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溪南镇各村地名由来

溪南镇各村地名由来

“董坑村”指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董氏先祖已在近坑处创居,至明代全村16姓聚居于“董厝坑”。[详细]
“梅洲村”指宋开宝三年(970)已有人住东边山,宋天圣三年(1025)迁居山下海滩洲,因创村初时所在海滩洲形似倒置梅花,旁有一坑沟似梅枝。[详细]
“仙门村”指村傍山而建,进出仅一门,俗称山门,后雅称仙门。[详细]
“塘陇村”指明洪武年间,唐氏文端祖从福建漳州移居仙门,其孙庆云分衍居梅浦山麓的陇上,故名唐陇。1953年改称塘陇。[详细]
“梅浦村”指元至大年间,进士邹文凤到广东任官,次子邹松岩路经此地,见其山灵水秀,独创该村。初创村时在小丘四方建房屋,远观形似梅花,故名梅圃。1946年改称梅浦。[详细]
“仙市村”指村西倚凤冠山,东临港湾,船只时泊,村人设市,初称新市,民间称为“亲市”,村西凤冠山村民又称仙山,故名仙市。[详细]
“大新村”指明天启元年(1621),有人在东陇渡南岸定居,故名大渡头。清宣统二年(1910)在大渡头之西北新建文范一、二街,意辟商埠,故名新埠。该村取大渡头和新埠2个自然村头一字为名。[详细]
“海岱村”指相传北宋末年有人在此结庐聚居,据《澄海魏氏族谱》载,明成化七年(1471)魏氏入潮始祖廷璧之七世孙西岳公,为避祸从冠陇(今澄华街道冠山社区)移居至此,是为海岱魏氏之创乡始祖。今海岱村地域原属埭头村,清乾隆年间从埭头村析出,因地处埭头之西面,称西埭头。1956年取村中三山国王庙门匾“镇佑海岱”,改称西埭头为海岱社。[详细]
“埭头村”指因地处海滩坝陇之首,埭与坝同义。[详细]
“上岱美村”指相传宋嘉熙元年(1237)由福建莆田人至此定居,渐成村落。因居海滩坝陇之末,称埭尾,后雅称为岱美。岱美分为东岱、上岱、下岱三村,在岱美北部称上岱美,在岱美东部称东岱美。[详细]
“下岱美村”指明建文元年(1399)上岱美陈氏迁此定居,渐成村落。因居海滩坝陇之末,称埭尾,后雅称为岱美。岱美分三自然村,因在南部称下岱美[详细]
“口厝村”指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有黄姓人至此取草结庐定居,称草厝。也因地处大沙头南端(面海)偏外一侧,当地方言,常称“外”为“口”,且“草”与“口”潮音近,又别于外蚁、内厝。[详细]
“弓兜村”指村落原为一南北走向大沙陇,元至正年间,福建诏安陈恪斋带其子在苏湾都一带创居,其长子陈潭沙于大沙陇之上创村分衍,潭沙之长子陈瑾创在大沙头中南端西侧创村。因村东南侧建有双座宫(明代大沙头唯此大宫,后称银砂古庙),称宫兜,意为宫旁沙陇兜处,“宫”与“弓”谐音,写为弓兜。也有一说在大沙陇西侧弯兜处,村落似弓形得名。[详细]
“外蚁村”指成化年间,有蚁姓人从上岱美村迁居至此,逐渐形成村落。因地处大沙陇面海一侧,称为外。初创时村民多数为蚁姓,故名外蚁。[详细]
“内厝村”此地原为一南北走向大沙陇,明天顺六年(1462)有蚁姓人迁居于此,因地处大沙陇背海(西侧)一侧,称为内蚁,相邻有余姓居住,称余厝。与周围自然村落统称大沙头。1959年银南乡析为4个村,内蚁合余厝始称为内厝.[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