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别斯托别乡 | 隶属:新源县 |
行政代码:654025200 | 代码前6位:654025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99 | 邮政编码:835000 |
车牌代码:新D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5万人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别斯托别”系哈萨克语译音,为“五个土包”之意,故名。
基本介绍:
别斯托别乡位于县城北大门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北连218国道,南接316省道,是新源县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距伊宁市198公里,乌鲁木齐420公里(直线距离),全乡下辖11个行政村,5个驻乡单位,总人口3.5万人,全乡行政区域783平方公里,其中拥有耕地、草场近60万亩。乡政府所在地实现了“八通一平”(主干道、供电水、通讯、宽带、有线电视、供水管网、污水管网、土地平整)的建设及主干道的绿化和硬化。乡政府所在地与县城路网相连,形成“四纵三横”的格局。显著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网络、宽松的投资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使别斯托别乡各项经济指标位于全县各乡镇前列。
经过多年的努力,别斯托别乡已形成了以“
历史沿革:
1965年成立团结公社,1978年归城镇公社,1984年设别斯托别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阿合西,哈萨克语意为白色芨芨草滩,故名。1971年划分为四大队一小队,1974年建立村委会,驻地阿合西,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喀拉苏村是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别斯托别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政区处恰甫河北岸而得名。恰甫河加嘎,哈萨克语意为恰甫河岸。1958年10月1日,新源县委决定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新体制。10月30日,全…[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江阿尔生”哈萨克语意为不断更新,故名。成立于1949年,当时名为新源县一区二片区,1959年人民公社成立后改为十月公社六大队,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别斯托别村是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别斯托别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以前榆树成林而得名。喀拉哈西特,哈萨克语意为有榆树的地方。1958年10月1日,新源县委决定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新体制。10月30日,全…[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别斯托别,哈萨克语,意为五座山包,故名。1984年前为社直基建队,副业队,农业对,农机站,1984年建立村委会。2001年,合并别斯托别乡菜队、基建队…[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巴特巴克特,哈萨克语意为泥巴之地,故名。位于乡政府东南6千米,山坡下,南山故公路横贯其境,辖一个自然村,三个牧点,四个居民组,农牧结合型。1983年因…[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居住“昂达斯”部落而得名。“昂达斯”哈萨克族语意为此处居住的部落的统称。1993年以前别斯托别乡(十月公社)喀拉噢依(三大队)村二组,1993年…[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这里有从山间流下含硝的山泉而得名。“阿什布拉克”哈萨克语为含硝的泉水之意。辖一个自然村二个居民组,以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本村原是十月公社十二大队草场,…[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喀拉奥依新村是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别斯托别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喀木斯特村是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别斯托别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铁勒哈拉,哈萨克语为两匹黑马驹之意,故名。1958年10月1日,新源县委决定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新体制。10月30日,全县6个区实现公社化。原…[详细]
农业局良种繁育基地支部生活区是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别斯托别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