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佤族自治县辖镇,县府驻地。1945年设勐董镇,1955年设乡,1965年复置镇,1969年设庆九公社,1971年改勐董公社,1981年改镇,1985年改永和区,1988年置勐董镇。位于县境东部,中缅边界线长41.5公里。面积260平方公里,人口1.4万。辖勐董、怕良、坝卡、芒法、永冷、芒摆、龙乃、永和、刀董、芒回10个行政村。农业主产水稻、玉米、旱谷。境内有勐甘糖厂、川源制革厂、民族皮鞋厂、粮食加工厂、砖瓦厂等。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塔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允缅寺。.
中缅边境线长41.484公里,占全县边境线147公里的28%,共有13个号17个界桩,距中缅边界直线距离6公里,公路直通境外,距离缅甸佤邦首府210公里,属国家二级口岸。全镇最高海拔2499米,最低海拔1230米,年平均气温17.5℃,年平均降雨量1756毫米,土壤PH值偏酸性。农田水利化程度达30.2%,森林覆盖率40%。境内河流有勐董河、刀董河、南滚河。矿藏资源主要有煤,有一个芒回煤矿。勐董镇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沧源县主要的旅游区,辖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广允缅寺、永和中缅界碑、芒法典型傣家白塔和集旅游、灌溉功能为一体的勐董水库公园、安东山古茶林等景点。城内有两个集贸市场(城南、城北),是县域各类商品的主要交易场所。 -人口卫生 街道卫生 2008年末全镇总户数7927户,总人口30252人,其中:城镇居民4167户,14923人;农业户3760户,农业人口15329人,劳动力9369人。以佤族为主体,聚居着傣、汉、拉祜等多种民族,少数民族占全镇总人口的8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2‰。 -人文地理 广允缅寺 位于沧源县城勐董镇大街北侧往娥村的广允缅寺。俗称“学堂佛寺”。广允缅寺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景洪县的曼飞龙白塔和勐海县的景真八角亭为云南省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三大古建筑。其建于清代道光八年(1828年),清政府册封罕荣为土司时代,是对云南省西南地区信仰上座部佛教的少数民族有重要影响的寺院之一。现在还保存有大殿和二门。 寺院占地面积为2200平方米,为五重檐一四方形亭阁组合建筑;亭阁门前左右柱上各倒悬盘踞着一条木雕巨龙,殿堂正面六扇格子门透雕山水、人物、花卉、双狮等图案,门枋通饰宝相花浮雕,门及两侧窗灵镂孔透雕鱼龙纹饰、花卉、几何体等图案,殿门刻满饰纹,殿内墙面绘有10幅彩色壁画,壁垒画内容除两幅是佛传故事外,其余8幅为风俗画,画面有人物、楼阁、城池、园林等。广允缅寺集建筑、雕刻、绘画为一体,实属具有很高历史艺术价值的古建筑,是边疆傣、白、汉、佤各族人民文化交流的物证。 1988年元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 -农村经济 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18.6725万元,增长58.07%。乡镇企业总产值7043万元,增长56%。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332.8万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13元,增长20.73%。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780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243公顷,粮食总产量680.7万公斤,人均有粮424公斤。肉类总产量706吨。全年落实种植核桃面积21585.8亩(历年累计面积43845亩),竹子面积6892亩(历年累计面积10092亩),甘蔗面积5322亩,完成烤烟备地2629.4亩,其中完成理墒1239.7亩。畜牧业方面,生猪存栏11805头,出栏7325头,同比增33.2%;大牲畜存栏6238头,出栏821头,同比增18%;山羊存栏192只,出栏25只;家禽存栏88262羽,出栏60521羽,同比增4.7%。畜牧业产值达1300.1万元,增长26%。实施以蔬菜、瓜果、玉米为主的冬季农业开发8166亩,预计产值达232万元。 -基础设施 投入专项资金41.45万元,完成道路硬化0.9公里;危房改造160户;新建卫生公厕5间150平方米;完成活动场地1000平方米、球场1000平方米。投入51万元资金,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287户,其中加固127户、拆除重建160户,受益群众1290人。投资 40万元,实施龙乃村委会永和社区至上龙乃总长3.1公里通达工程,解决780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全镇公路里程达82公里。投资155万元,建成芒回村、勐董社区办公用房。实施两条大沟和两条沟渠的3.5公里岁修工作,共计清除土方12000余立方米,组织群众投入义务工2000余个,改善灌溉面积2800余亩。同时完成投资57万元,组织建设规模较大农田水利工程共4件,全长10公里,受益农户206户,914人,大牲畜260头。 -社会事业 全镇有小学校20所,在校学生2607人,教师总数229人;中学3所,在校学生2934人,教师总数185人;幼儿园托儿所4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82%,辍学率1.76%;初中入学率达97.5%,辍学率为2%。发放救灾救济款3.8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 6117人次95.691万元;发放各类优抚补助款40余人次8余万元;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127人次26.7678万元。2009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达15718人,收取参合资金31.436万元,参合率为95%。0完成冬季征兵任务,向部队输送了10名优秀兵员。全镇良种补贴面积38300亩,补贴金额47.55万元;综合直补面积27197亩,补贴金额103.46万元;油菜补助1.95万元,涉及708户;兑现购置17台农业机械补贴4.59万元;对全镇3278头能繁母猪补贴30.4854万元。 -机构设置 勐董镇机关行政编制核定32名(含参公管理单位),工勤控制数3名。其中:科级领导职数9名,正职3名,副职6名;党政综合办公室9名,纪检审计办公室1名,组织人事宣传办公室4名,农村发展办公室4名,社会事业办公室4名,武装部1名,财政所3名。事业编制核定29人,其中:林业站专业编制7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专业编制13名;水利水土保持站专业编制2名;兽医站专业编制5名;文体服务中心专业编制2名。 |
沧源佤族自治县辖镇。1945年设岩帅镇,1953年设区,1969年设红九公社,1971年更名岩帅公社,1984年复置岩帅区,1988年改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6.6公里。面积220.9平方公里,人口1.6万。辖岩帅、新寨、东勐、黄果、联合、贺勐、中贺勐、贺南、岩丙、建设、新华11个行政村。乡镇企业有农机、缝纫、基建、农具、砖瓦、饲养厂和茶场等。农业主产水稻、旱谷、玉米。纪念地有岩帅烈士陵园。.
