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灰堆村 | 隶属:苗山镇 |
行政代码:371202105241 | 代码前6位:371202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鲁S | 行政级别:村 |
灰堆村位于莱城东北17公里,镇驻地西9公里处。在方下河上游,地处山区。村北靠横山口,东至杓山前,西至北龙角,南隔河与北方山村相望。全村现有286户、916口人,耕地999亩。
据郭氏祖碑记载,元朝年间郭、邵两姓由张店迁此建村。古有通往淄博大道,有人依道开一客店,曾名太平店。后因土匪抢劫放火,将全村化为灰烬,重建家园,改称灰堆。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方山保•灰堆”。据《苗山史志资料》记载,抗日战争初期,灰堆村属老六区抗日民主政府管辖;1941年5月莱芜县划为莱北、莱东、新甫三县,灰堆村隶属莱东县苗山区;1956年3月,撤销苗山区,划为苗山、龙角两个乡,灰堆村隶属龙角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灰堆村隶属苗山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为苗山办事处,灰堆隶属杓山乡;1985年11月,苗山办事处分为苗山、见马两个乡,灰堆村属见马乡管辖;2001年底苗山镇、见马乡、常庄乡合并为苗山镇,灰堆村隶属苗山镇。
灰堆村中现有郭、邵、赵、王、刘、李、张7姓,其中邵、郭两姓居多。村民不分宗族、贫富、多寡世代和睦相处,耕读传世,民风淳朴,勤劳勇敢。在革命战争年代,灰堆村村民为革命部队做军鞋、碾军粮,支援前线,出现了许多屡立战功的英雄人物,也出现了为国为民壮烈牺牲的烈士,他们是灰堆村的荣耀,他们的精神将激励后人披荆斩棘,奋斗不息!灰堆村1955年成立互助组,1956年建立初级社,1957年加入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村民生产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
1958年修建大冶水库,整个村庄全部搬迁,广大村民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舍小家顾大家,不提任何条件,毫无怨言地迁移到附近各村。三年过后,在政府的帮助下,在原村北面的北岭上重建家园,迁入外村的村民也陆续返回。
20世纪60年代末,灰堆村民奋战几个冬春,改河造地80余亩,建成稳产高产田。在村的东岭和西岭上各修建一座扬水站,扩大了浇地面积,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村民生活得到改善。
灰堆村人杰地灵,出现了很多人才。如抗战时期参加革命,解放后担任地、县级职务的邵传经、邵玉辉等。邵玉彬祖孙三代行医,对中医理论研究深刻,并擅长妇科病诊治,在周围一带小有名气。改革开放以来,村里也出了许多心灵手巧的匠艺人,如铁匠,电、气焊维修,农机修理,摩托车维修等,都靠着自己的一手绝活率先致富。还有一部分有见识的村民,依托本村丰富的河沙资源和交通便利的优势,从事个体运输业,他们购买大汽车,往来博山、淄川等地运销河沙,成为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为适应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需要,于1998年9月立了灰堆大集,逢三、八为集日。市场为水东路两则,市场内有农副产品和日用百货。同时,本村是苗山镇最大的果品集散地,往来客商较多,市场活跃,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方便村民生产、生活,2000年村里又硬化了长500米、宽5米的中心街道,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象。户户用上了自来水,50%的户安上电话。2001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1999年,村里建设了文化大院,设置了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增强了体质,振奋了精神,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质。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灰堆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