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甸南镇 | 隶属:剑川县 |
行政代码:532931103 | 代码前6位:532931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2 | 邮政编码:671300 |
车牌代码:云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2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5万人 |
人口密度:约15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甸南所处位置在剑川坝子南端,是剑川县的南大门,故而得名。
基本介绍:
甸南镇是剑川县的南大门,东临鹤庆,南接洱源,西进兰坪,北往丽江、香格里拉。2015年年均气温13.8摄氏度,平均海拔2200米,2015年年降雨量587.5毫米。镇内有高原明珠剑湖及周边大片湿地,“一湖捧明月,明月照海门”的“海门秋月”自然景观处就是镇机关所在地。辖天马、发达、印合、桃源、狮河、回龙、海虹、永和、兴水、西中、朱柳、龙门、白蜡、玉华、上关甸、白山母16个村委会,65个自然村,111个村民小组;居住着白、汉、彝、傈僳四个民族,2015年总户数为9825户,总人口34951人,面积2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564亩,人均耕地0.9317亩,是剑川粮食主产地之一。甸南木雕、陶塑、石雕
历史沿革:
清及民国初年,甸南分为南厢图、西厢图2行政区。
民国十年(1921年),南厢图、西厢图合并为剑川第二区。
1958年,设奠南公社,后分奠南、西湖、玉华3公社。
1961年10月,合并为奠南公社。
1962年,改奠南区。
1969年,改甸南公社。
1984年,复改甸南区。
1988年后,改甸南乡。
2000年,甸南乡改甸南镇。
2005年,甸南镇向前、文华2村民委员会划归金华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49年前为甸南镇第一保;1949年底至1952年称剑川县第二区第一行政村;1952年建乡时称天马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称天马管理区;1964…[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49年前,为甸南镇第四保;1952年成立新和乡;1958年称新和管理区;1961年底以后称新和公社;1969年改称发达公社;1970年后又称发达大…[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印合村是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甸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前属剑川县羊岑乡第六保;1949年至1952年为剑川县第二区第六行政区;1952年建乡时称桃源乡;1958年称桃源管理区;1961年底以后称…[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有石狮子河,乡村以河名,故而得名狮河村民委员会,故名。1949年前为剑川县甸南镇第七保;1949年至1952年为剑川县第二区第七行政村;1952…[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有回龙河,河水由南向北、回流入剑湖,村以河名,故而得名回龙村民委员会。1949年前为剑川县甸南镇第六保。1949年至1952年为剑川县第二区第六…[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地处海尾河沿岸,旧河道弯曲如虹,得名海虹村。村委会因此得名。1949年前,为剑川县甸南镇第三保;1949年至1952年为剑川县第二区第三行政村;19…[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取村名为永和,寓永远和睦相处的意思,故而得名永和村民委员会。1949年以前,所辖各村分别属于甸南镇第二保及西湖乡第二保。1952年建时才合为一个乡,遂…[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缺水受旱,原称“旱登”、“汉登”。1959年以“兴修水利”为心愿,改称兴水,故而得名兴水村民委员会。1949年前属西湖乡第六保;1949年至19…[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朱卷场及近旁柳营村各取一字,故而得名朱柳村民委员会。1959年,与柳营合称朱柳管理区;1961年,柳营划归向前公社,但朱柳名称一直沿用。1949…[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至1952年西湖区,1952年至1958年为剑川二区西中乡,1958年为金华公社西湖管理区下设西中红西大队,1961年西湖公社西中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前为剑川县西湖第二保;1949年至1952年为剑川县第二区第十四行政村;1952年建乡时为向湖乡(向前龙门)的一个村;1958年为龙门管理区…[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腊村是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甸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东枕玉金山,西屏华丛山,取两山各一字,故而得名玉华村。村委会因此得名。1940年前为剑川县甸南镇第八保;1949年底至1952年为剑川县第二区第八行…[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归属甸南区,1956年至1970年归属甸南区玉华大队,1981年与玉华大队分村,1984年以前,上关甸为玉华所辖,后与玉华大队分开成立上关甸小乡…[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白山摩。意为居住在白山下的摩梭人。该地居民祖先是纳西族支系摩梭人,后来摩字演化为母并一直沿用。白山山顶海拔较高,每到冬季,白雪皑皑,故而得名白山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