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富阳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富阳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宋咸淳四年(1268)城区为迁善坊、新亭坊、祟德坊、积善坊、仁德坊、崇义坊、临江坊、开化坊、来苏坊、永昌坊、兴仁坊、擢桂坊、问津坊。

东郊先为明堂乡,后为富春乡贵乐里。

北郊为仙山乡安仁里。

西郊为丰义乡循雉里、惠爱里。

西北为慈孝乡灵泉里、临湖里。

明正统五年(1440)城区为富贵乡坊郭里、贵乐里。

北郊为仙山乡安辰里。

西郊为丰义乡驯雉里、惠爱里。

西北为慈孝乡灵泉里、临湖里。

明成化十一年(1475)富贵乡复名富春乡。

至清康熙十二年(1673)本境为富春乡坊郭里、贵乐里,北郊为仙山乡安辰里。

西郊为丰义乡驯雉里、惠爱里。

西北为慈孝乡灵泉里、临湖里。

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坊郭区东门一庄、南门二庄、西门三庄、恩波四庄、北门五庄。

东北区安辰一庄、安辰二庄。

西北区惠爱一庄、驯雉二庄、灵泉三庄、临湖四庄、惠民六庄、惠民七庄、灵泉十庄(东南部)。

清宣统二年(1910)为富阳城、亲仁乡南部、青云乡、同乐乡东北部。

民国初承沿清制。

1935年为迎薰镇、青云乡、灵湖乡。

1946年10月4日春明乡并入迎薰镇,上、下唐并入青云乡,灵湖乡与大康乡大部合并为灵川乡。

1950年为迎薰镇、鹿山乡、金桥乡、大青乡、宵井乡、龙山乡。

1951年5月迎薰镇改名为城关镇。

1956年3月大青乡、宵井乡并建大青乡。

金桥乡、龙山乡、新福乡合并为三桥乡。

9月原新福乡划归新联乡。

1958年10月建城关公社、三桥公社、大青公社。

同期,新明乡之新民村、春江乡中沙村划入城关公社。

1960年1月大青公社为青云大公社大青管理区。

三桥公社为青云大公社三桥管理区,原金桥乡除湖塍、步桥外划归城关公社。

三山公社之鹿山管理区划入城关公社。

1960年8月,城关公社改称富阳人民公社。

1961年7月富阳公社析分为镇、社,农村部分建金桥公社、城区为镇。

同时撤青云大公社,恢复大青公社、三桥公社。

1984年3月,撤社复乡,恢复大青乡、三桥乡、金桥乡。

1989年2月金桥乡并入富阳镇。

1992年5月大青乡、三桥乡及东洲乡、新民乡、江丰乡、春江乡并入富阳镇。

2001年8月26日撤富阳镇,建富春街道,原东洲(含新民、江丰)、春江析出各建街道,中沙村复归春江。

2014年,属富阳区。

宋代东部为长寿乡望仙里(民主村以东),西部为惠政乡太平里(临江村以西)。

元、明承旧,仅改里为“图、村”。

清康熙十二年(1673)为江南长春乡望仙里与惠政乡太平里。

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东南区望仙一庄、望仙三庄,正南区太平一庄、太平二庄、能仁三庄、能仁四庄(今剩北部西蒋爿与村里)。

宣统二年(1910)在太平一庄、太平二庄,能仁三庄、望仙一庄,及望仙二庄江南二村(今灵桥所辖外沙、荷花池)境设惠政乡。

而望仙三庄、能仁四庄则在阳平乡境。

民国初承沿清制。

1935年撤惠政乡,原能仁三庄、能仁四庄、望仙一庄、望仙三庄及望仙二庄江南二村设利济乡。

原太平一庄、太平二庄境设太平乡。

1946年10月利济乡划出下中沙入太平乡,利济乡与长春乡合并为江滨乡,本境范围涉及今建设、八一、民主、新建及山建原建华村。

1950年建政时为太平区中愉乡、太平乡、民主乡及新桥乡一部分(八一村)。

1956年3月中愉乡、太平乡、民主乡三个乡合并为春江乡。

1958年10月建春江公社,中沙大队划入城关公社,亭山大队、五一大队划入大源公社。

1958年底八一大队从灵桥公社划入。

1960年1月并入太平大公社,为春江管理区。

1961年7月撤太平大公社,复为春江公社。

1984年3月复春江乡。

1992年5月撤乡扩镇并入富阳镇,改置春江办事处。

2001年8月26日撤富阳镇,本境设春江街道,中沙村从富春街道划归。

2014年属富阳区。

宋代为丰义乡循雉里与祥凤里,明改循雉里为驯雉里,其余照旧。

至清康熙十二年(1673),本境为江北丰义乡驯雉里与祥凤里。

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西北区驯雉二庄、安民五庄、祥凤八庄、祥凤九庄、瑞峰十一庄。

