同三高速公路出入口北2华里,204国道北8华里,黄大公路西侧,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小楼子村现有居民75户,人口240人,耕地450亩,果园、山楂园70亩,各类蔬菜大棚30个,居民主要有厉、耿、高、徐、董、卢姓居民。  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各行各业突飞猛进。近年来,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形成了种植、畜牧养殖一条龙,个体手工业户30家,农副产品收购、……[详细]
  南辛庄村南辛庄村位于大场镇驻地西南2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向北直通省公路,向东离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镇环路四通八达连接相邻村庄。南辛庄村现有居民88户,人口300人,耕地面积625亩。该村历史上以农业为主,近年来,通过对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标准化大棚蔬菜生产、畜牧规模化养殖为主的农业体系,村级经济也得到了较大发展。目前,全村发展壮大无公害草莓大棚30多个,草莓收后再栽培西红……[详细]
  东丁家庄村东丁家庄位于大场镇驻地南0.5公里处,村域东西250米,南北200米,面积50000平方米,耕地412亩。该村北与省道郝李路相接,南与镇环路相连,西靠镇环路,东靠丰产河,既有休闲散步的地方,又有十分便利的交通。据《徐氏支谱》记载,明中期徐泰后人,由今大场村迁此,因该村位于大场村东南方,按关于五行方位配合,甲乙为东方,丙丁为南方,故取名丁甲庄,后演变为丁家庄。1962年将海青公社丁家庄划入……[详细]
  丁家大庄村  丁家大庄村位于大场镇驻地东北8公里处,村域东西200米,南北180米,面积为36000平方米,耕地600亩。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北与魏家大庄村相隔100米,南与张家大庄村相接,西邻保子埠村,东靠白马河大桥,村后的胶南市级公路直通镇驻地。  据传,1204年,丁氏先祖由江苏迁至本地,取名丁家大庄村,该村现有居民131户,人口396人,除丁姓居民外,还有少数张、贾、李、王、黄……[详细]
  保子埠村  保子埠村位于大场镇驻地东北5公里处,村域东西1公里,南北1.5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1200亩,林地200亩,卢瑟通道90亩。该村位于吉利河东岸,村南、村西都是2004年新修的市级优质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据传,明初黄姓和解姓居民从江苏海州迁此,在土埠上立村,又因村西南有保寺庵,遂取名保寺埠,后演变为保子埠。该村现有居民230户,人口730人。居民以李姓为主,另有少……[详细]
  黄古墩岭村  黄古墩岭村位于大场镇东北9公里处,地处山岭,该村现有居民70户,人口249人,有耕地512亩,以农业为主,2004年人均纯收入4427元。  该村原由丁家看林,后由解、徐、黄等居民逃荒至此定居,取名黄古墩岭。  该村历史上以农业为主。在旧社会,村民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解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各行各业突飞猛进,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了解决贫困和吃水难问题,1984年,该村迁到黄古墩岭以……[详细]
  西寺村   西寺村位于镇驻地东北10公里处,北马河中游西岸村域东西1.25公里,南北0.4公里,面积0.5平方公里。耕地510亩。该村有塔柳路穿越村前,交通便利,位置优越。  据传,由于该村北部有一座方钟寺,寺东有一条南北方向的河流一条,叫白马河,东南有一条东西方向的小河叫淘金河,两条河隔断了两岸的村庄,而该村位于白马河西岸,故称西寺。1973年发现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1982年被青岛市列为市级……[详细]
  南寺村   南寺村位于大场镇北部10公里处,有居民70户,人口200多人,耕地450亩,该村居民以丁、王、张姓居多,还有少量孙、安姓居民。该村西临白马河,北临淘金河,地理位置优越。  该村人少地多,主要以农为主,以家庭养殖和规模养猪、养鸡为辅,此外,村民还利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也得到了全面发展。该村先后有12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有4人成长为党政干部,有5人成……[详细]
  前老窝村 前老窝村位于大场镇西3.2公里处,村域东西2.35公里,南北1.3公里,面积2.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95亩。镇环路自村中通过,南通省道、国道和同三高速公路,向北可直通诸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据传,《徐氏支谱》载,明于徐承接,由今大场村迁此,因此地一片树林,乌鸦窝密布,故名大老鸦窝庄,简称老窝,清初改名前老窝村,该村现有246户,842口人,除徐氏居民外,还有李、王、郭、张……[详细]
  陈家屯村 陈家屯村位于大场镇驻地西南2公里处,村域东西3.2公里,南北1.5公里,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2亩,该村北邻郝李路,南距同三高速公路3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陈家屯村现有居民165户,580口人,除陈姓居民外,还有少数王、徐、张、刘、逄姓居民。该村历史上以农为主,1949年解放后,该村农业生产逐年发展,并相继发展了林业生产。特别近年来,各行各业突飞猛进。该村通过农业……[详细]
  后官庄村  后官庄村位于大场镇东北10公里处,村域东西225米,南北300米,面积0.8平方公里,耕地890亩,该村东连同三高速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该村现有居民140户,人口424人,居民主要有孙、董、刘、王、周姓。  该村历史上以农为主,旧社会因地少土瘠,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方式原始,人民生活贫苦。近几年,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加快了农业生产蚕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2004年,居……[详细]
  六汪村六汪村位于六汪镇政府驻地,泰薛公路和黄大公路在此交汇,东与胶南市相距19.2公里,西与诸城市相距37公里,南与日照市相距80公里,北与胶州市相距6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村域东西长1.5公里,南北2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340亩,果园120亩。据《樊氏家族》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樊可城兄弟从云南迁来,在六处水汪(坑)边立村取名六汪,后来两兄弟分居,在原村前另立一村,遂有两……[详细]
  下河山村下河山村位于六汪镇政府驻地西北4公里处、胶河西岸,泰薛路沿村后通过,西北35公里处是诸城市,向东直通胶南市、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市,向东北直通胶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该村地处丘陵,村庄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30亩,山林面积400亩,板栗园30亩,荒山荒沟50亩。村北1公里处有像龟山,六汪镇镇供水站位于村东。据传,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李殿文及王姓沙姓等从-县迁来……[详细]
  找字庄村找字庄村位于六汪镇政府驻地西1.2公里处,北距泰薛路1200米,东距黄大路500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该村地处丘陵,总耕地面积1870亩,山林240亩,果园20亩。据《王氏家谱》记载,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王继录从今胶州市迁来,因有人来该村寻找儿子,故名找子庄,后演变为找字庄。现有居民256户,822口人,居民除王姓外,尚有刘姓、李姓、孙姓等少数居民。找字庄村历史上以农业为主,……[详细]
  花沟村花沟村位于六汪镇政府驻地西北5公里处、白马河上游西岸,西与诸城接壤。村域东西2.5公里,南北5.75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589亩,山林500亩,荒山荒沟200亩,果园930亩。花沟村地处丘陵,东有水牛沟,西有金牛湾,北有晒金台,南有凤凰山。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姓从江苏海州迁来,因地处山沟,沟中莲花繁茂,故名莲花沟,清初简称花沟。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记载:清道光至民国时称花……[详细]
  宋家村宋家村位于六汪镇政府驻地南1.8公里处,北靠泰薛公路,西靠黄大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该村地处丘陵,村域东西1.5公里,南北1.35公里,面积2.03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135亩,山林面积300亩,果园5亩。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宋姓从云南迁来立村,取名宋家庄。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而更名为宋家。现宋家村有150户,512口人,除宋姓居民外,尚有赵、孙、张、李、刘、崔……[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