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随县高城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随县高城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传说明朝年间(约1368)原名白麻移城县,城内有一位名叫高梁振的人中了状元,人们为了纪念此人,便将白麻移城县改名为高城。
位于大桥河附近,故而得名。
因该建制村内曾有一座寺庙,名为龙王庙,后为修建水库将此庙拆除,水库命名为龙王庙水库,故而得名。
境内有一梅子沟较出名,故而得名。
曾有雷氏家族修建的祠堂,故而得名。
境内有一三清观山,故而得名。
该建制村内罗家塆建有一座大桥,故而得名。
合村时,村内各项工作在全镇进步最大,故而取名前进村。
相传在很久以前,随州地区十分贫瘠,厉国(今随县)和唐国(唐县镇)的人们,纷纷要赶城关镇(今广水应山县)的集。从唐镇和厉山出发,必须经过七姑店,再经万店入郝店,最后到达城关镇。俗话说的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百姓哪一样都不能少!因此,城关镇的集就变得异常之重要!起先,七姑店这地方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赶集的人们来来往往,都不知道这是啥地方。相传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从前,有一户贫苦人家,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一口气生了六个女儿,眼见媳妇的肚子又大起来了,夫妻俩天天烧香拜佛,祈求上天一定要给个“带把的”。但老天不遂人愿,待婴儿“呱呱”坠地,仍是一“丫头片子”。夫妻俩抱头痛哭,只道是自己上辈子积福不够,导致这辈子“只开花不结果”,于是也绝了再生的念头。转眼间,七年就过去了。因为有七个女儿,夫妻俩长年累月,没日没夜地干活也不能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忍痛将家里最小的、被唤作七姑的七女儿送给附近的人家做童养媳。可怜的七姑年纪虽小,但自从做了人家的童养媳,就苦罪连连:起早睡晚,端锅摸灶,洗刷缝补样样干,吃不饱穿不暖,就是这样,这家人还对她使白眼,给罪受。七姑为此常常暗自垂泪,哀叹自己命运不好。又过了几年,闹水灾,一场大水把这家人种植的庄稼冲了个精光,下半年收成没了。“屋漏偏逢连阴雨”,大水过后,就是温疫。一家人都病了,老头子和儿子相继死去。婆婆和七姑硬是挺了过来。好不容易熬过来的婆媳俩,按理说应相依为命,相互扶持才对,但婆婆不高兴了,说七姑的命硬,克死了家里的顶梁柱。一气之下,把七姑扫地出门了。十来岁的七姑无依无靠,白天到田间地头采摘野果子充饥,晚上拱进草堆里与野猫为伴。风餐露宿,一路北上,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个地方。一天晚上,七姑迷迷糊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观世音菩萨模样的人在梦中叮嘱她:七姑啊,你再向前走几里,会看到很多赶集的人,他们很累很辛苦,也没有个歇脚的地方,你可打点水,供人们落脚休息,别人感激你,不会让你饿肚子的……七姑醒来睁眼一开,哪里有菩萨的半点影子。但她却牢牢记住了菩萨的话,于是就在人们来来往往赶集的路边,打来了清水,供人们歇息饮用。赶集的人们见七姑乖巧可怜,还方便路人,于是纷纷解囊,你送一把米,我给一包盐,更有好心的人们还帮助七姑砍来了茅草,捡来了树权,搭起了一间小屋,七姑就在这间小屋居住了下来。这就是七姑店最早的雏形,这店不卖任何东西,只提供清水和野果供赶集的人们落脚。原本这地方没有名字,只知道这小女孩叫七姑。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就管这地方叫做七姑店。因境内此地最为出名,故而得名。
有一公路是从高城到黄永塆水库的。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