清宣统二年(1910),为同乐乡东北境,民国初承沿清制。

1935年后为长鹿乡、化民乡。

1946年10月4日,二乡并为同乐乡,又称为乐民乡。

1950年,设长山乡、鹿山乡、上里(山)乡。

1956年3月,三乡合并为三山乡。

1958年10月,成立三山公社。

1960年1月,鹿山管理区(鹿山下)划入金桥公社。

1962年12月,析分为三山、上里两公社。

1984年3月,撤公社恢复三山乡、上里乡。

1989年3月,三山撤乡设镇。

1992年5月,上里乡、新桐乡并入三山镇。

2001年8月,新桐乡析出,撤镇建鹿山街道。

清宣统二年(1910)始设东洲乡。

民国初承沿清制。

1935年洲上为东洲乡,北支江北为春明乡。

东洲官路东北则属杭县周浦乡,王安乡。

1946年10月4日,春明乡划归迎薰镇。

1949年10月建东洲乡。

1950年6月分建木桥乡、长沙乡、梧凤乡。

1950年6月23日时浮沙、紫铜村从杭县周浦乡划入,与原东洲乡的联合、胜利、新建3村并建富杭乡。

1950年8月从城区迎薰镇析建出新明乡。

1956年3月梧凤、富杭2乡合并建江丰乡,长沙、木桥、新明3乡并建三联乡。

9月北支江北地区复建新明乡。

1958年10月三联、江丰、新民合并,建东洲公社。

1960年1月建富阳大公社,各大队降为管理区。

1961年7月以乡建社,境内复建东洲公社。

1981年11月东洲公社析分为三:东洲公社、江丰公社、新明公社。

1984年3月撤社复东洲乡、江丰乡、新明乡。

1992年5月3乡并入富阳镇,各乡设办事处。

2001年8月26日撤富阳镇,本境三办事处并建东洲街道,2008年5月五丰村从渔山乡划入本境。

宋代为慈孝乡开化里、仙山乡日升里、长寿里,富贵乡春明里西北部。

至清康熙十二年(1673)本境为江北仙山乡白升里、长寿一里与慈孝乡开化里。

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东北区新顺五庄、长福六庄、白升七庄、长寿九庄、长寿十庄、四仙十一庄、开化十二庄、开化十三庄、开化十四庄。

