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马家泉村 | 隶属:杨庄镇 |
行政代码:371202109224 | 代码前6位:371202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鲁S | 行政级别:村 |
2018年12月,山东省文明委推选下马家泉村为2018年度山东省省级文明村镇。
下马家泉村位于莱城西19公里,杨庄镇东南3公里处。西界泰安市岱岳区,南隔汶河,与牛泉镇马小庄相望,北接上马家泉村。地处丘陵,耕地343亩,101户,353口人。
据《马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马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村旁有泉,冠以姓氏,曾名马家泉。因重名,改称下马家泉村。
据有关记载,解放战争初下马泉隶属鲁西区;1950年3月建立闫桥乡党总支,下马家泉隶属闫桥乡;1956年10月,将全区的9个乡合并为5个乡,下马家泉隶属胡宅乡;1958年3月撤区建乡,同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属鲁西人民公社;1959年3月撤销鲁西人民公社,下马家泉划归杨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隶属杨庄办事处;1985年12月至今隶属杨庄镇。
村中有马、朱、杨、刘、亓五姓,马姓居多。全村人虽不同姓氏,但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下马家泉村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七•七事变以后,马传修、马传诚等许多村民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在战场上他们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在一次反扫荡中,马传修同志为国捐躯。解放战争时期,村民马合吉在兖州战役中以身殉国,年仅20岁。战争年代,村里的壮劳力为部队抬担架,运给养,妇女做军鞋军袜,儿童站岗放哨。全体村民全力以赴,为建立新中国谱写了一曲人民战争的赞歌。
下马家泉村村民勤劳俭朴。解放前全村多以卖土陶盆、罐、瓮换粮为生。人们起早贪黑,从牛泉镇大庄村挑来窑货,到大王庄北部、章丘南部一带山区去卖,以换取少许的粮食来养家糊口。解放后,勤劳的村民放下挑子,推起了手推车,拉起了地排车,组成了运输队给厂、矿运砖瓦石料,有时还把造草纸的原料麦秸从杨庄麦秸场运往新泰造纸厂,人们的生活初步得到了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村民们个个开拓思路,广挖财源,寻找致富门路。有的外出打火烧,有的做起了木匠,有的操起瓦刀,干起了建筑,经济收入非常可观。如今全村90%的户买上了彩电,50%的村民安装了程控电话。现在已有十几户买上了拖拉机、汽车搞起了运输。还有的建起了水泥预制厂,生意兴隆,财源滚滚而来。
道路的通畅,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解放前至解放初期,下马家泉村的交通闭塞。村三面无出路,只有一条崎岖的小路通向泰莱路。那时村北的深水大沟里只架起了一座简易的漫水桥,干旱时还能通畅,遇上雨雪天便无法通行,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1993年村两委带领全体村民,就地取材,从村旁的岭地上捡来石头,把村中的主干道铺了一遍,上面覆沙,基本改变了祖祖辈辈犯愁的“泥泞路”,拓宽了通往泰莱公路的通道。1996年村两委再次动员村民.集资修路,并积极与镇协调,村镇双方达成协议,共同出资修筑了标准的沥青路双泉路,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旧社会,下马家泉村是个远近闻名的穷村子。村里大部分土地是“旱成骨头涝成汪”的劣质耕地,旱涝年景颗粒难收。1972年村领导带领村民整平土地,削高填低,消除了原来的“猪脸地”,把小块变成大块耕地。为了解决水源问题,1986年,在村南村北各修建了两个小型扬水站,埋设地下管道达600余米。自2000年至2002年初,全村共打机井十几眼,解决全村三分之二耕地的浇水问题。2002年7月,村委特邀市勘探队来村寻找水源,计划修建一座地下扬水站,以求彻底解决全村浇地难的问题,这一计划2003年将成为现实。
下马家泉村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300多村民正用辛勤和 智慧的双手,绘制着下马家泉村新的蓝图。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下马家泉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