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街子镇 | 隶属: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
行政代码:632128102 | 代码前6位:632128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72 | 邮政编码:810000 |
车牌代码:青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2.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5万人 |
人口密度:24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9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街子,撒拉语“阿尔提欧里”之音转,意为六个埋体”,即六个人的坟茔之地,表示这里是撒拉族的发样地。
荣誉排行:
2023年10月,街子镇被列为第一批青海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2014年7月,街子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4年2月,街子镇入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基本介绍:
街子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驻地6千米。人口1.5万,以撒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7%。面积62.1平方千米。辖三兰巴海、托隆都、团结、三立房、羊苦浪、洋巴扎、上房、沈家、马家、孟达山、波拉海、果哈拉、果什滩、波立吉、古及来、塘坊、苏哇什、吾土贝那亥、牙木曲乎19个村委会。解放前为第一区辖地,1950年设街子乡,1958年与文都乡合并成立永丰公社,1966年改为街子公社,1984年复设街子乡。
历史沿革:
元朝、明朝时期,由撒拉族土司辖。
清朝时期,为街子、查加工地,由撒拉族上四工土千户管理。
民国时期,设第一区,辖街子、查加等8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建政时属一区辖,后撤并分合,更选易名多次。
1970年6月,复名街子公社。
1984年,公社为乡。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位于循化县街子镇,命名街子镇社区。“街子”撒拉语“阿尔提欧里”,意为六个“埋体”,即六个人坟茔之地,是撒拉族的发祥地。…[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团结村,七个民族迁移到此,得名团结村,寓意人民团结。…[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本村地形像小土堡而得名。1949年为托隆都村,1955年合作化时称托龙都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托隆都大队,1982年建立了农民群众自治组织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牙门曲乎藏语意为高低不平的边地,故名。解放初至1983年属街子乡团结村所辖,1984年政社分设时为牙门曲乎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作为海东市首批“最美乡村”之一,循化县街子镇三兰巴海村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 街子镇三兰巴海村距县城…[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多沈姓人家居住而得名。1955年合作化时为沈家高级社,1958年公式化时为沈家大队,同时,在村级建立了农民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取代了原来的生…[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坊撒拉语意为新庄廓,故名。解放初为上房村,1955年合作化时称上房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上房大队,1966年与马家、沈家村合并为街子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里原来居住的居民全部是姓马的人家,故得名马家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立方,原音撒六房即撒拉族祖先尕勒莽的第六个儿子居住的房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苏哇什,撒拉语,是苏巴西的转音,意为水源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撒拉祖先在元代中亚撒马尔罕迁来循化时,越过了孟达山,上了奥特斯山,当时天已黑,苍茫中失去了驮古兰经的骆驼,便点起火把在山坡上寻找,后将此地取名奥特贝那…[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洋苦浪,撒拉语,是厌给卡让的转音,意为新畜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吾土贝那亥村是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洋苦浪村是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波立吉村是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吉来村是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坐落在高土台上,取名塘房意为土台。解放初为塘坊村,1955年合作社时为塘坊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塘坊大队,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果河拉撒拉语意为过了河的喇家,故名。解放初为果河拉村,1955年合作化时为果河拉高级社,1958年公式化时为果河拉大队,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果什滩撒拉语意为双层墙,故名。解放初建立果什滩村民委员会,文革时改为大队,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孟达山村,坐落在孟达山脚下,故名。解放初为孟达山村,1955年合作化时称孟达山高级社,1958年时改为孟达山大队,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