清宣统二年(1910)为亲仁乡北境。

民国初同前。

1935年,为福安乡、长新乡、仙升乡、开化乡。

1942年,以分金岭为界,寿民乡析分为长寿乡、新民乡。

1946年10月4日,长新乡、仙升乡合并为受降乡。

1950年6月,杭县新民乡划入富阳,因富阳有新民乡重名,复前称为寿民乡。

1950年6月,设新义乡、新生乡、新福乡、新民乡、坑西乡、受降乡。

同期,寿民乡从杭县划入。

1956年3月,新义、新生二乡合并新义乡。

新民乡、寿民乡、坑西乡划归受降乡、新福乡划归三桥乡出境。

9月,新福乡从三桥析出复回,坑西、新民从受降乡析出,三乡合并建新联乡。

1958年10月,成立新义公社、新联公社、受降公社。

1959年1月,四联大队从受降公社划入国营杭州药场。

1959年10月,长山大队从新联乡划入国营皇天畈农场。

1960年1月,并入青云大公社,为新义管理区、新联管理区、受降管理区。

1961年7月,撤青云大公社,恢复新义公社、新联公社、受降公社。

1962年3月,长山大队回归新联公社;12月,四联大队回归受降公社。

1962年12月,坑西从新联析出建社。

1984年3月,撤公社恢复新义乡、坑西乡、新联乡、受降乡。

1987年11月,撤受降乡建受降镇。

1992年5月,新联、坑西二乡合并建高桥镇。

2001年8月,新义乡并入高桥镇。

2013年6月,受降镇、高桥镇合并建银湖街道。

古本分水县南新地。

唐末天佑三年(906),钱镠割南新等五乡属临安。

北宋乾德五年(967),吴越王钱俶于五乡地置南新场。

北宋大平兴国六年(981)改南新县。

北宋熙宁五年(1072),省为镇入新城县,本境时为南新乡及宁善乡小半。

明代至1922年,辖境均为南新、南安两乡及宁善乡小半。

1942年,辖境为龙门乡与古城乡。

1950年6月,原古城乡析分为万市、田源二乡。

1951年,辖境为画龙、横山、太平、南新、田源、万市6个乡。

1955年底,画龙乡并入南新乡,太平乡与横山乡合并为南安乡,田源乡并入万市乡。

1958年10月,为南新、南安、万市3个公社。

1984年3月,复为南安、南新、万市3乡。

1985年,万市撤乡设镇。

1992年5月,南新、南安2乡并入。

古本分水县南新地,唐天佑三年(906),南新乡属临安。

北宋乾德五年(967),置南新场。

北宋大平兴国六年(981),改南新县。

北宋熙宁五年(1072),省为镇入新城县(不包括桐岘)。

因此,本镇区域历史上均为分水县宁善乡、广陵乡、桐岘乡地,原三溪片、洞桥片在宋代已划入新城县建制,而贤德片(大部分,下同)为桐岘地,迟至1961年11月桐庐、富阳二县析分时才正式划入。

1962年12月,洞桥从万市析出成立洞桥公社,三溪析分为三溪、贤德二公社。

1984年3月为洞桥、三溪、贤德乡,1992年5月3乡合并为洞桥镇。

宋代、明代、清代、民初均为太平乡、昌西乡及祥禽乡与桐庐县质素乡一部分。

1930年,属新登县安中区太平镇、平北乡、平南乡、阆苑乡、港东乡及桐庐质素乡一部分。

1940年,为六川乡、钦贤乡及桐庐县横村区素南乡、素北乡各一部分。

1950年,为六渚乡、双龙乡、新江乡、新岭乡及桐庐县九岭区双义乡与阆苑乡各一部分。

1955年10月,双龙乡并入六渚乡,新江、新岭合并为新浦乡。

1956年,为六渚乡、新浦乡及桐庐县新义乡一部分。

1958年10月,成立新登大公社,辖区为六渚、新浦管理区及桐庐县横村大公社一部分。

1959年8月,桐庐县九岭公社之四联生产大队划入六渚管理区,10月新浦又并入六渚管理区。

1960年,改设六渚公社。

1962年,析设新浦公社。

1981年12月,“六渚”正名“渌渚”。

1984年3月,复为渌渚乡与新浦乡。

1987年11月,渌渚撤乡设镇。

1992年5月,新浦乡并入(浙民基字〔1992〕417号)。

宋代为永昌乡与广陵乡一部分。

明天顺年间(1457—1464),原广陵乡部分析出属东洲乡。

至民国初,为永昌乡与东洲乡一部分。

1931年,为依岭乡与湘源乡一部分。

1950年5月,依岭乡析分为四乡,本境为青何乡、昌岭乡、永何乡及湘主乡、青山乡一部分。

1955年10月,永何、青何、昌岭三乡合并复设永昌乡,湘主乡长盘与官塘并入永何乡,原永何乡之包秦村划入松溪乡,青山乡唐家之小岭头划入永昌乡。

1958年10月,为新登公社永昌耕作区。

1959年4月,改称永昌大队。

1960年6月至10月,划入松溪大队。

1960年10月至1961年7月,与湘溪大队并建永昌大队。

1961年7月,改为永昌公社。

1984年3月,为永昌乡。

1996年6月为永昌镇。

宋至明为咏歌乡灵峰里(图、村)。

至清康熙十二年(1673),为江南咏歌乡灵峰里。

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东南区灵峰十庄。

清宣统二年(1910),与渔山合并为渔鲤乡。

民国初承沿清制。

1935年,析出渔山,为大源区里山镇。

1946年10月4日,改称灵峰乡。

1950年,为里山乡。

1958年10月1日,与渔山合并建东风公社。

1960年1月,更名为太平大公社里山管理区。

1961年7月,撤太平大公社,析建里山公社。

1962年6月,渔山从里山公社析出。

1984年3月,改里山公社为里山乡。

1994年3月,复设里山镇。

宋代为长寿乡大元里,明代为长春乡大源里。

清康熙十二年(1673),为江南长春乡大源里。

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正南区大源八庄(怕行岭南地区)与九庄(全部)。

清宣统二年(1910)至民国初,为亲贤乡。

1935年至1946年间,为亲贤二乡。

1950年,分设长春、北黄、亲贤三乡。

1956年3月,三乡合并为常绿乡;同年10月,石冲岭南石柱坞、莱坞、森坞、大岩坞四村随紫云乡划入诸暨县。

1958年,改置常绿公社。

1960年1月,并入上官公社为常绿管理区。

1961年7月,复常绿公社。

1984年3月,复常绿乡。

1987年11月,撤乡建镇。

宋代至清康熙十二年(1673),临江乡感化里、屠山里,永丰乡洋涨里、永宁里小部,惠政乡仪凤里大部。

明代,仪凤一度改为仪奉。

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西南区仪凤一庄大部、仪凤二庄、善洋涨二庄、洋涨三庄、洋涨四庄、感化九庄、感化十庄、屠山十一庄、屠山十二庄。

