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称杆乡 | 隶属:泸水市 |
行政代码:533321204 | 代码前6位:533321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86 | 邮政编码:673200 |
车牌代码:云Q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480.3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万人 |
人口密度:约3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地形如称杆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3月,称杆乡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基本介绍:
称杆乡位于怒江州州府六库城北部,乡政府驻地距六库城有 55 公里,地跨高黎贡山东麓至碧罗雪山怒江两岸,南接大兴地乡,北接古登乡,东与兰坪县、云龙县相邻,西与缅甸接壤。
乡内山高谷深,沟垫纵横,山势呈“凹”型,东西高,中间低,境内最高海拔 4162 米,最低海拨 919 米,立体气候,高山寒冷,半山温凉,沿江峡谷炎热。改草开放以来,在国家大力加强扶贫工作步伐,称杆乡加大了扶贫工作步伐,党的-召开后,称杆乡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称杆乡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精神,充分依托峡谷资源优势,把全乡社会、经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历丈阶段。
一、基木情况
全乡总面积为 480.32 平方公里,边境线长 64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老窝土司辖地,设有第六、七、八、九、十5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仍属老窝镇。
1957年,置称戛(今称杆)区,下设8乡。
1958年10月,改称戛公社。
1959年,恢复区名。
1969年,复改称戛公社,乡改生产大队。
1975年,从排把大队析出5生产队置称戛大队。
1984年,公社改区,生产大队改乡。
1984年5月,区公所驻地由唉杯枯堵迁至双纳王地村,改双纳王地区。
1985年12月,称戛乡改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易地搬迁新建社区,取“感党恩、思党恩,党的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在此生根发芽”之意得名“恩感思落”。2019年8月组建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傈僳语地名。意译汉为“双苦地”,意为穷地方,指此地土地贫瘠,后演化为“双奎地”。解放初属泸水六区,1966年9月实行乡制,属称杆乡,1969年成立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形似称杆而得名;原村民委员会驻地称杆。解放初属泸水六区,1966年9月实行乡制,属称杆乡,1969年成立人民公社,改为生产大队,1987年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傈僳语地名。“排”意为麻栗树,“把”意为坡,即指原来此地麻栗树多;原村委会驻排把。建村时间不详。解放初属泸水六区,1966年9月实行乡制,属称杆乡,1…[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傈僳语地名。特指一种野生的藤本植物,果可食,以此种藤多而得名”赤耐乃“;原村民委员会驻于此。建村时间不详。解放初属泸水六区,1966年9月实行乡制,属…[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傈僳语地名。“自”意为榉栗树,“把”意为偏坡,即指长有榉栗树的偏坡。解放初属泸水区,1966年9月实行乡制,属称杆乡,1969年成立人民公社,改为生产…[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傈僳语地名。“堵堵”意为雪鸡,“洛”意为凹子,即常有雪鸡出没的山凹。解放初属泸水六区,1966年9月实行乡制,属称杆乡。1969年成立人民公社,改为生…[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傈僳语地名。“玛普拉”指芦苇,“地”指坪子,意指此地芦苇多;原村公所驻地为玛普拉。建村时间不详。解放初属泸水六区,1966年9月实行乡制,属称杆乡,1…[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傈僳语地名。“勒墨”意为白族支系,以勒墨族居民多得名;村民委员会原驻地勒墨。建村时间不详。解放初属泸水六区,1966年9月实行乡制,属称杆乡,1969…[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以前不通公路,进村路途较远,需经山路长途跋涉,取“向前发展、进步之意”得名。建村时间不详。解放初属泸水六区,1966年9月实行乡制,属称杆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傈僳语地名。“王玛”意为金竹,“基”意为岭岗,即多有金竹生成的岭岗。解放初属泸水六区,1966年9月实行乡制,属称杆乡,1969年成立人民公社,改为生…[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傈僳语地名。“阿赤”意为山羊,“依堵”意为水井,“阿赤依堵”意为放羊的地方。建村时间不详。解放初属泸水六区,1966年9月实行乡制,属称杆乡,196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