岩帅镇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东部,北和东北面与耿马县、双江县隔江相望,东面和南面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安康、雪林乡接壤,西与勐省镇、单甲乡相连,距离沧源县县城120公里。
岩帅镇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全镇面积4 民居 55平方千米,人口3.20万人(2006年)。辖22个村委会:岩帅、东勐、黄果、联合、岩丙、新华、建设、贺勐、中贺勐、贺南、新寨、团结、东米、班驮、班奈、公曼、贺科、赛弄、安海、安拐、昔勒、坝邻。镇政府驻团结村。邮编:677411。 -历史沿革 1945年设岩帅镇,1953年设区,1969年设红九公社,1971年更名岩帅公社,1984年复置岩帅区,1988年改镇。原团结乡1984年从岩帅公社析置团结区,1988年改乡。2005年,撤销团结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岩帅镇,岩帅镇政府驻地不变。2007年,镇政府驻地由岩帅大寨迁移至团结村。 -农村经济 岩帅镇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464.9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689.77万元,占总收入的71%;畜牧业收入1037.11万元,占总收入的1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0087头,肉牛1218头,肉羊21头,鸡26921只),林业收入518.59万元,占总收入的5%;第二、三产业收入1160.24万元,占总收入的12%;工资性收入59.24万元,占总收入的0.6%。,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317元,农民收入以甘蔗、茶叶等为主。全镇外出务工收入527.5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474人(占劳动力的16%),在省内务工303人,到省外务工2171人。 -人口卫生 截止2009年,全镇共有农户7320户,农业人口29456人,是佤族、拉祜族聚居地,佤族27569人,93.59%,拉祜族1887人,占6.41%。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8‰。 -文化教育 截止2007年11月,岩帅镇有中学2所,在校生642人;中心完小2所,村级小学49所,在校小学生2418人;在校义务教育学生总数3060人,教职工总数269人,其中中学教师54人,小学教师215人;小学入学率98%;初中入学率90%;乡村人口大专文化77人,中学7317人,小学13581人,未上学8481人;全镇设有1个文化站,村级党员活动室22个、村文化活动室18间、业余文艺宣传队3个。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岩帅镇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全镇有2590户通自来水,有501户还在饮用井水,有430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35%、6.77%和58%)。有7325户通电,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8.9%;拥有电视机农户4712户,占全镇农户的63%;有526户安装有线电视,占全镇农户的7.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68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500户(分别占总数的36%和20%)。 -各村介绍 岩帅村 居住在岩帅镇政府所在地,西连贺南村,北接岩丙村、镇龙潭茶厂,东与联合村,东勐县接壤。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茶叶,2005年茶叶面积2868亩。2005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 193 万元,人均纯口粮320公斤,人均纯收入974元。 黄果村 位于岩帅镇东北部,西部与东勐村接壤,北部与团结乡公曼村相连,东部与双江县隔江相望。全村土地总面积16.06平方公里,海拔1300至1800米,气候属中亚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9℃,年降雨量15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与粮食作物和茶叶、甘蔗、核桃、辣子、葵花、花生等多种经济作物。 东勐村 位于岩帅镇北部,东部与黄果村接壤,南部与联合村、岩帅村相连,西部与新寨村相接,北部与团结乡为邻。全村土地总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7亩,其中水田面积536亩,旱地1191亩,海拔高度1500—1800米,常所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6℃,属于典型的山区,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荞子等粮食作物和茶叶、核桃等经济林果。 新寨村 位于岩帅镇西北部,周边与岩帅村、东米村、团结村、中贺勐村、贺南村、班奈村、大贺勐村接壤,距镇政府驻地29公里,全村土地面积21935.1亩, 耕地面积4088.2亩,其中水田面积601亩,旱地3487.2亩,平均为海拔1100至1600米,属中亚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年降雨量1600毫米,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是甘蔗。 新华村 位于岩帅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东连岩丙村、西接建设村,南与澜沧县相邻。1978年全村共辖 3个自然村,4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30人,有126户,全村土地总面积15.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99亩,其中:水田1017亩,旱地3382亩,海拔高度1100米至1700米,年平均气温15.5℃,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属中山河谷区,县有典型的立体气候,适宜种植水稻(部分地区可种杂交稻)、玉米、小麦、茶叶、核桃等粮食、经济作物。 贺勐村 地处岩帅镇西部,距镇政府40公里,东与中贺勐村接壤,南与建设村相连,西与单甲乡拉勐村和勐省镇班奈村毗邻,全村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花生、甘蔗。贺勐村气候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四季如春,降雨充沛,光照充分适宜种植多种林木瓜果。 岩丙村 是一个高寒山区,平均海拔1700米,位于岩帅镇政府驻地东南部11公里处,东边与澜沧县安康乡小邦坝村接壤,南部与澜沧县雪林乡永光村接壤,1978年全村共辖3 个自然村,6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870人,有193户,全村有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6440亩,其中,水田1100亩,旱地2850亩,茶地2490亩,2005年粮食总产量为333667.5公斤,总产值为103万元,人均占有粮320公斤,人均纯收入为965元。 联合村 位于岩帅镇政府驻地东部7公里处,东与澜沧县安康乡班坝村接壤,南与岩丙村相连,西与岩帅村毗邻,北与黄果村相邻,总土地面积为12.7平方公里,1978年全村共辖3 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60人,有187 户,全村有耕地面积5361亩,其中,水田1127亩、旱地4234亩、茶地2293亩(高优茶园面积1200亩),有一个村办茶叶初制所、一个通过招商引资建成的乌龙茶加工厂。 贺南村 位于岩帅镇政府西部,西连新寨村、中贺勐村以及贺勐村,北接岩帅村,东南有建设村、新华村和岩丙村。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茶叶、甘蔗。 建设村 距岩帅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西连中贺勐村,北接贺南村,东有新华村,西南与澜沧县接壤。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茶叶,2005年茶叶面积2868亩。 人均纯口粮312公斤,人均纯收入1151元。 中贺勐村 居住在岩帅镇政府所在地,与贺南村,北新寨村,贺勐村、建设村相连。1978年全村共辖 4个自然村,6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75人,有175户,国土面积11.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68亩,其中:水田1040亩,旱地2628亩,海拔900米至1480米,气候属中亚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6℃,年降雨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与粮食作物和茶叶、核桃等多种经济作物,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茶叶、甘蔗。 |
