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雄先藏族乡 | 隶属:化隆回族自治县 |
行政代码:632127200 | 代码前6位:632127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72 | 邮政编码:810000 |
车牌代码:青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24.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8000人 |
人口密度:6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4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雄先藏族乡因乡人民政府驻雄先村而得名。
基本介绍:
雄先藏族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66千米。人口0.8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8.7%,回族占11%。面积124.9平方千米。辖雄先、花科、巴麻堂、乙麻昂、电岗、东由、完加、角加、拉赛、麻加、其大吉、其先、沙索麻、洛麻、上半主哇、东南村、西北村、沙柳湾、唐春19个村委会。民国时为支扎乡辖地,1950设雄先乡,1956年改为雄先藏族乡,1958年改设雄先公社,1984年复设雄先藏族乡。
历史沿革:
1950年,始设雄先乡。
1956年,雄先乡改为雄先藏族乡。
1958年,雄先藏族乡改设雄先公社。
1984年,撤销雄先公社,复设雄先藏族乡。
2006年8月,撤销支扎藏族乡,并入雄先藏族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先这里是一片密林,各种野兽较多,常常发现有狗熊出没,所以当地人起名为“熊山”。另一解释原隆卜顺善族居住地,称顺善。后演变为雄先。…[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从黄南买巴地方迁居,后演变为麻加,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朝末期,从卡力岗才达吾具村迁居,其达吉原名为“才达吾具”,后演变为其大吉。…[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沙索麻:系藏语译音:新建的村落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从同仁县迁居,村南有一天然涝池,故名“曲斜儿”,后演变为“其先”。…[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末期,从平安古城乡角加地区迁居,仍用原址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系藏语译音:信奉苯教之意。现皈依黄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末年间从角加村迁居,因一活佛名叫“德岗”在此修行,并建有土塔一座,故取名“德岗”,后演变为“电岗”。…[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系藏语译音:意为山梁下面,故名。解放前改称为东由村,解放初加入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改称为东由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系藏语译音意为小滩,故名。解放前改称为唐春村,解放初加入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改称为唐春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巴么堂村是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雄先藏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一、地理位置 化隆县雄先乡花科村位于化隆县西部,东接查甫藏族乡,西临贵德县与湟中县,南隔黄河与尖扎县相望,北靠八宝山。平均海拔2500米,年平均降雨…[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中期,从雄先村、化科村随耕地迁来几户藏族定居此地,因一场冰雹将该地打的像翻过的歇地,故名“洛麻”。居民定居后称洛麻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乙么昂村是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雄先藏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金朝中期,从贵德县河东乡“米乃亥”村分迁至此,仍用原名,后冠以上、下便于区分。…[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金朝中期,从贵德县河东乡“米乃亥”村分迁,仍用原名。后冠以上、下便于区分。…[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支扎昂索大约从清雍正四年,执行国师职能,世袭管理百姓。十族昂索依次嫡传至十八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拉格堂译为平台,故名。解放前改称为拉格堂村,解放初加入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改称为拉格堂村民委员会,2007年撤乡并镇…[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处原来柳树较多,故名。解放前改称为江扎村,解放初加入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改称为江扎村民委员会,2007年撤乡并镇,…[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中期,从湟中、贵德县到此经商,后定居,附近赶集的人惯称“街道”,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初期从东棚村分迁。意为宽广,故名。卡阳村民委员会:解放前改称为卡阳村,解放初加入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改称为卡阳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末,从甘肃拉卜楞地区几户牧民游牧居此,后弃牧转农。藏传佛教在山口堆积的嘛呢石堆。藏语译音:意为嘛呢石堆,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将地形比喻成荞麦穗,故名。解放前改称为主洞村,解放初加入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改称为主洞村民委员会,2007年撤乡并镇…[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年办村位于山坡,从前道路羊肠小道,行走不便。年办系藏语译音:意为走路谨慎小心,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