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浪卡子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浪卡子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浪卡子,藏语意为“白色鼻尖”。吐蕃时期属约茹管辖。14世纪中期,帕竹地方政权 在此设浪子宗。1954年噶厦政府分设浪卡子、白地两宗,归洛喀基巧管辖。1964年打隆县并入浪卡子县,划归山南专区管辖至今。县府驻浪卡子镇。名特产品有“羊卓干酥”风干肉、羊卓藏被、银质茶碗盖 、卡垫、佛龛等。浪卡子镇,海拔4454米,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千余人。
打隆镇系萨迦时期西藏三大古镇(贡嘎县杰德秀镇、浪卡子县打隆镇、岗巴县帕热镇)之一,曾名达隆、达隆宗、打隆宗等。打隆镇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错湖西南岸,东部为山间谷地,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处浪卡子县西南部,东与多却乡相连,南与洛扎相邻,西与不丹接壤,北与浪卡子镇相邻,距离县城25公里,距离拉萨180公里,是距离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最近的边境乡镇,是历史闻名且悠久的打隆边贸物资文化交流会的举办地,也是全县农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

该镇经济属牧业为主、半农半牧经济,有耕地5514亩,草场130万亩,农业种植青稞、油菜、土豆,牧业以黄牛、犏牛、绵羊、牦牛为主。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57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45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0万元,劳务输出1799人/次,创收596万元,人均纯收入6215.92元,现金收入4040元。

打隆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相达藏戏、谐旺等已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隆塔林曲德寺已列入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打隆祭坛、林宗遗址等9个古迹列入浪卡子县文物保护单位。

打隆古宗遗址位于打隆镇后山,原为打隆“上寺”(山上寺庙建成后为区别塔林曲德寺,故分上、下寺),建于明末清初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原建筑分上下三层,一层红色,二三层白色,具有极高的考古和观赏价值,上世纪70年代毁于一旦。

打隆上寺即阿群果林地处东西走向的山顶上,海拔4500米。该寺已成废墟,从残迹看,该寺具有一定的规模。打隆上寺也称阿群果林,约建于六世0时期,由托多扎巴创建。寺院教派维宁玛派,寺院建成后要求多吉扎寺派堪布,遂成为多吉扎的属寺。该寺大殿为16柱,主供三世佛与八大明王。寺院有丹珠尔拉康、甘珠尔拉康、私拉康、布达拉康、嘎久拉康、噶杰拉康、托多颇章、多吉扎乌坚拉康、宁玛准布拉康、质桑颇章、喇嘛拉康、白噶王民、马尼拉康等一些附属建筑。

打隆塔林曲德寺,为打隆“下寺”,源于“新竹”、“秋奇”时期部落混战之中寺庙得以保全,故名为“塔”,是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萨迦派“祖拉康”镇肢寺之一,相传该寺是达仓洛杂娃·贡庆西热仁青建于公元1475年,据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寺庙主供塔林能言度母、能言法号(传说由父亲岗坚果钠河与母亲羊卓雍错所生)和“桑节恩”的泥塑及他的脚印自然显像以及许许多多年代久远的持福力唐卡等珍贵文物和各种各样的面具,解放前寺庙原有200余名僧人,现仅有僧人13名,寺庙每年的-11月底12月初举行为时7天的“古称庆姆”佛事活动。

打隆边贸物资交流会始于1274年(由来有三:一是塔林曲德寺后山本孜隆拉康竣工后,当地群众自发带来各种物资在竣工典礼上交换,从而形成了物资交流会的雏形;二是15世纪初西藏著名商人罗布桑布组织汉、藏、蒙三个民族商人到打隆进行商品交换,当地政府通令全镇群众参与商品交换,由此成为西藏第一个物资交流会,慢慢演变为活畜交易会并传承至今;三是达仓洛杂娃·贡庆西热仁青建成寺庙后,从后藏请回贡嘎多吉旦巴佛像供奉,为庆祝这一宗教盛事由当地官员昂仁组织汉、藏、蒙商人和周边群众在塔林曲德寺前进行商品交换,随着著名商人罗布桑布的到来物资更为丰富、物交会影响得以扩大并流传至今)。此后每年-6月22日至28日在打隆镇举办为时7天的边贸物资交流会,1992年正式改名为“打隆边贸物资文化交流会”,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25届,物交会前将举行浪卡子周边最大规模的活畜交易,过去印度、不丹商人也常来参加物交会,现在主要以区内外客商为主,年参加人数过万,商品从藏式家具,卡垫、氆氇等民族手工艺品,奶渣、牛羊肉等畜产品到锅碗瓢盆、鞋袜服装等日用百货一应俱全,2013年成交额达5000余万元,极大方便群众购物和促进经贸流通。物交会举行的同时还举行歌舞比赛、赛马等民俗文化活动,既丰富物交会内涵又为农牧民群众提供展示自我、娱乐身心的舞台。