勐省镇位于沧源县东北部,东与岩帅镇接壤,南与单甲乡相连,西与糯良乡、勐来乡相邻,北与耿马县隔河相望,是沧源、耿马、双江三县交界中心地带,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十分便利,既是沧源县的咽喉要道,又是沧源县东北部乡(镇)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镇政府驻地距县城60公里,距耿马县城28公里,距双江县城59公里。
全貌 勐省镇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东北部,东与岩帅镇接壤,南与单甲乡相连,西与糯良乡、勐来乡相邻,北与耿马县隔河相望,是沧源、耿马、双江三县交界中心地带,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十分便利,既是沧源县的咽喉要道,又是沧源县东北部乡(镇)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镇政府驻地距县城60公里,距耿马县城28公里,距双江县城59公里。 -历史沿革 1945年设勐省镇,1954年建区,1969年属糯良公社,1971年析设勐省公社,1984年复置区,1988年置镇。 -人口卫生 全镇下辖8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68个村民小组,共乡村3790户15026人,其中农 勐省镇 业人口14757人,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是一个集佤、傣、汉等14个民族为一体的建制镇。 -自然资源 全镇总面积1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0549.2亩,林地面积50577.1亩,占总面积的44.8%,森林面积1283.3亩。森林覆盖率为16.5%;全镇人均基本农田0.42亩,水利化程度15%,年平均气温23℃左右,属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类型,是沧源县的热区之一。镇内平均海拔970米,年均降雨量900毫米,境内主要河流有南碧河、拉勐河。全镇属湖相沉积中切中山宽谷盆地地貌,地震列度8度,土壤为赤红壤、红壤;作为全县甘蔗原料发展核心区,全镇农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来自甘蔗产业。 -农村经济 2006年,全镇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达2346.5万元,比“九·五”末增412.4万元;其中一产610万元,二产1516.5万元,三产220万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09.22万元,其中税收收入204.5万元;支出330.1万元;乡镇企业收入达1921万元,增41.8%,上缴税收76万元;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299.4万元;粮食总产量达608万公斤,储备各类粮食240余万公斤,人均口粮35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284元,比“九·五”末增486元,完成“十·五”计划实现人均纯收入1058元的121.4%。 勐省镇 2006年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被列为“云南省中心小城镇建设镇”的重要历史机遇,紧密结合勐省实际提出了“打牢一个基础(农业),带好一支队伍,强化教育工作,提升两大支柱(甘蔗、小城镇建设),培育三大产业(旅游业、畜牧业、小区域经济),整合全镇丰富资源,构建和谐、平安、窗口勐省”的发展思路和生产总值达2557.7万元,增9%;财政收入172.72万元,增3%;全镇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长3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农民人均有粮保持“十·五”末人均有粮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84元,人均增100元,增幅7.8%,高优蔗园突破4万亩,产量达15万吨以上的工作目标。 -基础设施 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没有安路灯。全镇有1038户通自来水,有1651户饮用井水,有3790户还存在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3724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187户,安装有线电视21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8.26%、57.7%和5.6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51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73户(分别占总数的39.95%和20.4%)。 |
芒卡镇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西北部,地处东经99°02′37″至99°02′43″,北 纬23°25′21″至23°25′34″。东与班洪乡相望,南与班老乡相连,北邻耿马县孟定镇,西与缅甸南邓特区接壤。面积275.99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13044人(2017年)。辖芒岗、海牙、扣勐、南腊、莱片、白岩、湖广、焦山、南景9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81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芒卡,海拔760米,距县城110千米。沧(源)勐(定)公路过境。中缅边界线长42.33千米。
1945年属蛮库乡,1957年属班洪区,1969年属红五一公社,1971年设南腊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设乡。1997年,面积275.8平方千米,人口1.2万,辖南腊、南景、海牙、湖广、焦山、白岩、莱片、芒岗、扣勐9个行政村。2002年,南腊乡撤乡设镇,并更名为芒卡镇。 |
单甲乡地处沧源县东南边,到沧源县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49公里。东邻岩帅镇,南邻缅甸,西邻糯良乡,北邻勐省镇。截至2006年,有农户2286户,乡村人口9763人,其中农业人口9763人,劳动力479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497人。
全乡国土面积204.21平方公里,海拔188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2400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1664亩,人均耕地33.24亩,林地202828亩。2006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004.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9元。属于贫困乡,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截至2006年,全乡有耕地总面积31664亩(其中:田8072亩,地23592亩),人均耕地3.24亩,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202828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2018亩(其中:茶园面积9793亩,其中可采摘面积9126亩、核桃面积2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23亩;水面面积1641 亩,其中养殖面积12亩;草地6300亩;荒山荒地29492亩,其他面积34395亩。 -经济状况 该乡2006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004.7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77.4万元,占总收入的67.42%;畜牧业收入95.4 万元,占总收入的9.