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思村 | 隶属:蓝坊镇 |
行政代码:441427108208 | 代码前6位:441427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53 | 邮政编码:51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粤M | 行政级别:村 |
地名由来:
始建于明代,因何祖婆与丈夫汤益隆公逃难时失散用箩挑着两个年幼的儿子落脚于此,开垦荒地,建起家园而形成。当时该村未命名,何祖婆认为能得此福地繁衍子孙,发扬文化,是众人扶持和高人指点的结果,应当饮水思源、感谢高人,因此将村名定为“高思”,故名。
荣誉排行:
2019年9月,高思村上榜2018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名单。
2013年8月,高思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基本介绍:
梅州市蕉岭县高思村辖30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450户,人口1600人;全村耕地面积680亩。我村年降雨量约1630mm。主要经济作物有香蕉、沙田柚,村特色经济收入有沙田柚,上一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67万元。主要加大对石场、电站的管理和投资力度来发展本村经济收入。
高思村与高场村、蓝坊村、大光村、高南村、石湖村、大地村、程官村、龙潭村、石中村、峰口村、蓝坊社区相邻。
文化旅游:
水口塔又名文奎阁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高思村水口文阁岌上。据《蕉岭县志》(1992年10月第一版)记载,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坐南向北。由围墙、塔身组成,平面呈八角形布局,总面
历史沿革:
明崇祯六年1633年称高思乡;清代沿用明制;到1959年属梅县白渡公社称高思生产大队,1973年属高思公社;1983年属高思区,由高峰大队和高联大队合并称高思乡;1987年属高思乡称高思村委会;1990年改为高思管理区;1998年称高思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2003年撤高思镇并入蓝坊镇。
周边相关:
高思村附近有蕉岭水口塔、长潭旅游度假区、丘逢甲故居、谢晋元故居、石寨土楼、钟家围屋等旅游景点,有桂岭蜂蜜、三圳淮山、蕉岭绿茶、蕉岭冬笋、三圳酿粄、鸡炒酒等特产,有蕉岭竹板歌、打莲池(蕉岭莲池舞)、莲池舞、广东汉乐、五华竹马舞等民俗文化。
汤锡林(1926—1999),蓝坊镇高思村人。他出生于印尼雅加达,9岁回故乡,高思小学毕业后考入梅县隆文中学。40年代末,他奉父命回印尼帮父亲料理商务,从此搏击商海。他牢记“不必锦衣玉食,惟期裕后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