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筀竹村 | 隶属:兰江街道 |
行政代码:330281003210 | 代码前6位:330281 |
长途区号:0574 | 邮政编码:315402 |
城乡分类: | 分类代码: |
车牌代码:浙B | 行政级别:村 |
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 |
筀竹村位于兰江街道西南,距街道驻地5公里,境内盛产筀竹,又称“怪竹”、“观音竹”,旧有筀竹岭,以岭名村。东与石婆桥村相邻,南连上虞县永和镇,西接沈湾村,北抵郭相桥村。村域总面积3.2平方公里,有6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全村目前有408户,常住人口1139人,外来人员300人。现有耕地面积768亩,山地面积4098亩,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490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200万元,农业产值706万元,集体资产181.9 万元,集体可用资金15.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448元。境域地貌为低山丘陵峡谷平地。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年平均气温16℃,最低气温-10℃。无霜期220天。土壤有山地黄泥土、石砂土,适宜产筀竹、毛竹、柿子等。
【历史沿革】袁姓为大姓,占全村人数70%,南宋晚期从慈溪袁马(今余姚陆埠)迁居。民国时期属凤亭乡十保,1950年为肖东乡二村,1956年称筀竹高级社,1958年10月属环城公社肖东管理区,1961年为肖东公社筀竹大队,1983年更名为村。
【产业经济】 农业有水稻、玉米、番蓍、茶叶、柿子等,山地占境域面积90%,旧时以毛竹、筀竹、木材、柴炭等与外界交易。目前,有耕地面积768亩,人均耕地面积0.57亩,有柴山3848亩,竹山250亩,利用山地发展生态农业,现有茶叶、杨梅、土鸡养殖等基地,其中山地圈养土鸡年销1.5万羽。工业有小五金、塑料等企业28家,其中上规模企业2家。村境有“浙东垂钓休闲中心”。
【社会事业】 自古以来有崇教之风,袁氏宗祠民国时期办有私塾,解放后改建成初级小学和完全小学,1992年9月并入肖东第二小学。村落文化解放初期有冬学、夜校、扫除文盲等成人文化教育活动,上世纪六十年代有筀竹业余越剧团,现在户户通有线电视,可收12个频道节目,有村老年活动中心1幢,辟有健身、培训等阵地,有村医疗站1家,有方便小商店16家。
【村镇建设】 过去山深岙冷,交通闭塞,仅有一条一米宽的山路,运输靠肩背担挑,解放后发展交通,修建村庄机耕路,至目前在野猪湾入口山道,有路幅宽32米4车道的余梁(余姚市区至梁弄镇)公路贯穿全村,村内巷弄路面全部硬化。规划新村建设,加强建房管理,建设环境优美生态村,消灭露天粪缸,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自水来通户率100%。目前,村境南部为“锦绣四明”房产开发核心区块,连片建成一百多幢高档别墅群。
【发展特色】 有“筀竹”、“筀竹山鸡”农产品商标,名优茶园、西山白杨梅基地4个。“浙东垂钓休闲中心”等农家乐生态旅游景点。
【风景名胜】筀竹林古村落。村落内有雷山庙、界牌、袁氏宗祠、包龙图殿遗址。有凤亭乡第-支部,小池头后方医院、解放余姚筀竹岭会师纪念地,浙东垂钓休闲中心。
【发展目标】 制订《筀竹村2007--2010发展目标规划》,开发村工业小区,发展筀竹山鸡养殖业,注册“筀竹”系列农产品商标,建设文明小康村。
电话:0574-62515257
传真:0574-62515257
地址:筀竹村大村
筀竹村附近有河姆渡遗址、天下玉苑、丹山赤水、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黄贤森林旅游区、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等旅游景点,有余姚杨梅、余姚榨菜、余姚咸蛋、余姚皮蛋、余姚茭白、余姚甲鱼等特产,有余姚剪纸、四明内家拳、余姚土布制作技艺、余姚草编技艺、胡氏中医外科、余姚笋干菜腌制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