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989头,肉牛190头,肉羊160头);林业收入65.3万元,占总收入的 6.5%;第二、三产业收入46.5万元,占总收入的4.63%;工资性收入32.62万元,占总收入的3.25%。农民人均纯收入80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乡外出务工收入22.9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35人(占劳动力的2.41%),在省内务工72人,到省外务工163人。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全乡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乡有254 户通自来水,有829户饮用井水,有1203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52.62%)。有1684户通电,有3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32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73.67%、1.44%和58.0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1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42户(分别占总数的17.94%和10.59%)。 -人口卫生 截至2006年,该乡有农户2286户,乡村人口9763人,其中男性5481人,女性4282人。其中农业人口9763人,劳动力4791人。该乡以佤族为主,其中佤族9653人,拉祜族110人,其他民族70 人。 -文化教育 截至2006年,该乡建有小学16所,校舍建筑面积16350平方米,拥有教师89人,距离县中学49公里。全乡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927人,其中小学生1495人,中学生432人。 -政务公开 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05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5647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22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59355元(人均 6.08元),一事一议筹劳33407个(劳均6.97个)。2006年末集体总收入23.7万元,有固定资产37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6万元,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财务公开,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财务。 |
糯良乡素有“佤山核桃之乡”之称。它位于东经99°9′,北纬23°4′,地处沧源县中部,距县城28公里(直线13公里)。东北面与勐省镇接壤,东南与单甲乡相连。南邻勐董镇,西接勐角乡,西南与缅甸(大芒海)接壤,国境线长(173—174界桩)3.5公里。截止2006年底,全乡辖8个村委会,29个自然村,65个村民小组,20个机关单位,共有茶叶初制所6个,其中包括1个乡办茶厂、5村办茶所。是一个集“边、山、少、穷”为一体的以佤族为主(占96.8%)的民族杂居的山区。
乡间道路 气候属高寒冷凉山区,年均气温15℃,水均气温8℃左右,最低气温-5℃,全年霜期长100—140天,年降雨量为1500—1700毫米,最多年份2000毫米以上,年日照量1540小时,乡辖境内最高海拔(糯良大黑山)2469米,最低海拔(怕秋热水塘)1100米,相对高差1250米。 -历史沿革 1945年属勐省镇,1954年属勐省区,1969年设糯良公社,1984年建区,1988年改乡。 -农村经济 糯良乡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73.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36.8万元,占总收入的61.96%;畜牧业收入66.3万元,占总收入的3.9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29头,肉牛190头,鸡7019只),林业收入48.1万元,占总收入的2.8%;渔业收入0.2万元,占总收入0.01%,第二、三产业收入87.1万元,占总收入的5.2%;工资性收入185.3万元,占总收入的11.07%。其它收入249.5万元,占总收入的14.91%,全乡财政收入25.6万元,人均纯口粮327公斤,人均纯收入1037元,农民收入以甘蔗、茶叶、烤烟、核桃等为主。全乡外出务工收入170.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197人(占劳动力的18.87%),在省内务工198人,到省外务工999人。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糯良乡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乡有7个村委会已通自来水;有8个村已通电,有8个村已通路,有8个村委会已通电视,有8个通电话。有8个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全乡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03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8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49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人文地理 彩壁画长廊 糯良乡是一个以佤族为主的民族聚居边境乡,佤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纯朴善良、热情好客而又能歌善舞的民族,这里的人民也不例外,至今这里仍沿习佤族传统的风俗习惯:有佤族妇女自织的用棉线缝制的佤族传统服饰,有美味可口的鸡肉烂饭,香鲜不腻的烤乳猪、古朴独特的手抓饭、香醇美味的佤山水酒等佤山风味,保留着在节假日围着篝火打歌或为远方客人唱歌敬酒的民间传统艺术。这里有享誉省内外的佤山旅游景点:“浓郁佤族特色的民俗村;绚丽多姿的彩壁画长廊;遮天蔽日的董棕林;绝时奇观的天坑地缝;千姿百态的小石林;佤族历史文化的烙印—崖画”等等。 班考民俗村 该村共有46户人家,200多人。为配合全县旅游发展规划,结合全省实施茅草房改造工程,我县于2003年对该村原有的46户茅草房进行了改造,改造资金为国家补助一部分,群众自筹一部分(主要是自备石头、木料、沙子三材)每家每户的主体房、厨房、牲畜圈共投资近3万元。目前全村国家补助部分为135万元。班考民俗村的建筑风格,仍遵循着佤族传统的干栏式建筑,稍不同的就是人畜分开,主房与厨房分开,这可以说是倡导健康文明的一种生活方式吧。在这里大家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佤族风情,感受到佤山新农村的新景象。 千米彩壁画长廊 千米彩壁画长廊因为远远望去酷似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而得名,壁画约有1.5公里长,峭壁高80—180米,最高达280米,壁画陡立成崖,崖面有的形成崖厦,有的参差不齐,峰窝状溶孔密布,有的如刀削斧劈平整光滑,有的像一台台的梯田,崖面由于杂质浸染及附生攀援植物的点缀变得色彩斑谰,是大自然赋予佤山的又一幅天然画卷,没有人工雕凿、没有人为塑造,完完整整展示着大自然原汁原味的杰作,与沧源崖画相映成辉,形成佤山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天坑群 天坑群位于沧源县崖画谷风景区中段半山腰,海拔约1300米,素有“天外来客的脚印”之美称。从通往崖画的山路岔口乘车,30分钟便可到达。天坑的形成,传说不知是阿佤山上哪位神灵不小心的疏漏,将舂粑粑的杵砸到了这大山之间,留下这样一个硕大的坑,以至于装满了许多的神秘。据地质专家分析,天坑群产生的原因是该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岩溶特征明显的地质构件,在经历远古时期地壳运动后岩层变得疏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雨水的侵蚀,致使疏松的局部岩层下陷,天长日久形成了天坑。天坑四周被高山石壁环绕,周围有大片大片的橄榄树,四五月份,正是橄榄成熟的季节,当地群众把这一带形象的称之为“天坑群,橄榄坡”。 -人口卫生 截止2006年底,全乡共有3134户,12826人,是佤族聚居地,佤族占98%。其中农业人口12826人(男性7051人,女性5775人),劳动力634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14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8‰。糯良乡设有计生办,内设女性门诊、检验室等科室,配有B型超声波、乳腺诊断仪等诊疗设备,融技术、药具、宣传、培训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0体系。有工作人员2名,其中中级职称1名,初级职称1名。在每个村都配备了1名计生服务员,全程为群众服务,并从生产、生育、生活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育龄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每年两名乡计生办工作人员精心组织各村计生服务员学习国家计划生育有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各村服务员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自觉性。 -文化教育 截止2006年底,糯良乡有中学1所,在校生519人;中心完小1所,村级小学17所(单人独校4所),在校小学生1587人;学生总数2106人,教职工总数102人,其中中学教师35人,小学教师67人;小学入学率98%;初中入学率82%。乡村人口中大专文化有1人,中学4334人,小学6184人,未上学2307人。 -政务公开 糯良乡政务公开的内容分三大部分。 |
