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仁布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仁布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白朗县辖乡。“东喜”系藏语,意为“千户头人的牧场”。1961年设东喜乡。乡府驻地强日村。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75公里。面积463平方公里,人口0.12万。辖强日、普久、曲松、比木、多巴、乃直、思古龙、吾久等8个村委会。为牧业乡,牧养牦牛、山羊、绵羊。境内有冰川湖3处。出产藏贝母、雪莲花等名贵野生中药材。
仁布县辖乡。1962年成立康雄乡,1967年改公社,1982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由原属亚得区的康雄乡和旺乡的麦措、它热、陈3个村合并,建立新的康雄乡。位于县境东部,北靠雅鲁藏布江,距县府驻地60公里。面积286平方公里,人口0.26万。中尼公路过境。辖陈、麦措、塔热、司康、加热、罗、来麦、那布、帕木9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牧、副并举。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豌豆、油菜。。
仁布县辖乡。1962年设普松乡,1968年改公社,1982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由原华措乡、白仲乡合并建立新的普松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60公里。面积228平方公里,人口0.19万。辖索布、华措、那仁、白中、咸阿、比龙、多司、娘堆、钦布9个村委会。矿藏有铁矿、金钢石、大理石等。以农业为主,种植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
仁布县辖乡。1962年成立帕当乡,1968年改公社,1982年复置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由原属帕当区的帕当、萨达、普当乡合并设帕当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75公里。面积345平方公里,人口0.34万。中尼公路过境。辖普、切、卡盎、沙嘎、孔白、沙达6个村委会。矿藏有铅、锌、铁。以农业为主,种植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有神山之称的党母锋屹立在东境,转山游客每年达数千人。。
仁布县辖乡。1962年设普松乡,1968年改公社,1982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由原华措乡、白仲乡合并建立新的普松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60公里。面积228平方公里,人口0.19万。辖索布、华措、那仁、白中、咸阿、比龙、多司、娘堆、钦布9个村委会。矿藏有铁矿、金钢石、大理石等。以农业为主,种植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
因此地有较多的岩石,故而取名为“查巴”。1961年设查巴乡,属德吉林区。

1970年改称人民公社。

1984年复乡。

1989年撤区并乡中撤销德吉林区,将原查巴乡、贡若乡和原然巴区的曲珍乡、嘎竹乡的拉加村合并设置查巴乡,直属仁布县。

仁布县辖乡。1962年设查巴区,1968年改公社,1982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14公里。面积460平方公里,人口0.42万。辖曲怎、甲、吉米、查巴、邦、青、吴米、岗顿、玉拉、果热9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种植青稞、小麦、油菜等。1994年被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全优乡”。

该地方缺水且泥沙多,故名。1961年设切娃乡,属仁布区。

1970年改称人民公社。

1984年复乡。

1989年撤区并乡中撤销仁布区,将切洼乡、奴乡、宗嘎乡合并设置切娃乡,直属仁布县。

仁布县辖乡。1962年设切瓦乡,1968年改公社,1982年复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17公里。面积328平方公里,人口0.34万。中尼公路过境。辖嘎布久嘎、扎西林、宗嘎河东、宗嘎河西、扎西岗、切达、奴达、立玛8个村委会。种植青稞、小麦等。嘎布久嘎糌粑在自治区内闻名。古迹有金彩寺。

由原西藏氏族(姆)而得名。1961年设姆乡,属仁布区。

1970年改称人民公社,1984年复乡。

1989年撤区并乡中撤销仁布区,将姆乡、吉乡、苦龙乡合并设置姆乡,直属仁布县。

仁布县辖乡。1962年设朗色区,1964年改乡,1967年改称姆公社,1982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393平方公里,人口0.3万。中尼公路横穿乡境。辖详巴、司玛、姆堆、吉、苦龙达、苦龙普6个村委会。内德林寺有较贵重的文物和云点加措的几座修行室。

仁布县辖乡。1962年成立仁布乡,1968年改公社,1982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原解放乡并入。距县府5公里。面积300平方公里,人口0.27万。中尼公路穿乡北境而过。辖白林、江嘎达、江嘎普、仁布、行夏、吉尔、明7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青稞、小麦、豌豆、油菜为主,牧养牛、羊。乡建筑公司在全地区为第一流的农民施工队。有江嘎尔藏戏团。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