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铜冶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铜冶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传早年蔡姓人家在此居住,后发展成村庄。故名蔡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上蔡村,下蔡村”。此村位于两个蔡村南部故名。
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李家岗。此村位于丘陵岗坡顶上,当初李姓人家在此居住,繁衍成村,故名。
《唐故士吴君墓志铭》载有傍祚村。北宋《相台志》载有傍祚村。明《修定寺地界碑》载有傍左。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均分为东傍佐、西傍佐,1958年西傍佐改为北庄、南庄两个行政村。1981年安阳地区安署文〔1981〕55号文件批准,改村名为西傍佐南庄,沿用至今。
清代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官司。据宋宣和元年(1119)十月,北宋官员在此监管冶铁铸铜,冶炼业十分发达,有“千家炉”之称,此处为北宋冶铁监官办公之处,故名官司。
传宋宣和元年(1119)十月,北宋官员在此监管冶铁铸铜,有千家炉之称。此地有一大石桥,称铜冶桥,此村居桥东故名。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铜冶东街、铜冶桥。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将两个村统称为铜冶东街。
《宋史·食货志》在讲到北宋冶铁业时说,宋宣和元年(1119)十月,“复置相州安阳县铜冶村监官”。由此可知,北宋及以前就有官员在铜冶村监督管理冶炼业,说明这一带在古代冶炼业十分发达。此村和铜冶村相临,1975年在此村北地发现一宋代炼铁遗址,面积12万平方米。有一炼铁炉,炉壁附10厘米厚炉渣;散存数以百计的坩埚,3、4米长的铁锭五根;像山丘一样的铁矿粉和渣堆;还掘出一石门楣,上刻“赵匡胤”。1982年此地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1990年《安阳县志》)。此村铸造犁铧远近闻名,故取名“铧炉”,后简写成化炉。民国年《续安阳县志》有“铧炉。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化炉至,沿用至今。
传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钟、许、卜、王、杨几户人家,在此挖窑洞居住,开荒种地,经历千辛万苦才安居下来,故把村庄命名为辛庄。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均录为。后因重名,1958年改称小辛庄,沿用至今。
此村南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而村北地下却是碳。煤和碳在此截然分开,所以名“脊断”,后人在此居住建村改名“积善”,意为崇尚积德行善。民国《续安阳县志》改称“东积善,西积善”,此村居东,故名。
此村南面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而北面地下却是碳。煤和碳在此截然分开,所以名脊断,后人在此居住建村改名积善,意为崇尚积德行善。北宋《相台志》载有积善。民国《续安阳县志》分为东积善,西积善,此村居西,故名。
1975年在此村西头发现古代炼铁遗址,炉壁还附着15厘米厚的铁渣,附近还有大堆铁矿粉和炉渣等。相传汉武帝曾在此炼铁(见1990年《安阳县志》)。北宋《相台志》载有卢村(“卢”似为白字,应为“炉”)。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和民国《续安阳县志》均载有西炉村。《宋史·食货志》在讲到北宋冶铁业时说,宣和元年(1119)十月。“复置相州安阳县铜冶村监官”。由此知北宋及以前就有官员在铜冶村监督管理冶炼业,说明铜冶一带古代冶炼业十分发达,村内有“千家炉”之称。此村和铜冶村相临,以炼铁炉的方位而得名。1962年西炉分为两个行政村。此村辖西炉村南部故名南西炉。
1975年在此村西头发现古代炼铁遗址,炉壁还附着15厘米厚的铁渣,附近还有大堆铁矿粉和炉渣等。传汉武帝曾在此炼铁(见1990年《安阳县志》)。北宋《相台志》载有卢村(“卢”似为白字,应为“炉”)。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和民国《续安阳县志》均为西炉村。《宋史·食货志》在讲到北宋冶铁业时说,宣和元年(1119)十月。“复置相州安阳县铜冶村监官”。由此知北宋及以前就有官员在铜冶村监督管理冶炼业,说明铜冶一带古代冶炼业十分发达。有“千家炉”之称。此村和铜冶村相临,以炼铁炉的方位而得名。1962年西炉分为两个行政村。此村辖西炉村北部故名北西炉。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