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铜冶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铜冶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此村西部有铜山,古人入山采银铜铁冶炼,故名铜冶(见《明史稿地理》:“安阳县西北有铜山,旧产铜”。《北周地理志》引《冥报记》:“东魏(534-550)末,邺下人共入西山采银铜。”《北宋·食货志》在讲到北宋冶铁业时说,宋宣和元年(1119)十月,“复置相州安阳县铜冶村监官”。说明北宋以前就有官员在此监督管理冶铁业,可知这里当时冶铁业十分发达,有千家炉之称。此地有一大石桥,名铜冶桥,此村居桥西。北宋《相台志》载有南铜冶、铜冶两村名。元代改称“铜山镇”。元皇庆年间《清凉山修定寺功德碑》:“相之西七十里有聚落千余家,其民鼓铸,曰铜山镇。”明万历九年(1581)《府志》记载:“铜冶共二里”。(110户为一里)。清代清乾隆年《安阳县志》录有铜冶村名。民国年《续安阳县志》改称南铜冶。
《唐故士吴君墓志铭》载有傍祚村。北宋《相台志》载有傍祚村。明《修定寺地界碑》载有傍左。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均分为东傍佐、西傍佐,1958年西傍佐分为北庄、南庄两个行政村。1981年安阳地区安署文〔1981〕55号文件批准,改村名为西傍佐北庄,沿用至今。
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角岭。相早年此地为丘陵浅山区,挑担的脚夫常在此歇脚,故名脚岭,后形成村落,起名角岭。
村东有一天然石涧,俗称石堂,村庄由此得名。又,相传此地有块大青石板,挡住了出入的道路,俗称石挡。后人在此建村改名石堂。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石堂。
《唐故士吴君墓志铭》载有傍祚村。北宋《相台志》载有傍祚村。明《修定寺地界碑》载有傍左。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均分为东傍佐、西傍佐,1958年仍为东傍佐。1962年东傍佐分为前街、后街、南街三个行政村。1981年安阳地区安署文〔1981〕55号文件批准,改村名为东傍佐南街至今。
《唐故士吴君墓志铭》载有傍祚村。北宋《相台志》载有傍祚村。明《修定寺地界碑》载有傍左。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均分为东傍佐、西傍佐,1962年东傍佐分为前街、后街、南街三个行政村。1981年安阳地区安署文〔1981〕55号文件批准,改村名为东傍佐前街。
《唐故士吴君墓志铭》、北宋《相台志》均载有傍祚村。明《修定寺地界碑》载有傍左。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均分为东傍佐、西傍佐,1958年仍为东傍佐。1962年东傍佐分为前街、后街、南街三个行政村。1981年安阳地区安署文〔1981〕55号文件批准,改村名为东傍佐后街。
相早年几户逃荒要饭的在一条荒沟的北岸挖土窑居住。因人们的希望家家富裕,遂起村名为富家沟。又,相传村南有一深沟,岸土地原为傅姓人家,俗称傅家沟,后演变为付家沟。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富家沟,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更名为付家沟,沿用至今。因铜冶煤矿挖煤,民房坍塌,1970年村庄迁至南铜冶村西南2公里处,而村名未变。
传宋代时这里是个县城,称肖三县,金代撤销。据村西庙碑记载,村南曾有过18层的佛塔,遗址尚存。北宋《相台志》载有礼村。后此村李姓居多,改名李村。民国《续安阳县志》有李村。
传古代这里曾是驯马练武之地,后形成村落,故名马村。马村有二,此村居北故名。北宋《相台志》录安阳县村名有马村,民国《续安阳县志》改为北马村。
北宋《相台志》、清代清乾隆年《安阳县志》均载有马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南马村。相此地原为一车马客店,后形成村落,故名为马村。又,相传古代这里曾是驯马练武之地。马村有二,此村居南,故名南马村。
乾隆年《安阳县志·地理志》载,鲁仙山,在县西北七十里。相传春秋时鲁班居其下,亦称鲁班谷,后人把鲁班奉为神仙,建鲁班阁于山顶,俗称鲁仙山,此村由此得名。北宋《相台志》录安阳县村名有“东鲁仙,西鲁仙”。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东鲁仙,南鲁仙。1970年以后因挖煤房屋坍塌,东鲁仙村民陆续迁移至(鲁仙山之南)。南鲁仙村由此得名,而东鲁仙村由此消失。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有南鲁仙。
北宋《相台志》载有西鲁仙。相传春秋时鲁班居其下,亦称鲁班谷,后人把鲁班奉为神仙,建鲁班阁于山顶,俗称鲁仙山。乾隆年《安阳县志·地理志》载:鲁仙山,在县西北七十里。因此村居鲁仙山之西故名。
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湾漳河。古代汾洪江水势很大,注入漳河,因汾洪江水道曲折,过来的船只到此要停靠,故称湾漳河。
传早年蔡姓人家在此居住,后发展成村庄。故名蔡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上蔡村,下蔡村”。此村位于两个蔡村北部故名。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