打隆镇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着多处良好的羊卓雍错观景点,还有海拔5000米的普莫雍错湖,“普莫”是藏语小姑娘的音译,亲切而平常,“雍错”意为像碧玉一般的湖泊,湖边雪山耸立,湖水湛蓝清透,白色的浅滩在湖岸勾勒出完美曲线,湖中小岛犹如巨龟,静静地守护着这位“少女”。同时还有建于1899年的噶举派寺庙扎热桑旦曲林寺,寺内一座座佛像、唐卡、壁画、法器、珍宝、灵物都是藏传佛教的无价之宝。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逐步深入和浪卡子县五大经济区的逐步形成,该镇将形成以打隆边贸物资交流会龙头,大力发展镇周边加工业和服务业,林西相达推为主的高山畜牧业,打造浪卡子中部经济区。

浪卡子县辖乡。1959年设章达区,1968年改公社,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边缘,距县城158公里。面积550平方公里,人口0.33万。辖下西、巴多、张达、扎干、康玛、康如、巴龙7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农业为辅,种植小麦、青稞、油菜、荞麦,牧养牦牛、黄牛、羊。民族手工业以编织藏被氆氇、卡垫、皮张粗加工为主。
“伦布雪”意为“大山下”,故名。1960年设工布学乡、苏格乡、干扎乡,属打隆县工布学区。

1964年随打隆县并入浪卡子县。

1969年改为工布学人民公社,1984年复乡。

1987年在全区撤区并乡中,撤销工布学区,将原工布学乡、苏格乡合并,设置工布学乡,直属浪卡子县,保留干扎乡,直属浪卡子县。

1999年将原干扎乡并入工布学乡,后改名伦布学乡。

浪卡子县辖乡。1959年设工布学区,1968年改公社,1988年复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40公里。面积600平方公里,人口0.33万。辖苏格、次古龙、雪宗贡、止巴、梅多、色多、曲古冲8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牧养牦牛、绵羊、猪。民族手工业有乡、村卡垫厂各一座。产贝母、雪莲花名贵中药材。

浪卡子县辖乡。1959年设多却区,1968年改公社,1988年复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86公里。面积900平方公里,人口0.27万。辖热玛扎、下日、久扎、上亚如、卡东、奶冲、是亚如、多却、色玛、学村、桑扎11个村委会。为半农半牧乡,种植小麦、青稞、油菜、荞麦,牧养牦牛、黄牛、羊。民族手工业以编织羊毛、皮张粗加工为主。境内有砂金、铁矿藏。
“普玛江塘”意为“北面山谷的平地”,故名。1959年设普玛江塘乡,属普玛江塘区。

归属打隆县。

1961年打隆区和普玛江塘区部分合并,设置打隆区。

1964年随打隆县并入浪卡子县。

1968年,普玛江塘乡改人民公社,1984年复乡。

1987年12月,撤区并乡中,撤销打隆区,保留普玛江塘乡。

浪卡子县辖乡。1964年建普玛江塘区,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乡。南与不丹接壤,距县城70公里。面积500平方公里,人口0.07万。辖那姆杰错果、莎藏、莎空、扎布、下索6个村委会。为纯牧业乡,牧养牦牛、绵羊、猪。

浪卡子县辖乡。1959年设阿扎区,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42公里。面积450平方公里,人口0.13万。辖顶巴、尤龙、阿扎、唐巴、增巴、夏瓦6个村委会。为半农半牧乡,种植小麦、青稞、油菜、荞麦,牧养牦牛、黄牛、羊。境内有永布多寺,建在羊卓雍湖区中央,对中外游客颇具吸引力。
“卡龙”意为“谷口”,故名。1960年设卡龙乡,属卡龙区。

1969年改为卡隆人民公社,1984年复乡。

1987年在全区撤区并乡中,撤销卡龙区,将原卡龙乡与原东嘎乡的6个自然村合并,设置卡龙乡。

1999年将原道龙乡的学庆村并入卡龙乡。

浪卡子县辖乡。1959年设卡龙区,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450平方公里,人口0.18万。辖卡龙、珠巴、加瓦、东嘎、巴杰、果巴、贡热、米巴、宗巴9个村委会。为半农半牧乡,种植小麦、青稞、油菜、荞麦,牧养牦牛、黄牛、羊。

浪卡子县辖乡。1959年设白地区,1968年改公社,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羊卓雍湖附近,距县城30公里。面积569平方公里,人口0.22万。拉(萨)亚(东)公路过境。辖扎马龙、曲色、白地、格瓦、亚色、隆桑、多热、扎塘8个村委会。为半农半牧乡,种植小麦、青稞、油菜、荞麦,牧养牦牛、黄牛、羊。有乡镇企业2个,其中乡建筑队年收入超过150万元。
“卡热”意为“分岔处”,故名。1959年设卡热区。

1969年2乡改为人民公社,1984年复乡。

1987年在全区撤区并乡中,撤销卡热区,将原帕巴乡、章乡合并,设置卡热乡。

浪卡子县辖乡。1959年设卡热区,1968年改公社,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面积550平方公里,人口0.24万。辖章麦、雄、学巴、布旺、嘎点、加热、边据、罗林、根布、江巴、布珠、最堆12村委会。以农业为主,牧业和林业为主辅,种植青稞、小麦、豌豆、油菜。产苹果、桃、贝母、雪莲花。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