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江镇 | 隶属:汶川县 |
行政代码:513221107 | 代码前6位:51322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7 | 邮政编码:624000 |
车牌代码:川U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85.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000人 |
人口密度:约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三江镇由于地处三水(西河、中河、黑石江)汇合处而得名“三江”。
基本介绍:
汶川县辖乡。1958年成立三江公社,1980年置三江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65公里。面积485.2平方公里,人口0.4万。通漩(口)三(江)公路通达。辖街村、漆山、草坪、麻柳、照壁、河坝、龙竹园、邓家塘、席草林9个村委会。以开发水能资源发电为主,已修建4座小型电站,兼以加工业、服务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油菜子。养殖业以猪、牛、羊为主。三江黄牛较著名,被省定为黄牛发展基地。
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的有关要求,通过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乡、县、州三级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同意,汶川县三江乡撤乡设镇,并逐级审核、上报。近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汶川县三江乡撤乡建镇,
历史沿革:
古时候,属瓦寺土司。
民国时期,置第三区、三江镇。
1949年,县人民政府置三江区,驻三江口,三江镇改乡;三江区辖三江、卧龙、耿达3乡。
1950年12月,成立乡联合政府,保甲改村。
1955年冬,进行民主改革。
1956年,设12初级社,村社分开各负其责。
1958年10月1日,12初级社划归三江乡公社。
1959年7月,撤三江区,三江公社划归漩口区。
1980年2月5日,公社改三江乡。
2013年1月,三江乡撤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村紧邻三江镇街,村名遂取“街”字得名。1950年12月,三江成立乡联合政府,1955年冬,进行民主改革,次年,建立十二个初级社,一社在河坝、二社在照…[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久以前,蓆草村有一大片蓆草,当地人就取名蓆草林,故名。1950年12月,三江成立乡联合政府,1955年冬,进行民主改革,次年,建立十二个初级社,一社…[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很久以前,漆山村有一片漆树林,故名柒山村,故名。1950年12月,三江成立乡联合政府,1955年冬,进行民主改革,次年,建立十二个初级社,一社在河…[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很久以前,在草坪村半山腰有一个大草坪,而且此草坪植被很好,故名。1950年12月,三江成立乡联合政府,1955年冬,进行民主改革,次年,建立十二个…[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乐活村是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三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静居村是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三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