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青海省 > 海东市 >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 白庄镇

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

地名:白庄镇隶属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行政代码:632128101代码前6位:632128
行政区域:青海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72 邮政编码:810000
车牌代码:青行政级别:镇
下辖地区:1个社区、2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白庄镇因镇人民政府驻白庄村面得名。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白庄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位于县境东部,东接甘肃省临夏市,距县府驻地20千米。人口1.8万,以撒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1%。面积154.3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辖白庄、上白庄、下白庄、塘乐尕、上张尕、下张尕、立庄、上拉边、下拉边、扎木、昌克、团结、山根、乙日亥、朱格、米牙亥、条井、上科哇、下科哇、苏乎沙、麻日、牙日、格达、来塘、吾科、江布日、强宁27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解放前为崖曼乡辖地,1950年设白庄乡,1956年将崖曼、胜利、人民等乡并入白庄乡,1958年与清水、道帏等乡合并成立东风公社,1961年分设白庄公社,1984年复设白庄乡,2007年6月,乡镇机构改革,白庄乡改设乡镇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前,为崖曼乡辖地。

1950年,将崖曼、胜利、人民乡并入白庄乡。

1958年,与清水、道帏等合并成立东风公社。

1961年,分设白庄公社。

1984年,复设为乡。

2007年,改设为白庄镇。

洪水泉清真寺
白庄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社区所在位置处在白土地带,故取名为白庄。成立于2011年,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下白庄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本村因为居住在白土地带,取名为白庄由于村扩建为上、下两个村,本村处于下半部,所以叫下白庄。文化大革命前,下白庄和白庄是一个大队,因村子的扩建,后分为两…[详细]

上白庄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本村因为居住在白土地带,取名为白庄由于村扩建为上、下两个村,本村处于上半部,所以叫上白庄。1952年为白庄村委会,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白庄大队,19…[详细]

来塘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来塘是藏语来回一次的意思,本村住户在一百年前从这里搬到孟达居住,后来又从孟达迁回本地,故得名来塘。1952年为来塘村民村委会,1958年改为大队,19…[详细]

塘洛尕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塘洛尕是藏语,塘指古代驿站,洛尕的意思为杨家,故名。1952年成立塘洛尕村委会,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塘洛尕大队,1966年文革时改名红旗大队革命委员…[详细]

白庄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社区所在位置处在白土地带,故取名为白庄。…[详细]

上张尕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尕是扎根的意思,最早居住在本村的居民把这里看作扎根的地方,后来由于语音的变化,叫做张尕,因庄子在上面,故名上张尕。1952年为上张尕村委会,1958…[详细]

下张尕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尕是扎根的意思,最早居住在本村的居民把这里看作扎根的地方后来由于语音的变化,叫做张尕,故名。1952年为张尕村委会,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大队,19…[详细]

立庄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原先坐落在山根,吃水不方便,后来人们把村子迁到有水的地方,建立了新村子,故取名为立庄,有建立新村庄之意。1952年为立庄村委会,1958年公社化时…[详细]

上拉边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拉边村五百年前在坟地里挖出一块木匾,据匾文记载,此地原来是喇姓人家居住地,所以人们把村落叫做喇匾,习惯书写为拉边。后来村子扩建为上、下两村,因本村地…[详细]

下拉边村

白庄镇下拉边村位于县城东南约17公里处,距镇政府3公里,下拉边村临近临平公路,村内道路已硬化,交通便利。全村348户1458人,全村耕地面积532亩,…[详细]

山根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地处塘赛山(西山)而得名山根。1952年为山根村委会,1958年和铁木石滩村合并为一个大队,1966年文革时改名团结大队委员会,1982年12月…[详细]

扎木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扎木藏语;意为兵驿站的意思,古代送信、休息的地方,故名。1952年为扎木村委会,1958年和昌克村合建一个大队,1966年文革时改名红星大队委员会,1…[详细]

昌克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昌克是撒拉语,意为土质为白颜色,故名。1952年为昌克村委会,1958年和扎木泉村合建一个大队,1966年文革时改名红星大队委员会,1982年12月4…[详细]

团结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团结是和睦相处的意思,即韩巴和黑大门合并后和谐相处的意思,故名。1952年成立村民委员会,1958年公社化时两村合并为一村,取名为团结,1958年改为…[详细]

乙日亥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乙日亥,撒拉语意为远,习惯上有隔山不远,隔河远的误法,因本村与邻村隔河,故得名乙日亥。1952年为乙日亥村委会,1958年改称大队,1966年文革时改…[详细]

米牙亥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本村原先的住户是从甘肃临夏地方迁来的米姓人家,后来由撒拉族人居住,把村庄叫做米牙亥撒拉语意为米家占的地好,故名。1949年为村民村委会,1958年…[详细]

朱格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是从条井、科哇、苏乎沙抽一部分人居住此地,在地理位置上占险要地位,因此命名为朱格意为主要庄子。解放初为朱格村村民村委会,1958年改为大队,196…[详细]

江布日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江布日村是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条井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原是条井,撒拉语意为一条街的意思,故名。解放初为村民村委会,1958年改为条井大队,1966年文革时为红卫大队革命委员会,1982年12月4日在第…[详细]

上科哇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地的群众把新村庄称为科哇藏语意为贵客。后来由于村子的扩大,分为上下两村,因本村在上面,故称上科哇,故名。1952年为上科哇村民村委会,1958年改为…[详细]

下科哇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科哇系撒拉语,意为部落。由于本村位于科哇片区下半部,故称下科哇,故名。1952年为科哇村民村委会,1958年改为大队,1966年文革时改称为前进大队,…[详细]

苏乎沙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苏乎沙村是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麻日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有一位名叫赛瘦的人,从西藏来到此地定居,以人名代替村名,后来由于音变把赛瘦叫做协昌,因此村名叫协昌麻日,后来又略叫成麻日藏语意为下庄。1952年为…[详细]

牙日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位于山顶上,其山顶是藏族群众的祭祀地,因而得名牙日藏语意为拜佛或祭祀的地方。1952年为牙日村民村委会,1958年改为大队,1966年文革时改称…[详细]

格达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其藏语翻译命名。格达藏族意为树林的中心。1952年为格达村民村委会,1958年改为大队,1966年文革时改称为向前大队,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详细]

吾科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位于山顶上,其山顶是藏族群众的祭祀地,藏语吾科意为拜佛或祭祀的地方,故名。1952年为吾科村民村委会,1958年改为大队,1966年文革时改称为…[详细]

强宁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强宁是藏语,即:小沟脑。因本村位于一个山沟脑,由此而得名。1952年为强宁村民村委会,1958年和麻日村合并为大队,1966年文革时改称为向阳大队,1…[详细]

到白庄镇必去著名景点

白庄镇相关名人

白庄镇特产与美食
白庄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行政区划: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