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碑庙镇 | 隶属:通川区 |
行政代码:511702108 | 代码前6位:51170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8 | 邮政编码:635000 |
车牌代码:川S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0.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1万人 |
人口密度:34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7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清道光三十(1851)建场,清嘉庆七年(1802)在场南5公里建石庙场。后取碑牌河的“碑”、石庙场的“庙”字为碑庙。
荣誉排行:
2019年12月,碑庙镇入选2019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名单。
基本介绍:
达县辖乡。清属绥定府清风乡,1940年置碑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9公里。面积60.2平方公里,人口2.1万。达(川)通(江)公路过境。辖盐井、三关、擂鼓、朝天、千口、万福、大营、伏龙、大石、三上、中坪、锣鼓、石笋、陡坑14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木器、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产柑橘。养殖业以生猪、牛、羊、家禽为主。
历史沿革:
春秋,属夔子国。
战国,属巴国地。
东汉永元二年(90年),属宣汉县。
清,属绥定府清凤乡。
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建场。
民国,属达县(今达川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分置碑牌河及石庙场乡苏维埃。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达川区碑庙乡。
1958年9月,乡改公社。
1983年4月,公社改乡。
2000年9月20日,乡改镇。
2013年7月18日,区划调整将原达县碑庙镇划归达州市通川区管辖。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境内有座宝鼎子山是风景名胜,又位于社区的中心位置,村名以此为名。前身为碑庙社区居民委员会,2020年12月社区建制调整时更名为宝鼎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碑庙乡系永红乡,历史悠久且永红水文站位于该社区境内,社区名遂借取路名为名。2020年12月28日社区建制调整时增设永红社区,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地解放前有酒厂,内设一个炼盐的灶,故名。原一大队,1980年位于盐井命名。2013年由达县划入通川区管辖,2020年5月18日村级建制调整时将三关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地形山岭起伏频频,有处凹地形似缺口,故名。原达县五大队,1980年以境内千口岭命名为千口村,2013年由达县划归通川区管辖。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此地有白莲教起义,设有营帐驻义军,故名。原碑庙镇大营村,1980年因明末有白莲教义军驻此,取名大营村,2013年由达县划入通川区管辖,2020年5…[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为方便群众修建水库,前后修建三次方才成功,水库位于村子上方,故名。原十大队,1980年以三上水库命名,2013年区划调整由达县划到通川区管辖,20…[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然村石锣、石鼓各取一字为村名。原十二大队,1980年命名,2013年区划调整从达县划归到通川区,2020年5月将大石村、锣鼓村合并,设立锣鼓村。办公…[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一坝,坝中石头长得酷似石笋,村名遂借取为名。原十三大队,1980年以境内石笋子坝命名,2013年区划调整由达县划归到通川区,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地形凸凹不平,建有陡坑子电站,村名遂借取为名。原十四大队,1980年位于陡咀山下命名,2013由达县划为通川区管辖,办公阵地位于陡坑村大碑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