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竹口村 | 隶属:官桥镇 |
行政代码:350583118220 | 代码前6位:350583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地名由来:
竹口村,因当地山后有一片竹林,故名。
荣誉排行:
2023年2月,福建省第三批高级版绿盈乡村名单公布,{标题}上榜。
2022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竹口村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基本介绍:
竹口村位于官桥镇政府驻地北12公里处。村委会设在竹口,聚落在五塔岩南部丘陵山谷间,呈长方形分布。有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村民415户、1536人。竹口村以驻地得名。元、明、清属三十三都,民国称为“竹口保”,1949年解放初与和埔合为竹和乡,1956年归入下洋乡,1961年成立竹口大队,1965年改称竹青大队,1979年与席里大队拆分,自立竹口村。1984年改称为官桥镇竹口村委会。竹口村有耕地456亩,山地1100亩,主种水稻、甘薯等,林果有荔枝、龙眼、杨梅、橄榄、桃李等,是泉州市有名的水果村之一,尤以荔枝誉满闽南境内。境内的五塔岩系宋代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域内有卫生所、小学各1所,砖
文化旅游:
时代:宋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五塔岩寺前。五塔岩石塔位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上,建于宋朝,主体建筑为五塔岩寺,不过最有历史价值的当属造型优美、雕工精致的五座
历史沿革:
元、明、清属三十三都;民国时期称竹口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和铺合为竹口乡;1956年归入下洋乡;1961年成立竹口大队;1965年改成竹青大队;1979年与席里大队分拆,另立大队取名竹口村;1984年改称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民委员会。
周边相关:
竹口村附近有五塔岩石塔、南安郑成功纪念馆、凤山寺、叶飞故里、灵应风景旅游区、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蓬华芥菜、泉州龙眼、南安石亭绿、曙光甘薯、石亭绿茶、蓬华脐橙等特产,有南安英都拔拔灯、广泽尊王信俗、南安蛇脱壳古阵法、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南安)、永春纸织画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