勐来乡位于临沧市西南部,沧源佤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17公里,地处东经99°34′至99°43′,北纬23°04′至23°30′之间。东与勐省镇接壤,南与糯良乡相连,西与勐角乡毗邻,北与耿马贺派乡隔河相望。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理特征,境内沟壑纵横,有险、奇、秀、丽的勐来峡谷,千年古迹崖画群落,千姿百态的司岗里及被称为“活化石”的桫椤、董棕林等珍惜植物。立体气候明显,属南亚季风气候,既有低热河谷,也有冷凉山区气候,年平均气温22℃。
彩壁画长廊 勐来乡位于临沧市西南部,沧源佤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17公里,地处东经99°34′至99°43′,北纬23°04′至23°30′之间。东与勐省镇接壤,南与糯良乡相连,西与勐角乡毗邻,北与耿马贺派乡隔河相望。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理特征,境内沟壑纵横,有险、奇、秀、丽的勐来峡谷,千年古迹崖画群落,千姿百态的司岗里及被称为“活化石”的桫椤、董棕林等珍惜植物。立体气候明显,属南亚季风气候,既有低热河谷,也有冷凉山区气候,年平均气温22℃。全乡地势呈南高北低,海拔高差大,最高海拔2605米,最低海拔1000米,相对高差1605米。降雨充沛、干湿分明,年降雨量1750毫米,有勐懂河、挡坝河两条主要河流。土地资源丰富,国土面积188.1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98%,森林覆盖率为36.8%,总耕地面积3.28万亩,其中:水田面积9915亩,旱地面积22870.2万亩,人均有耕地2.45亩。 全乡辖9个村民委员会,48个自然村,7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817人,其中农业人口13403人,占总人口的97%,是一个以佤族为主体,傣、汉等民族杂居的乡,佤族占总人口98.4%,傣族1.41%,汉族0.19%。2008年全乡粮食总产量498.03万公斤,人均口粮394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3090.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54元。属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是市、县旅游产业开发的重点乡,佤文化示范乡,是省委“-”学习联系点、市、县委宣传部挂钩乡。 -人文地理 植物活化石 董棕 勐来乡于19 73年从糯良公社划出来成立勐来公社,是佤文化旅游的主要景区之一,人文历史、自然景观、民族风情独具特色,组成一幅神奇、迷人的美妙画卷,被誉为“天然公园、神话之乡”。境内有3000多年历史的勐来崖画,千姿百态、景观奇美的司岗里及被称为“活化石”的桫椤、董棕林,彩壁国画长廊,班列瀑布,藏金洞。以曼来村跳新房为主的佤族文化在全县范围内起到了很大的反响,吸引了无数国内外记者和游客的关注,多次到曼来村采风、观光。乡境内矿藏资源丰富,珍贵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着“动植物王国、矿藏之乡”的美称。 -基层组织 勐来乡共有15个党支部,4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92人,其中女党员82人占总党员数的16.7%,近几年通过边疆党建长廊、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一体两会、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三级联创等活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党员素质不断提高。群团组织也不断加强。 -农村经济 稻田 勐来乡立体气候明显具备形成热带经济作物和冷凉经济作物梯级布局的条件,冷凉山区可发展以茶叶、核桃等为主的产业,低热河谷地带可发展以甘蔗、油菜、优质等产业,支柱产业是粮食、甘蔗、茶叶。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90.6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405.28万元,占总收入的45.47%;畜牧业收入346.08万元,占总收入的11.2%;渔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0.1%;林业收入75.66万元,占总收入的2.45%;第二 、三产业收入245.7万元,占总收入的7.95%;工资性收入489.6万元,占总收入的15.84%;其中劳务输出收入455万元,占总收入的14.72%。 -人口卫生 勐来乡有卫生院1所,建筑面积3037㎡,村卫生室9个,乡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有8人,乡村医生13人,病床30张,有B超、双管电子显微镜、尿十项分析仪等医疗设备。2008年,全乡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12426人,参合率为92.7%。享受农村最低保障4919人,五保户12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村卫生室,覆盖全乡的农村卫生网络已形成;有计划生育服务所1所,专业技术人员有3人,村级宣传员9人,有B超、微波治疗仪等医疗设备。全乡人畜混居1496户,占农户总数的47.1%。 -文化教育 勐来乡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13所,校舍建筑面积 23466.3平方米,有教职工153人,在校学生2142人,其中,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生1459人,中学生683人,入学率99%,巩固率98.6%,人均受教育年限3.7年,全乡已实现“普九”;有基层文化站1个,1个图书室,9个万村书库,村级文艺队9支。 -基础设施 水库 截止2008年底,糯良乡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乡有9个村委会已通自来水;有9个村已通电,有9个村已通路,有9个村委会已通电视,有9个通电话。有5个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全乡农户住房以其他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8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还有2079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目前,建有2个水库。全乡有586户通自来水,有59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8.84%)。全乡9个村委会全部通电,有311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05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240户。全乡累计完成沼气池建设518口,其中“一池三改”农户117户。全乡6个村委会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有3个村进村道路为水泥路。建有集贸市场1个,小商品市场1个。全乡共拥有农用运输车10辆,拖拉机158辆,摩托车223辆。全乡耕地有效浇灌面积为4724亩,有效浇灌率为47.69%,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4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5亩。 -特色产业 甘蔗林 1、甘蔗是勐来乡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全乡国民经济总收入占的比例,通过以制糖企业为龙头,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加强原料蔗基地建设,全乡甘蔗面积达8313.9亩。 2、茶叶在全乡国民经济总收入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是冷凉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我乡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重点改造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目前全乡茶叶面积达11050.2亩,其中高优生态茶园2963亩。专业合作组织3个,其中,已登记注册3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数45户。 3、核桃产业是全乡“十一五”规划发展的主导产业,2009年计划种植20000亩,“十一五”期末全乡计划完成4万亩核桃种植规划。 。 |
