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银桥镇 | 隶属:大理市 |
行政代码:532901108 | 代码前6位:532901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2 | 邮政编码:671003 |
车牌代码:云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7万人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相传南诏丰佑时期(820年),为修建三塔寺搭建了一座桥,桥一直绵延至现银桥镇,因此当时银桥镇被称其为“塔桥”,后更名为“银桥”。
基本介绍:
银桥镇位于大理市中部,洱海西岸。面积70(一说67.91)平方千米,人口6824户、30154人(2006年)。辖鹤阳、五里桥、银桥、磻溪、新邑、阳波、马久邑、双阳8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9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镇政府驻鹤阳,距市区.520千米。
214国道及大丽公路过境。境内苍山兰峰、雪人峰、三阳峰蕴藏有丰富的优质天然大理石。风景名胜有白王洞、无为寺、灵山寺、黑龙潭、黄龙潭和双龙潭等。
[沿革]1953年设银桥乡,1962年置区,1964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区,1987年置乡。1997年,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银桥、鹤阳、耑溪、新邑、阳波、阳波、双阳、马久邑、五里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大理县桂楼乡。
1950年,属大理县第三区。
1953年,为银桥区。
1958年,银桥以南划归太和公社。
1962年,恢复大理县建制后,设置为银桥区。
1964年,改银桥公社。
1983年,改银桥区。
1987年,改银桥乡。
2003年,撤乡建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名“洛阳”,有山南水北为阳之说,因村地处点苍山鹤云峰麓偏南。清咸丰年间,杨玉科忌讳,将“洛阳”改为“鹤阳”,后设村民委员会。解放前,属大理县桂楼乡。…[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解放前,属大理县桂楼乡。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三区。1953年属三阳乡。1958年为大理市太和公社五里桥管理区。1962年为大理县银桥区五里桥小…[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南诏王建“千寻塔”时,采用填土施工方法,土坡延伸到本村,沿途所经溪流皆搭桥用山羊运砖到塔顶,故名“塔桥”。又传:村中有一座两孔桥,桥墩上建有塔,以…[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中有一巨石,名磻石,且村临锦溪,得名磻溪,后设村民委员会。解放前,属大理县桂楼乡。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三区。1953年属三阳乡。1958年…[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语地名,新邑意为新村寨,后设村民委员会。解放前,属大理县桂楼乡。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三区。1953年属三阳乡。1958年为大理市太和公社新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所辖上、下阳波村,故名。解放前,属大理县桂楼乡。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三区。1953年属三阳乡。1958年为大理市太和公社新邑管理区。1962…[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语地名,原名“龙久邑”,意为“龙盘之地”。后封建统治者认为“龙”“凤”二字,只能由帝王专用,遂将龙久邑改为“马久邑”。村委会因此得名。解放前,属大理…[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前所辖双鸳、阳乡两自然村首字而得名。解放前,属大理县桂楼乡。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三区。1953年属三阳乡。1958年为大理市太和公社阳乡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