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夜村镇 | 隶属:商州区 |
行政代码:611002101 | 代码前6位:611002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4 | 邮政编码:711400 |
车牌代码:陕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000人 |
人口密度:约31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1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据《商州地名志》注解,以元代黑姓命名黑村,后雅化为夜村。
基本介绍:
商州市辖镇。1958年设夜村管理区,1961年设夜村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市境东南部,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0.7万。312国道过境,丹江河流经境内。辖夜村、高桥、仓房、四岭、将军腿、杨塬、会峪7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
文化旅游:
元建寺时代:清地址: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杨塬村保护范围:寺院围墙以内。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100米。
历史沿革:
1951年,设夜村区,辖1镇6乡。
1958年,改公社。
1984年,改夜村镇。
1997年5月,将会峪乡、张垌乡并入夜村镇。
2011年6月,孝义镇、白杨店镇并入。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夜姓最早居住于此,形成村庄而得名夜村。1958年为夜村生产队,1961年改为夜村大队,1984年更名为夜村,2018年村改居设立夜村社区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何姓立村于坡塬处,故名何塬村。1958年名为何塬生产队,1961年改为何塬大队,1967年改为八一大队,1978年恢复何塬大队,1984年更名为何塬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主要居住张姓和刘姓,故名。1958年为三联生产队,1961年改为三联大队,1984年更名为张刘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子位于涝峪沟口,多积水,故名涝峪村。1958年名为涝峪生产队,1961年改为涝峪大队,1984年更名为涝峪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于姓居住,地势平坦,故名。1958年名为于坪生产队,1961年改为于坪大队,1984年改为于坪村,2015年焦山村并入于坪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姓居住于坡塬上,故名。1958年为杨塬生产队,1961年改为杨塬大队,1967年改为高潮大队,1970恢复为杨塬大队,1984年改为杨塬村,2015…[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周赫王之娘娘随官兵游览此地,曾屯兵于此,起名将军屯,后演变为将军腿。1958年为将军腿生产队,1961年改为将军腿大队,1966年“文革”中更名为…[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山林茂密,覆盖率高,山上四季常青,成熟的柿子像棉桃一样,故名青棉沟村。1958年名为五星生产队,1961年改为五星大队,1982年改为青棉沟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何姓居住于土塬上,故名。1955年为何塬大队,1976年分为何塬村、农科村,2015年农科村、聂沟村并入何家塬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村地势高,与丹江相隔,每年冬季村民于河面搭高桥方便群众通过,故名高桥村。1958年名为高桥生产队,1961年改为高桥大队,1984年更名为高桥村,沿…[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内张姓居多而得名。1958年为张村生产队,1966年更名为张村革委会,1971年恢复为张村大队,1984年更名为张嘴头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陈姓居住,房屋建筑呈巷状,故名。1958年为陈巷生产队,1961年改为陈巷大队,1966年改为红卫大队,1971恢复陈巷大队,1984年改为陈巷村,沿…[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子吕姓较多,且有一大土墹,故名。1958年为吕涧生产队,1961年改为吕涧大队,1967年改为远景大队,1972年恢复吕涧大队,1970年恢复吕涧大…[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代姓居多而得名。1958年名为戴街生产队,1961年改为戴街大队,1967年改为跃进大队,1970年恢复戴街大队,1984年更名为代街村,沿用至…[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姓居住,村子曾遭洪水淹没,沦为沙滩而得名。1958年为李河滩生产队,1961年改为李河滩大队,1984年改制时为李河滩村,2014年底老山沟村并入李…[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刘姓居多而得名。1958年为刘家塬生产队,1961年改为刘一大队,1967年改为红旗大队,1970年恢复刘一大队,1984年更名为刘一村,沿用至…[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刘姓居多而得名。1958年为刘家塬生产队,1961年改为刘二大队,1967年改为永进大队,1970年恢复刘二大队,1984年更名为刘二村,沿用至…[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子位于甘河旁而得名。1958年名为甘河生产大队,1961年改为甘河大队,1984年改为甘河村,2015年与张碾子村并入甘河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古时坡岭上白草丛生而得名。1958年为白草岭生产队,1961年改为白草岭大队,1984年改为白草岭村,2015年青岗坪村并入白草岭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白”、“杨”、“段”三姓在此居住,故名白杨段,后演变为白杨店。1958年为白杨店生产队,1961年改为白杨店大队,1967年改为雄伟大队,1971年…[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子建于坡塬下而得名落塬,解放后人民生活逐渐改善,遂改名为乐园。1958年名为乐园生产队,1961年改为乐园大队,1984年更名为乐园村,2015年…[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子位于山口之东而得名。1958年为口前生产队,1961年改为口前大队,1982年改为东口前大队,1984年改为东口前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姓居住,修寨子防盗,故名。1958年改为唐寨子生产队,1961年改为唐寨子大队,1984年改为唐寨子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姓居住,地处坡塬,故名。1958年为唐塬生产队,1961年改为唐塬大队,1984年改为唐塬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于姓居住于坡塬之上,故名。1958年名为于塬生产队,1961年改为于塬大队,1984年更名为于塬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下有石崖,高耸笔直,凿有石洞数十个而得名。1958年为洞底生产队,1961年改为洞底大队,1984年改为洞底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塔寺沟、西沟河两水于村边相汇一处,并筑有寺庙(玉皇庙)一座而得名。1958年为两水寺生产队,1961年改为两水寺大队,1967年改为新风大队,1970…[详细]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子位于两水寺之西,故名。1958年为西沟河生产队,1961年改为西沟河大队,1984年6月改制时更名为西沟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董姓居多,地处阴坡而得名。1958年名为董家窨生产队,1961年改为董家窨大队,1984年更名为董家窨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地势平坦,有座庙而得名。1958年名为庙坪生产队,1961年改为庙坪大队,1984年更名为庙坪村,2015年贾庄村并入庙坪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4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流岭山区沟畔,形成沟槽,故名。1958年为流岭槽生产队,1961年改为流岭槽大队,1984年改为流岭槽村,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