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位于云南省西南缘,西邻缅甸。总面积2539平方千米。
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隶属沧源县,地处沧源县北边,距县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县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15公里。东邻糯良乡,南邻勐懂镇,西邻班洪乡,北邻勐来乡。辖勐角村、控角村等9个行政村。现有农户 2950户,有乡村人口12417人,其中农业人口12417人,劳动力492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512人。 -历史沿革 1937年设沧源设治局。因在澜沧江支流之源而得名。1952年设沧源县,11964年改为自治县。 -民风民俗 在中国云南西南部,中缅边境的阿佤山群山中,有一块被大雾覆盖的地方,这就是临沧市境内的沧源佤族自治县,自古至今,都被世人称为秘境之地。 -自然资源 全乡有耕地总面积31226亩(其中:水田11442亩,旱地19784亩),人均耕地2.5亩,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18341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8341亩,其中:茶园面积7112亩,其中可采摘面积468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5亩,主要种植茶叶、甘蔗、核桃经济林果,其中:种植甘蔗2574亩;水面面积244 亩,其中养殖面积244亩;其他面积 28206亩。 -农村经济 该乡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916.6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789.69万元,占总收入的61.4%;畜牧业收入323.15万元,占总收入的11.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481头,肉牛436头,肉羊125头);渔业收入27.2万元,占总收入的0.9%;林业收入54.7万元,占总收入的1.9%;第二、三产业收入282.6万元,占总收入的9.7%;工资性收入291.3万元,占总收入的10%。农民人均纯收入163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乡外出务工收入275.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39人(占劳动力的 25.2%),在省内务工345人,到省外务工894人。 -特色产业 该乡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7年主产业全乡销售总收入580.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0%。该乡目前正在发展茶叶、甘蔗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拥有企业4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3个;专业合作组织1个,其中,已登记注册1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数71户。 -基础设施 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 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乡有1199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有175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59.4%)。有2826户通电,有928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346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5.8%、31.5%和79.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4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09户(分别占总数的35.3%和20.6%)。 -人口卫生 该乡现有农户2950户,共乡村人口12417人,其中男性 6476人,女性5941人。其中农业人口12417人,劳动力 4924人。该乡以佤、傣族为主(是汉、佤、彝、傣、拉祜族混居地),其中佤族7220人,傣族2973人,彝族1057人、拉祜族908人、汉族259人。 -文化教育 该乡建有小学22所,校舍建筑面积25229.9平方米,拥有教师138人,在校学生1807人,距离乡中学0.3公里。目前全乡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807人,其中小学生 1388人,中学生419人。 |
班洪乡是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六个边境乡镇之一,位于沧源县西部,距离县城勐董50公里。地处东经98°05′至98°56′,北纬 23°03′至23°19′之间。东接勐角和勐来乡,北连耿马县孟定镇和富荣乡,西连班老乡和芒卡镇,南与缅甸接壤,中缅边境线长6.48公里,全乡国土总面积332.81平方公里。
班洪乡政府办公楼 班洪乡是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六个边境乡镇之一,位于沧源县西部,距离县城勐董50公里。地处东经98°05′至98°56′,北纬23°03′至23°19′之间。东接勐角和勐来乡,北连耿马县孟定镇和富荣乡,西连班老乡和芒卡镇,南与缅甸接壤,中缅边境线长6.48公里,全乡国土总面积332.64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605米,最低海拔600米,海拔高差大(相对高差2035米),年平均气温21℃,年积温在7500℃左右。降雨充沛,年降雨量为1900—2200毫米。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40万亩,森林覆盖率79%,境内有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 -经济状况 班洪乡 班洪乡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99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20.39万元,占总收入的46%;畜牧业收入305万元,占总收入的15%;林业收入237万元,占总收入的11%;第二 、三产业收入75万元,占总收入的3.7%;工资性收入176.08万元,占总收入的8.8%;劳务输出收入164万元,占总收入的8%。 -特色产业 班洪乡 班洪属亚热带气候,热区资源比较丰富,适宜发展橡胶、紫胶、木薯、茶叶、竹木产业,产业发展已基本形成低胶、中薯、高茶、林畜并举的产业格局,目前,全乡橡胶总面积为20200亩,涉及五个自然村38个组,2006年产量60吨,产值81万元。茶叶总面积4815亩。其中高优茶园1005亩,采摘面积2534亩,2006年产量81吨,产值65万元。紫胶放养849亩,竹子10932亩。 -基础设施 班洪乡 班洪乡属典型的山区乡镇,“九分山有余,一分坝不足”是对乡情最真实的概述,严重制约着该乡农业的发展。该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乡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提高,全乡有三面光沟渠4条。全乡有6个村委会,56个自然村,截至2008年,仅有一个自然村未通公路,通路率达98%。