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义井乡 | 隶属:应县 |
行政代码:140622201 | 代码前6位:14062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49 | 邮政编码:036000 |
车牌代码:晋F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96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传说很早以前,村北有一眼井,泉水自井下直向地面流溢,人们嫌水大,在井上面扣了一口大锅,井中溢出的水正好够用。村子因此起名“溢井”,后演变为“义井”,因明代建义井堡得名。
基本介绍:
义井乡位于应县北部10公里处,是应县较大的乡镇之一。全乡有24个行政村,21490口人,耕地面积8万亩,版图面积196平方公里,境内依山傍水,人杰地灵,草茂林丰,山川映染,环境优美,应河路和鳖镇两条公路横穿而过。悠久的历史给义井人民留下了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全乡到处充满政通人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近年来,全乡围绕"平安义井.富裕义井.文明义井"的奋斗目标,以"抓调产,保稳定,促发展"为中心,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以瓜菜为代表的农业已形成规模,大型农贸综合市场的建设,为我乡的蔬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奶牛为代表的畜牧业也蒸蒸日上。2004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应县五区,1956年属城关集镇乡,1958年设义井乡,1959年改为义井公社,1985年复置为义井乡。
2001年撤乡并镇,义井乡与边耀乡合并,成立新义井乡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名“溢井”。据《旧五代史·武皇纪上》:“新城(今应县城一引者)北有毗沙天王祠,祠前一井沸溢,武皇(即李克用)因持卮酒而奠曰:‘予有尊主济民之志,无何…[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这里是繁峙县和本县东南乡通往大同府的一条要道,常有过往客商,在此住宿,范姓在此最早开店,故名范店,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清雍正《应州志》载有范…[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建村前,这里就生长着一颗大柳树,建村时将村址选在大柳树边,村名亦名大柳树,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清雍正《应州志》载有大柳树,属义井里;1948…[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村南有棵大柳树,来往的人常聚会于树下休息,故名南柳会,另说因姓氏得名冠以“南”以与其他柳会区别。附近有大柳树,中柳会等村,名称都与“柳“字有关,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应州志》载有北张寨,原名张家寨,简称张寨,因姓氏得名,古时应州有两个张寨,一在城东,一在城北,当时为便于区别,城东之张寨称东张寨,而对城北之张寨,…[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应州志》载有西店村,古时应州即关南各州,县通往大同府,这里是必经之路,附近村庄,每于路边设店,此店与不远的东边齐有店一科,按方位环此店为西店,为其…[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该村古时有一城堡,开三个城门,今城堡遗迹尚残存,但门迹不明显,另传说明末李白成义军曾略过此地,关于李白成的军队曾经过应县,清《应州志》曾有一段记载…[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姓氏得名杨家庄,后简称杨庄。1983年县政府纠正,因与金城镇杨庄重名,更名为北杨庄,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清雍正《应州志》载有杨家庄,属富有里;…[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因起风沙而得名为沙尘,后把“尘”字改为“城”。与北沙城对应相称。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清雍正《应州志》载有南砂城,属富有里;1948-1953…[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因起风沙而得名为沙尘,后把“尘”字改为“城”,与南沙城对应相称。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清雍正《应州志》载有北砂城,属左里;1948-1953年…[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为唐末称雄一时的李克用鸦儿军的军营,实际上为“鸦鹘军”,这支部队不仅身穿黑衣,且异常凶猛,所向无敌,由此看来“鸦鹘庄”实际上是李克用部队的军营,后…[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五福堂,是民国初年大应广济公司股东班赞臣的种地庄子。解放后,佃户们翻了身,当家做主,决定给村子起一个新的名字,当时正是抗美援朝深入人心之际,于是更…[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边耀为古代边陲之地,1974年出土唐墓(长庆四年十月二十五日)碑文载“寄贯云州奉成军节度散将”何神宗“云麾捍边约三十载”又应州各志皆有“应州八景”之说…[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周庄,因姓氏得名,旧志名周家庄,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8-1953年,属应县五区;1954年成立周庄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1957年转为…[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姓氏,得名柴家庄,现称柴庄。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55年建立柴庄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1957年转为柴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冯庄,原名冯家庄,明代已有,因姓氏得名,据传,该村原址在东0.5千米处,因地不平坦,吃水困难,逐渐向西迁址,仍名冯庄。1983年因与杏寨乡冯庄村重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