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萨嘎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萨嘎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土色为灰白色故得此名。“加加”意为“灰白色”。1964年设加加乡,属加加区。

1970年改人民公社。

1984年复乡。

1989年在全区撤区并乡中,撤销加加区,将原加加乡与拉嘎乡合并,设置加加乡。

1999年5月撤销加加乡,设置加加镇。

萨噶县辖乡,县府驻地。1988年撤区并乡时设加加乡。乡政府驻甲村,位于县境中部。面积1250平方公里,人口0.11万。219国道过境。辖达桑、达穷、提布处纳、如布、甲5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牧养牦牛、绵羊、山羊、马等。

昌果乡地处萨嘎县西部,本乡就位于中尼边境的交界处,边境线总长达105公里,萨嘎县至昌果乡有105公里。该乡有4个村,2004年底有252户、1214人,52672头、只、匹。公路交通便利,历史上就是两国边民和商人的通商之地。2、根据2004年底我县互市贸易的统计,我县出口的品种主要有、活绵羊、山羊、牛、羊毛,等12个品种,出口总金额达到1361.6735万元。3、对方的商人都是尼泊尔边民。对方提供的主要商品有收音机、录音机、望远镜、各种手表等,除了这些品种外,对方还拿现金来从我县边民中买生畜和畜产品。4、进出境人次达200左右。。
“雄如”意为“大平地上的村落”,故名。1964年设雄如乡,属雄如区。

1970年改人民公社。

1984年复乡。

1989年在全区撤区并乡中,撤销雄如区,将原布扎乡、雄如乡和达吉岭乡的麻布亚村合并,设置雄如乡。

萨噶县辖乡。1962年8月建雄如乡。乡政府驻嘎康村,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府50公里。面积1760平方公里,人口0.14万。辖布扎、孜康、唐图、卓巴布、噶康、麻亚6个村委会。为纯牧业乡,牧养牦牛、绵羊、山羊、马等。。

“拉藏”意为“剩下的牧户”,故名。1960年设拉藏乡,1964年设达吉岭区辖拉藏乡;设亚曲乡,属雄如区。

1970年拉藏、亚曲2个乡改人民公社。

1984年复乡。

1989年在全区撤区并乡中,撤销达吉岭区、雄如区,将原拉藏乡、亚曲乡合并,设置拉藏乡。

萨噶县辖乡。1961年7月建拉藏乡,1970年改名公社,1984年复改乡。乡政府驻牛库,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80公里。面积约1190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曼曲、亚曲、溪吉、玛尔金、久噶5个村委会。纯牧业乡,牧养牦牛、绵羊、山羊、马等。。

“如角”意为“弯沟”,故名。1960年设如角乡,1964年设达吉岭区下辖如角乡。

1970年改人民公社。

1984年复乡。

1989年在全区撤区并乡中,撤销达吉岭区,将原如角乡和吉吾乡合并,设置如角乡。

萨噶县辖乡。1961年4月建如角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30公里。面积1280平方公里,人口0.09万。辖卡布古、噶穷、擦让孔热4个村委会。为纯牧业乡,牧养牦牛、绵羊、山羊等。

“达吉岭”意为“繁荣昌盛之地”,故名。1960年设达吉岭乡,1961年4月,成立达吉岭区下辖达吉岭乡,设嘎学乡,属加加区。

1970年达吉岭、嘎学乡2个乡改人民公社。

1984年复乡。

1989年在全区撤区并乡中,撤销加加区、达吉岭区,将原达吉岭乡和嘎学乡合并,设置达吉岭乡。

萨噶县辖乡。1961年4月建达吉岭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80公里。面积约1280平方公里,人口0.09万。辖帕布顿、热噶、萨拉、鲁噶、萨噶5个村委会。为纯牧业乡,牧养牦牛、绵羊、山羊等。。

“旦嘎”意为“白顶”,故名。1960年设旦嘎乡,属旦嘎区。

1970年改人民公社。

1984年复乡。

1989年在全区撤区并乡中,撤销旦嘎区,将原旦嘎乡和江巴乡的江巴村合并,设置旦嘎乡。

萨噶县辖乡。1961年成立旦噶区,1988年改乡。乡政府驻旦噶村,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103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人口0.12万。辖萨登木、西江巴、旦嘎3个村委会。以农为主的半农半牧乡,种植青稞、豌豆、油菜等,牧养牦牛、绵羊、山羊、马等。。

“夏如”意为“东边的村落”,故名。1960年设夏如乡,属旦嘎区。

1970年改人民公社。

1984年复乡。

1989年在全区撤区并乡中,撤销旦嘎区,将原夏如乡、达孜乡和江巴乡的东江巴村合并,设置夏如乡。

萨噶县辖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建夏如乡。乡政府驻夏如村,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140公里。面积约1210平方公里,人口0.21万。辖东江巴、康来、达孜、夏如、拉亚、赤木6个村委会。以农为主的半农半牧乡,种植青稞、豌豆、油菜,牧养牦羊、绵羊、山羊等。。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