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坊城镇 | 隶属:浑源县 |
行政代码:140225101 | 代码前6位:140225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2 | 邮政编码:037000 |
车牌代码:晋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7.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4万人 |
人口密度:51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位于县城西,旧名为西茶坊,后发展为小集镇,改名西坊城。明正德《大同府志》卷2《土堡》载:浑源州有西坊城堡,这是西坊城最早的文字记载。清乾隆《大同府志》卷2《疆域》:浑源州治西四十里有西坊城村。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西坊城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浑源县辖镇。1958年建西坊城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20公里。面积27.3平方公里,人口1.4万。辖西坊城、小辛庄、义家宅、大辛庄、黄沙口、南阳庄、十义号、涧村、辛窑、大峪口、圪坨、西胜明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葫麻。
历史沿革:
1945年解放后,设西坊城、圪坨等乡,隶属三区。
1958年区内12个乡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西当乡的乡级社联合成立西坊城人民公社。
1984年9月15日,政社分设,改为西坊城镇,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于县城西,旧名为西茶坊,后发展为小集镇,改名西坊城。明正德《大同府志》卷2《土堡》载:浑源州有西坊城堡,这是西坊城最早的文字记载。清乾隆《大同府志…[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名金涧堡,后改名为涧村,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改称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称生产…[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名为扣寨,后改为义家寨,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改称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称生产…[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改称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称生产大队。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改称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称生产大队。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改称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称生产大队。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名新窑,后改名为辛窑庄,最后改名为西辛窑,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改称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改称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61)浑民殷字10号文件改为生产大队。1984年9…[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改称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称生产大队。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名疙瘩,后改名为圪坨,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改称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称生产大…[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改称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61)浑民殷字10号文件改为生产大队。1984年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