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喜洲镇 | 隶属:大理市 |
行政代码:532901104 | 代码前6位:532901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2 | 邮政编码:671004 |
车牌代码:云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6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7万人 |
人口密度:约35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读史方舆纪要》载:“史城即太和县喜赕村。元初尝置喜州,旋废。盖讹‘史’为‘喜’也。”史城之名的由来,有人认为与史万岁有关。据考,此地为隋开皇十七年(597)史万岁行军所到最远之地。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定喜洲镇为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
2019年12月,喜洲镇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喜洲镇位列第997名。
2016年10月,喜洲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14年7月,喜洲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0年3月,喜洲镇入选第一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基本介绍:
喜洲镇位于大理市北端,距大理州、市政府所在地下关32公里,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也是云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和重点侨乡之一。全镇国土面积161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委会。200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47536万元,财政总收入943万元,人均纯收入3853元,总人口63275人,其中白族人口占85%,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建制镇。
喜洲镇是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重要组成部份,无论是文化、建筑、风俗等均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发展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主的特色产业型小城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喜洲历史悠久,镇内
文化旅游:
喜洲东临洱海,西枕苍山,保存着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皆为“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喜洲比较著名的
严家大院又称严家宝成府,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喜洲镇境内。喜洲镇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这里有着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严家大院是保存最为完好的民居建筑之一。严家大院由喜洲著名的民族资本家
西平嫘祖花苑位于西平县城经贸路东段西平高中向东200米路南,始建于2014年,占地面积约900亩,在原康李生态园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计划总投资3.5亿元。已初步建成“中心活动区、嫘祖文化园区
喜洲白族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滇藏公路东侧。喜洲早在六诏与河蛮并存时就已是白族聚居之地,隋代称“史城”,唐宋间为南诏、大理国“大厘城”。清末民初,当地民族经济发展较快,主要建筑遗存
这里总漂浮着一股灵秀与智巧交织的动感,一种牵动人心的质朴和厚实;这里随处可见一件件蓝白相间的扎染布,家家门外石板路,户户门外有流水,这里就是被誉为“白族扎染之乡”的大理周城。周城位于大理古城
圣源寺位于大理喜洲镇庆洞村西面,距离古城20千米,是规模较大的佛教建筑群,始建于隋朝末年,后经多次重修。寺院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大殿,北面是神都,南面是观音阁。大殿从前供奉的“三世佛”现已不
历史沿革:
喜洲是大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六诏与河蛮并存时就已是白族聚居之地,原为大理河蛮的城邑,隋史万岁曾驻兵于此,因而称“史城”或“史赕”,唐代南诏的故都亦曾建于此,时称大厘城,当时已时“邑居人户尤众”,是南诏时期“十睑之一”。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置益州郡灵24县,喜洲属叶榆县址。
汉武帝采取“守令治其人,酋长世其官,不相侵夺”的政治策略,河蛮大多姓多居于喜洲一带,成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和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西汉置叶榆县,原治所即在此。南诏时称“史赕”或“大厘城”。据《大理县志稿》记载:“……唐大历十四年异牟寻立功迁史城,贞元初始改筑羊苴咩城”。遂将大厘城…[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分别取下辖的寺下村、珂里庄村其中一字,故名。解放前,属大理县五台镇。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二区。1953年为寺里乡。1958年为大理市东风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大理县云沦乡。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二区。1953年为云峰乡。1958年为大理市红旗公社上关管理区。1962年为大理县喜洲区桃源小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大理县云沧乡。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二区。1953年为仁里邑乡。1958年为大理市红旗公社仁里邑管理区。1962年为大理县喜洲区仁里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叫“兴星乡”,因1953年建乡时,取永久兴旺之意。村委会因此得名。解放前,属大理县云沧乡。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二区。1953年为永兴乡,1…[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大理县五台镇。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二区。1953年为文阁乡。1958年为大理市东风公社文阁管理区。1962年为大理县喜洲区文阁小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大理县上波乡。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二区。1953年为上关乡。1958年为大理市红旗公社上关管理区。1962年为大理县喜洲区上关小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大理县五台镇。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二区。1953年为沙村乡。1958年为大理市东风公社沙村管理区。1962年为大理县喜洲区沙村小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取所辖金圭寺、河矣城两个自然村首字,故名。解放前,属大理县五台镇。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二区。1953年为金河乡。1958年为大理市东风公社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大理县五台镇。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二区。1953年为河矣江乡。1958年为大理市东风公社河矣江管理区。1962年为大理县喜洲区河矣江…[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大理县五台镇。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二区。1953年为庆洞乡。1958年为大理市东风公社庆洞管理区。1962年为大理县喜洲区庆洞小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大理县五台镇。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二区。1953年为作邑乡。1958年为大理市东风公社作邑管理区。1962年为大理县喜洲区作邑小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大理县云沦乡。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二区。1953年为云峰乡。1958年为大理市红旗公社周城管理区。1962年为大理县喜洲区周城小公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