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泉镇 | 隶属:阳高县 |
行政代码:140221100 | 代码前6位:140221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2 | 邮政编码:037000 |
车牌代码:晋B | 行政级别:镇 |
下辖地区:15个社区、3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境内古有龙泉寺得名。寓意龙行天下,润泽万民。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龙泉镇上榜。
2021年12月,龙泉镇被认定为山西省农村电商强镇。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龙泉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龙泉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龙泉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2021年阳高县撤销北徐屯乡,整建制并入龙泉镇。以原北徐屯乡和原龙泉镇的行政区域为龙泉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云门街120号。
龙泉镇是阳高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距煤都大同50公里,东至首都北京300公里。大张公路、神丰公路、京包铁路穿境而过,拥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
龙泉镇是全县的蔬菜大镇,其中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占全县的一半以上。目前,全镇日光温室累计达到3300栋,移动大棚2400栋,每栋日光温室年平均收入达2万元左右,每个移动大棚年平均收入1万元左右。仅此一项,全镇收入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在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他各业也迅速发展,如粮食、畜牧、林业
文化旅游:
胡窑关帝庙戏台年代为清,位于阳高县龙泉镇胡窑旧村内。2018年12月25日,胡窑关帝庙戏台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
谢家屯龙王庙年代为清,位于阳高县龙泉镇谢家屯村内。2018年12月25日,谢家屯龙王庙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院墙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
东关高灌渠年代为1960年,位于阳高县龙泉镇东关村东。2018年12月25日,东关高灌渠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
李培仁墓年代为清,位于阳高县龙泉镇西北村西北1500米。2018年12月25日,李培仁墓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
太师庄遗址年代为汉,位于阳高县龙泉镇太师庄村西南300米。2018年12月25日,太师庄遗址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
李官屯遗址(高柳遗址)年代为汉,位于阳高县龙泉镇李官屯村内。2018年12月25日,李官屯遗址(高柳遗址)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
历史沿革:
1949年,属阳高县城关区;1950年,属第一区;1958年8月,属红星公社;同年10月,属城关公社;1961年,分属城关镇、城关乡;1967年,分属城关镇、城关公社;1984年7月,城关公社改城关乡,分属城关镇、城关乡;1990年3月,城关乡并入城关镇;2001年2月,孙仁堡乡与城关镇合并为龙泉镇;2021年,阳高县撤销北徐屯乡,整建制并入龙泉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62年由阳高县城关镇人民政府成立西北居民委员会,2002改称西北街社区居民委员会,2014年根据《社区管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变更为长青街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14年由东北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变更为云门街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62年由城关镇人民政府成立西南街居委会,2002年由龙泉镇人民政府改称西南街社区居民委员会,2014年根据《社区管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件》,变更为辕…[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62年由城关镇人民政府成立东南居民委会,2002年由龙泉镇人民政府改称东南街社区居民委员会,2014年根据《社区管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变更为众…[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95年成立新华街居委会,2014年改称政通路社区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01年10月,新增站前街社区居委会,2014年6月,更名站前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01年10月经阳高县人民政府同意成立光荣街社区居民委员会,2014年6月根据阳高县社区管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名称变更为义和路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幸福里社区居民委员会,2014年更名体育路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根据阳高县社区管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2014年成立振兴路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01年由龙泉镇人民政府成立金光街社区居民委员会,2014年根据《社区管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变更命名为云林路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14年命名阳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14年命名光明路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14年根据社区管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新增众和路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14年6月,经阳高县人民政府同意,成立新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1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14年新增兴阳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地理位置处于县城的西北方位而得名。该村从1949年建立党支部至1954年,隶属城关区,1955年至1956年隶属城关镇,1958年设立西北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地理位置处于县城的西南方位而得名。该村1956年由南金道村和元门街村合并而成,1958年设立西南生产大队,1958年至1984年4月属城关公社西南生…[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地理位置处于县城的东南方位而得名。该村于1949年后一直在东南村,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8年设立东南生产大队,在1985年为城关公社东南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中国古代城市皆筑有城墙,城墙一般按方位修有四个城门,古时称城门为“关”,东关即东城门,东关村因位于东城门的东面,故命名为“东关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中国古代城市皆筑有城墙,城墙一般按方位修有四个城门,古时称城门为“关”,南关即南城门,南关村因城镇南门外附近形成村落被命名为“南关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八里台村1958年设立八里台生产大队,1958年至1984年4月属城关公社八里台生产大队,1984年5月隶属城关乡管辖,1984年9月改称八里台村民委…[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至1984年属城关人民公社,青顺堡村生产大队;1985年至2001年为城关镇青顺堡村委会;2002年至今属龙泉镇。…[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解放前叫新堡村,建国后叫义合村,原属城关乡义合村,1958年设立义合生产大队,1983年前隶属城关公社管辖,1983年属城关镇管辖,1984年9月…[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解放前叫胡窑村,建国后叫胡窑村,1958年设立胡窑生产大队,1983年前隶属城关公社管辖,1983年属城关乡管辖,1984年9月改称胡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张小村生产大队,属阳高县城关公社,1982年后属城关镇,1984年9月改称张小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后属龙泉镇,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至1984年4月称为城关人民公社龙泉寺生产大队,1984年5月改称龙泉寺村民委员会,1984年10月属龙泉镇,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1946年至1949年为织锦莊富贵村,1949年至1955年改为西园乡富贵村,1956年至1958年为城关镇初级社,1958年设立富贵生产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至1984年4月称景家庙生产大队,1984年5月改称景家庙村民委员会,1984年10月属龙泉镇,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1946年至1952年为阳高县五区兴隆巷村,1953年至1957年改为西园乡兴隆巷村,1958年设立兴隆巷生产大队,1958年至1984年4月属城…[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至1984年4月称为城关人民公社李官屯生产大队,1984年5月改称李官屯村民委员会,1984年10月属龙泉镇,沿用至今。…[详细]
孙仁堡村:由新孙仁堡、旧孙仁堡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1948年归九区罗文皂管理,后又归三区富贵管理,1958年设立谢家屯生产大队,隶属孙仁堡公社管理,1984年9月改称谢家屯村民委员会,2000年属…[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1948年至1952年为太师庄五区,1953年至1955年改为城关乡燕家堡村,1956年至1957年为孙仁堡乡,1958年至1984年4月为孙仁堡…[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解放前叫太师庄村,建国后叫太师庄村,原属孙仁堡公社太师庄村,1958年设立太师庄生产大队,1983年属孙仁堡乡管辖,1984年9月改称太师庄村民委…[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6至1958年称为守口堡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守口堡村民委员会,2001年属龙泉镇管辖,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6年至1958年称为砖楼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砖楼村民委员会,2001年属龙泉镇管辖,2018年12月,鹿角沟村并入小龙王庙村,2020年…[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6年至1958年设立乳头山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乳头山村民委员会,2001年属龙泉镇管辖,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新和堡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新和堡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富园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富园村民委员会,属龙泉镇管辖,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希望新时代人们生活和谐富裕。2014年建立的移民新村。…[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寓意美好易地搬迁新生活像花一样美丽。2018年10月,经阳高县人民政府批准,设为移民搬迁新村。…[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1958年设立北徐屯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北徐屯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南徐屯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南徐屯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堡子湾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堡子湾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夏家场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夏家场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马家庄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马家庄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沙河台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沙河台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姚家庄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姚家庄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姓王的一户曾在该地居住,故名。1958年设立王家庄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王家庄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柳家泉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柳家泉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