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速度逐年加大,已通自来水的自然村51个,还未通水自然村5个,自然村通水率达91%,电视覆盖率达60%,农村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提高,减少了社会安全隐患,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移动电话、座机电话用户逐步增多,加快了信息流通,方便了群众生活。群众保护资源意识逐渐增强,截至2008年,全乡建有沼气池农户79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7户,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人口卫生 班洪乡 截至2008年,全乡总人口为10081人,其中农业人口有2105户、9124人,佤族、傣族、汉族等多种民族混居,其中佤族8564人,占总人口的91%,汉族人口占4%,傣族人口占4% ,其它民族占1%。 -人文地理 班洪乡 班洪乡是佤山十八部落王之一,是震惊中外的抗英事件发生地,“班洪抗英纪念碑”、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亩巨龙竹园等,是假日休闲的好地方。乡境内矿藏资源丰富,珍贵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着“动植物王国、矿藏之乡”的美称。 全乡80%以上的群众信仰“小乘佛教”,“ 春节”、“ 泼水节”为重大节日,每年有一次“开门节”“关门节”,人死不立墓,每个自然村有一个公墓地点。男人有身挎长刀的习惯、妇女有织布缝衣的本领。 -文化教育 班洪乡 截至2008年,全乡共有13所学校,其中初级中学一所,校舍建筑面积28030.7平方米,教职工83人,在校生1431人。2008年巩固率达99%,2008年青少年入学率达75%。小学12所,校舍建筑面积27730.7平方米,教职工71人,在校生1086人,入学率达99%,巩固率99% -政务公开 班洪乡政务公开的内容分三大部分: -新农村建设 2004年以来,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该乡以“三村”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加快新农村建设,同步实施“十四项”指标,通过三年来的努力,促进了生产发展,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农民收入,推进民主管理。“一体两会”成效卓著。成立了18个产业协会,62个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村容村貌得到了整治,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和谐健康发展。 |
班老乡是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沧源县西部距县城驻地95公里,东接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与班洪乡隔水相望,北连芒卡镇南腊村,西面和南面与缅甸佤邦接壤,国境线长达41.65公里,是沧源县边境线最长的一个乡。
进乡道路 班老乡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西部,距县城驻地95公里,处在东经98°53′00″至99°03′37″,北纬23°09′45″至23°19′55″之间,东接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与班洪乡隔水相望,北连芒卡镇南腊村,西面和南面与缅甸佤邦接壤,国境线长达41.65公里,是沧源县边境线最长的一个乡。全乡最高海拔1530米,最低海拔480米,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降雨充沛、干湿分明,年平均降雨量在1900至2400毫米。全乡辖6个村民委员会,31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2006年全乡粮食总产量217.3万公斤,人均口粮299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85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4元。按照人均纯收入958元的新脱贫标准,全乡农业人口均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是一个集“边、山、少、穷、小”为一体的山区贫困乡。 -自然资源 截至2006年,全乡国土总面积172.33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2052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9%,人均耕地面积2.6亩,森林覆盖率36%。总耕地面积1.84万亩,其中:水田面积5360亩,旱地面积1.31万亩,人均有耕地2.43亩。 -经济状况 该乡气候明显具备形成热带经济作物和冷凉经济作物梯级布局的条件,冷凉山区可发展以茶叶、核桃等为主的产业,低热河谷地带可发展以橡胶、咖啡、坚果、优质香料烟等产业,支柱产业是 班老乡 橡胶和茶叶。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56.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77万元,占总收入的32.3%;畜牧业收入96.5万元,占总收入的11.3%;渔业收入0.9万元,占总收入0.01%;林业收入105.4万元,占总收入的12.3%;第二 、三产业收入126.1万元,占总收入的14.7%;工资性收入137.6万元,占总收入的16.1%;其中劳务输出收入126.1万元,占总收入的16.1%。 -基础设施 交通建设 组织开挖班搞、帕浪等乡、村公路18条共86公里,至1998年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2003年完成通县弹石路25公里,乡到下班老村公路5公里。 农田水利建设 截止2006年底,已新建一座小Ⅰ型水库,即上班老水库,容量141万立方米,投资800余万元;完成下班老大沟8.2公里;清理老厂大沟塌方3公里,完成老厂大沟三面光7公里;完成上班老水库大沟三面光6公里;完成新寨村然硝大沟3.5公里;营盘村金河大沟三面光6公里;完成土石方25万 班老乡 方,投资115万元。开挖新田1600亩;完成新寨人畜饮水工程5.4公里,新建蓄水池7个,解决850人和704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完成下班老人畜饮水工程7.4公里,新建水池6个,解决650人和60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2004年乡党委、政府争取省上扶贫资金1126万元,于8月4日至8月11日完成上班老村和下班老村开发新田6000亩的测量规划,该项目已于2005年5月12日开工,建成管道灌溉式的现代化高完成稳产农田。 能源建设 1998年完成南腊变电站到班老乡政府10公里主干线的架设工程,解决乡机关、上班老4个村民小组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2004年完成架设班搞、帕浪、上班老、下班老、新寨五个村大电主线,解决1010户5204人的照明问题。2004年7月乡党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5000万元,将全乡小电站转卖给福建外资公司,资源费共60万元。 通讯建设 截止2006年底,完成程控电话安装、移动、联通、小灵通发射塔的架设,手机网络覆盖全乡6个村委会,80%以上的地方都可以打通移动电话。 公益事业 截止2006年底,完成上班老白塔的建设;完成班老乡“边民互市一条街”工程建设,共完成路面工程全长300米,宽18米(其中水泥路面9米,两边人行道各宽4.5米)及建盖有:文化站( 班老乡 业务用房、篮球场、舞台等)、邮政所、电信所、广播站、农业综合站、商品房及商铺;2005年10月投资300万元,完成乡机关及上班老村人畜饮水一期工程。 -人口卫生 截至2006年底,全乡总人口7560人,其中农业人口7560人,占总人口的100%,是一个以佤族为主体,傣等民族杂居的乡,佤族占总人口98.81%,傣族1.19%。 ,专业技术人员有2人,村级宣传员6人,有B超、微波治疗仪等医疗设备。医务人员充分发挥“人民卫士”的作用,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认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灭鼠灭蚊活动,更好地预防各种传染病的传播。全乡人畜混居424户,占农户总数的26.82%。 -文化教育 截止2006年底,班老乡有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14所,校舍建筑面积14902.54平方米,有教职工61人,在校学生1705人,其中,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生1146人,中学生559人,入学率98%,人均受教育年限3.7年,全乡已实现“普九”;有基层文化站1个,4个图书室,6个万村书库,村级文艺队6支。 -旅游资源 1、南滚河旅游景区——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以保护和发展亚洲象、孟加拉虎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类及其栖息的热带雨林、季雨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管理目标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具有世界意义关键生物类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佤山“绿色明珠”。 3、班洪抗英遗址碑——碑文讲述了“班洪事件”及班老乡回到祖国怀抱的历史故事。 -人文地理 因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沿革,班老乡全民信仰小乘佛教,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使班老在世界范围内久享盛誉。1934年为了维护国土的完整和祖国的尊严不受侵犯,信教群众充分发挥宗教特有的优势,广泛开展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发动了震惊中外“班洪抗英事件”,为民族团结和祖国领土的完整作出了巨大贡献。 几年来,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指导下,各寺内众僧坚持“自传、自养、自信”的三自方针,遵纪守法、努力学习宗教政策和佛学知识,积极维护整体的团结统一,增强爱国守法意识和继承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各寺众僧积极参与救灾、希望工程捐款等社会福利慈善事业活动,弘扬了佛教的优秀文化。 -特色产业 班老乡具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日照充足,年均气温21摄氏度,最高气温35摄氏度,森林面积8908.2公顷,占全乡总面积67.5 %,森林覆盖率36%,由于海拔差异比较大,气温差异比较明显,适合多种植物生长,班老乡林业发展主要有:柚木、西南桦、巨龙竹、糖胶树、橡胶等。自2002年退耕还林政策在班老乡全面实施,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林业 得到顺利的发展。2004年柚木种植面积2000亩,西南桦种植面积1200亩,巨龙竹种植面积1800亩,糖胶树种植面积 400亩,橡胶种植面积近1.8万亩,享受退耕还林政策3070亩,荒山造林政策3070亩。 班老乡党委、政府把“提升橡胶产业,培育生物制药业”的发思路作为林业发展目标,在稳定种植水稻旱谷、包谷三大作物外,充分利用热区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橡胶、西南桦、糖胶树的种植。至2004年全乡橡胶总面积近1.8万亩,开割面积3700亩,其中:2003年新植4400亩,2004年新植5182.7亩。华建投资公司发展2.5万亩,本乡发展5000 。 -旅游资源 南滚河旅游景区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于1980年由国务院批准建立。1995年林业部确认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被云南省列入GEF全省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的5个-自然区之一,2003年国务院批准扩建。保护区是以保护和发展亚洲象、孟加拉虎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类及其栖息的热带雨林、季雨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管理目标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野生动物相对集中,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具有世界意义关键生物类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佤山“绿色明珠”。 部掸邦山地联系紧密,出现大量东南亚热带区系成分,热带性质较强,保护区光照充足、热量适宜、水源丰富、气候湿润、森林植被发育较好,动植物栖息生长条件优越,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繁衍,生物多样性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特殊意义。 白塔旅游景区 白塔旅游景区占地面积50亩,白塔实占面积2亩,主塔直径8米,高23米,小塔直径4米,高12米。于1991年9月8日开始线路测量,1992年1月公路开挖,1995年3月公路开通,1995年5月14日开始施工,1999年建工完成,2000年4月举行落成典礼,总投资43万元,其中国家支助16万元;其余48亩用做绿化基地,站在白塔附近,可以欣赏秀丽的班老山水风光。 班洪抗英遗址碑 1987年10月10日立,碑文讲述了这样一段历史:1885年,英帝国主义占领缅甸以后,便将侵略的魔手伸向我阿佤山区,妄图沟通和扩大 其在长江流域一带的利益。1900年,英国不承认班洪为中国领土的事实,将佤族人民自古以来繁衍生息的“葫芦王”地置于滇缅边界南段未定界范围随即进行文化侵略。接着以武力、恐吓或金钱收买兼用的手段买通少数败类,背着班老、班洪两个部落的首领开办茂隆银厂,并占领了茂隆银厂、炉房等地。面对英帝侵略,班洪王胡玉山毅然招集各部王召开紧急会议,共商爱国抗英大计,于是,胜利饮马滚弄江。1934年2月8日,爱国抗英的“班洪事件”发生了战斗持续34个月,有44位佤族英雄儿女,为保卫祖国边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班老人民的爱国抗英斗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声援,鼓舞了佤族同胞的斗志。同年6月,一支由1000多人组成的名为“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奔赴前线,与佤族武装并肩战斗,把侵略者赶出了被侵略的地方。但就在此时,-当局屈从了英方“不要扩大事态”的要求,勤令“义勇军”全部撤离阿佤山,使滇缅未定界悬案更加复杂化,后来由于班老、班洪人民的坚决斗争和全国社会舆论的支持,在大量史实面前,英帝终于承认班洪地区是中国领土。1960年,班老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上班老水库景区 上班老水库始建于1996年3月6日,1999年5月完工,是云南水利水电厅以云水农字(95)号文批准兴建的工程项目,坝高42.5米,总库容141万立方米,回填土石方16.2万立方米,受益面积2700亩。 -科普活动 为更好地推动班老乡科普工作, 进一步增强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民法律意识,解决“学科技难”问题,在班老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2009年4月10日,班老乡科技办联合乡司法所、农业综合站、食品安全办、计生办、民政办等部门利用街天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乡镇发展 沧源自治县班老乡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提升“三个核心指标”,以产业发展作为中心,以各项措施为抓手,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国营勐省农场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省镇,1958年3月16日建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四军512名转业军官所创建。 农场现有土地面积2.8万亩,总人口5850人,从业人员1673人,是一个以佤族等少数民族占80%的来自20个省市自治区的20个民族所组成的多民族的国有农业企业。 形成了茶叶、水泥、农业、电力、建筑、医疗等各种产业公司综合经营、各显优势、共同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中型农垦企业。 农场的经营方针是“以茶为主,发展工业,高效农业,全面发展”,企业精神是“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农场下属的茶叶公司成立于1993年,下设3个茶叶初制所及14个种植生产队,有标准丰产茶园6500亩,生产花色品种有红条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晒青绿茶、普洱茶。年加工生产能力为1000吨,2006年获得红茶、绿茶、普洱茶QS认证,2007年获中国质量认证集团和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质量管理体系ISOP00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