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壤塘县 | 隶属:阿坝州 |
行政代码:513230 | 代码前6位:513230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7 | 邮政编码:624300 |
车牌代码:川U | 行政级别:县 |
辖区面积:约683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47万人 |
人口密度:7人/平方公里 | |
行政驻地:壤柯镇 | |
下辖地区:3个镇、8个乡 |
地名由来:
境内有一平坝,“坝”藏语谓“塘”,“壤塘”由此得名。意为“财神的坝子”。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邮政局命名壤塘县为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4年2月,壤塘县被命名为2024年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2023年9月,壤塘县被确定为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2023年4月,壤塘县被确定为四川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市、区)。
2022年11月,壤塘县被确定为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2022年3月,壤塘县被命名为2021年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
2021年10月,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公布,壤塘县榜上有名。
2021年8月,壤塘县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壤塘县人口数量为4.47万人,位列阿坝州各县市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位。
基本介绍:
壤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大渡河上游,四川省阿坝藏族族自治州西部,地理坐标:北纬31°298′—32°41′,东经100°31′—100°294′。
壤塘县东及东北与马尔康,阿坝县接壤,南与金川县毗连,西部和南与甘孜州色达县,炉霍县,道孚县相望,北邻青海省班玛县。县境内辖1镇、11乡、60个行政村,131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334人。县境东西横跨89.6公里,南北纵长134.4公里,全县总面积6606.490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85米,绝对无霜期仅48天,年降水量763.19mm。县境内有大小河流及支流422条,杜柯河和则曲河是大渡河的主要支流,对长江
历史沿革:
公元前310年,壤塘称牦牛徼外,汉武帝统一西南少数民族之前少被人所知。
隋末,为西山微外之地。
唐蕃时期,属剑南西山。
全县由三大区域组成:一是上寨片区。
原属绰斯甲嘉绒藏区,夏商周时代的绰斯甲,属华夏外的方国部落,称东女国所在地。
秦汉时期,即为羌人生息之地,为中央王朝徼外之地。
唐代属吐蕃地,后为蜀郡之西域,属安多三十六诗部落之一。
元代,沿其旧制推行土官制。
明代以来绰斯甲为嘉绒藏区十八土司之一,历经41代
壤塘县辖乡。1958年置南木达乡,1966年与尕热乡并入改东风公杜,1972年尕热乡析出,1981年复南木达乡。位于县境东部,与青海省接壤,距县府20…[详细]
壤塘县辖乡。1960年置中壤塘乡,1963年建中壤塘区,1966年撤区建前进公社,1981年复中壤塘乡。位于县境北部,则曲河畔。距县府22.7公里。面…[详细]
壤塘县辖乡。1959年置岗木达乡,1960年达日乡并入改文胜公社,1981年复岗木达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3公里。面积1 201.9平方公里,人…[详细]
壤塘县辖乡。1957年置蒲西乡,1958年由绰斯甲县划归壤塘,1966年更名向阳公社,1981年复蒲西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60.8公里。面积1 1…[详细]
壤塘县辖乡。1957年置绰斯甲县宗科乡,1958年划归 | 壤塘县,1966年改红星公社,1981年复宗科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49.5公里。面…[详细]
壤塘县辖乡。1956年置绰斯甲县日格里乡,1958年将日格里乡的上大石沟村、中大石沟村、下大石沟村划出置绰斯甲县大石沟乡,1960年二乡并为石理乡,1…[详细]
壤塘县辖乡。1960年并达德乡、俄达乡置耿达乡,1966年改立新公社,1978年更名吾伊公社,1981年置吾伊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19.8公里。面…[详细]
壤塘县辖乡。1960年建杜柯区,1966年改上游公社,1981年更名上杜柯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西北部与青海省接壤,距县府26.5公里。面积843.8平…[详细]
壤塘县辖乡。1960年置日隆乡,1966年改胜利公社,1978年更名茸木达公社,1981年置茸木达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与青海省接壤,距县府30公里。面…[详细]
壤塘县辖乡。1960年置尕多乡,1962年与热不卡乡并为尕热乡,1966年与南木达乡合并改东风公社,1972年尕热乡析出,1981年更名尕多乡。位于县…[详细]
壤塘县辖乡。1963年置上壤塘乡,1966年改置县国营牧场,1985年复上壤塘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34.2公里。面积351.7平方公里,人口0.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