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桥头镇 | 隶属:文县 |
行政代码:621222105 | 代码前6位:62122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9 | 邮政编码:746000 |
车牌代码:甘K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22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桥头镇因乡政府驻桥头村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3年3月,桥头镇被授予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基本介绍:
桥头镇,位于文县北部,洋汤下游,是全县人口最多的大乡,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10.2%。东靠临江、梨坪乡,南接尖山乡、城关镇,西连石坊、堡子坝乡,北接屯寨乡。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3公里,地域面积22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44%。乡政府驻地桥头坝,距县城65公里,海拔1000米。
全乡辖23个行政村(桥头、宅子坪、为头、杨家山、扎河、刘家湾、丰坡、草坪、建华、黄家、固镇、张家湾、大成家、张家坝、坪上、安子坡、罗家坪、桂花、庙坡、新寺、新舍、椿树坪), 117个合作社,134个自然村,5061户,21740人,劳动力9855个。全乡大村大寨较多,千人以上的村有13个。全乡耕地面积2866
历史沿革:
1949年12月,属临江区洋汤乡。
1950年3月,属临江区。
1953年5月,为桥头区。
1955年6月,属临江区,7乡合并为桥头、固镇、旧舍、电寨4乡。
1958年4月,4乡合并为桥头公社。
1960年8月,桥头公社拆分为桥头、屯寨、罗家坪公社。
1962年12月,罗家坪公社并入桥头公社。
1983年11月,桥头公社改为桥头乡。
2014年,桥头乡撤乡设镇,改为桥头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东部有古宅而得名,有安居乐业之意。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临江区桥头乡辖。1953年6月全县调整为9区70乡,属桥头…[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朝年间,该地有一座大桥,该地居民围桥而居,故而得名桥头。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临江区桥头乡辖。1953年6月全县调整…[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前中期,1750年村民大多数从河北大槐树迁移至此地,建立为寨,后改名为为头村。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临江区桥头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汉代山西大槐树下一支杨姓逃难人群为了躲避战乱,进入甘肃文县境内定居,该村89%人都姓杨,故名。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在明朝末期,李自成起义时与左良玉结下了仇恨,李自成进京后见左不留,左氏祖先就从石家庄迁居至此,取名扎豁,就是扎在这里豁出去来的意思。后改称扎河。19…[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清末年间,该地初建村时只有刘王两姓,刘姓占大多数,故取名为刘家湾。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临江区桥头乡辖。1953年6…[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初建村时以闫姓居多,故名。1991年从刘家湾村析屯库、闫家、桃林寺、潘家4个自然村设闫家村。2014年12月桥头乡改为桥头镇,属桥头镇辖。…[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明清时期,建有风云乡地方编制,村里属风云管辖,村名为风坡村;1975年改风为丰,取丰收之意。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临…[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清朝年间,该村居住的全是少数民族为,由于饥荒,致使这些人全部迁走,在清朝末年,该村和草坪同属一个村,称草坪堡,该村称为上沟,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名建华…[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草坪村是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桥头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家谱记载,清朝1647年左右,原湖北麻城县孝感市大槐树黄家兄弟二人行艺至文县,老大黄敬堂来到此地,因山清水秀,土地肥沃,便购置田庄在此定居,取名黄家…[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固镇村是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桥头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名叫张顺朝的人家在该地开垦土地并定居,故而得名张家湾。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临江区固镇乡辖。1953…[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朝年间(公园1102-1106年)建村时此地为原牧民放牧之地,故命名卧牛坪;定居后,成氏先辈希望自己的后代子孙团结、成功、发达,改名为卧龙坪;后因族…[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年间,张,杜,侯,梁四家建村。因该村当时,杜,梁三家人口不过张姓人口一半,通过四家讨论商讨决议故而得名,张家坝村民委员会。1949年文县解放,19…[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坪上村是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桥头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万历时期,该地村民从湖麻池孝感县搬迁至此,地貌像鞍子,故取名为安子坡。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临江区。1953年6月…[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是由四川人来马家岭居住,下一代有弟兄分居,老二家移居该地,因地势平坦如一片锣,故取名罗家坪。明清时期属北乡之一的化龙乡。民国元年(1912),属左…[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时期,建村时,村子旁边耸立着一座高峰,峰似八卦形,峰高海拔500米左右,取名祖师殿,峰顶上供奉玉真武祖师,半山腰长有一棵桂花树,故取名桂花村。光绪…[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庙坡村起初有洋汤爷庙得名,1960年沿用至今为庙坡。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临江区桥头乡辖。1953年6月全县调整为9…[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末年,该村内有位名人李某在朝为官,发动村民修建了一座寺庙,一进三院,内栽有一棵很大的黄杨树,从而得名李家寺。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将寺庙拆除。1…[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晚期,在北镇李氏祖先李聪生有十子,前夫人生六子,其中一个在新舍湾落户,后夫人生四子,留旧舍湾居住。后更名新舍。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椿树多而得名。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临江区桥头乡辖。1953年6月全县调整为9区70乡,属桥头区坪上乡。1955…[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