清宣统二年(1910),为景山乡北部。

民国初承沿清制。

1935年,为王洲乡、马山乡、东梓乡、图山乡、场口镇。

1946年10月4日,场口镇与马山乡二乡合并场口镇,东梓乡、图山乡合并为东图乡。

1950年,建场口镇、马山乡、东梓乡、图山乡、王洲乡。

1953年3月,场口镇、马山乡合并建场口乡。

1956年3月东梓乡、图山乡合并为东图乡。

1958年10月,建场口公社、东图公社、王洲公社。

1960年1月,建场口大公社,设有场口管理区、东图管理区、王洲管理区。

1961年7月,撤场口大公社,复建场口公社、东图公社、王洲公社。

1984年3月,撤公社改设场口乡、东图乡、王洲乡。

1985年7月,撤场口乡设场口镇。

1992年5月16日,撤王洲乡并入场口镇。

2004年2月,东图乡并入场口镇。

宋代为永丰乡栖鹤里(今南部)、善政里(今中东部),义安乡永宁里(今西北部)元、明照旧。

清康熙十二年(1673),为江南义安乡永宁里、永丰乡善政里与棲鹤里。

道光元年(1821),改永宁里名常安里。

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西南区常安六庄、善政七庄、善政八庄、栖鹤十三庄北部。

宣统二年(1910),为景山乡一部。

民国初承沿清制。

1935年,为常安乡、善政乡与栖鹤乡一部。

1946年10月,常安乡、善政乡二乡合并为景山乡,南部仍属栖鹤乡。

1950年6月,西境建常安乡、东境建善政乡、南境建栖鹤乡。

1956年3月,常安、善政二乡合并为常安乡,栖鹤乡与下干、新华、石马三乡并建湖源乡。

1958年10月,建常安公社,南境则为湖源公社。

1960年1月,常安公社并入场口大公社,为常安管理区。

1961年7月,撤场口大公社复建常安公社。

1981年,湖源公社析分为三,本镇南境时为栖鹤公社,原所辖的中溪、下溪、梅洲、寺口四大队划入湖源公社。

1984年3月,撤公社复置常安乡、栖鹤乡。

1987年12月,改设常安镇。

1992年5月,栖鹤乡并入常安镇。

宋代为惠政乡庆善里西北部,元、明照旧。

至清康熙十二年(1673),本境为江南惠政乡庆善里。

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正南区庆善十二庄。

清宣统二年(1910),为剡源乡中部,民国初承沿清制。

1935年,设龙门乡。

1946年10月4日,龙门、庆护(今环山)复并为剡源乡。

1950年6月,建龙门镇。

1956年3月,与环山乡合并为友谊乡。

1958年10月,建友谊公社。

1960年1月,并入场口大公社,为友谊管理区。

1961年7月,撤场口大公社复建友谊公社。

1962年6月,友谊公社一分二,建龙门公社。

1984年3月,撤公社复置龙门乡。

1993年5月,复设龙门镇。

南宋为新登县祥禽折桂七贤昌东昌西东洲乡地,元、明至清宣统元年(1909),沿袭宋旧制。

清宣统二年(1910),属城郭、昌西、昌定、昌东、祥禽、折桂乡,民国初沿袭清制。

1940年,为钦贤、双清、塔山、湘源乡。

1950年,为城阳镇和三山、湘主、新元、仙石、湘溪、四合、松堰、青山、东圃、长岭、宦塘、南津乡及永何乡的包秦村。

1955年10月,长岭、南津、宦塘三乡并建为新建乡;仙石乡与湘溪乡并建为石门乡;新元乡并入湘主乡,月底又与金河乡、新崤乡合并为三合乡。

1956年7月,湘主乡复出,辖境时为城阳镇,三山、军堰、松溪、新建4个乡,以及三合(后为湘主)、湘溪、渌渚3个乡各一部分。

1958年10月,为新登公社城阳、新建、松溪、湘主、石门耕作区。

1959年,各耕作区改大队。

1961年,为新登镇及城阳、津灵(原新建)、松溪、湘主、湘溪公社。

1965年,津灵公社并入城阳公社。

1981年,城阳公社又析分为城阳、灵山、南津社。

1984年3月,为新登镇及城阳、灵山、南津、湘主、湘溪、松溪乡。

1992年1月,城阳乡并入新登镇;同年5月,灵山、南津、湘主、湘溪、松溪乡并入新登镇。

2007年6月,七板桥村划归胥口镇。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