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思贺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思贺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相传因境内有两座形似狮子的山峰,山峰间河水咆哮如狮吼而得名狮嚎,后以当地方言谐音“思贺”。“思”在古越语意为“村寨”,“贺”为听到声响之意,故思贺即“能听到响声的村寨”之意,故而得名。[详细]
明朝初,汉族人从外地迁入居住,古时候人们常听有舞狮的锣鼓声响,高田有狮子顶,大(艹两)有头狮、二狮、狮子常来庆贺,人们称之狮贺,又因“狮”字难以书写,而代之以“思”字,久而久之,狮贺便演变为思贺,解放前正式定为思贺。现在远方来信,仍有写狮贺。[详细]
明朝初年,汉人陈氏从罗定迁入,行至此地欲想在此居住,又觉得三(土充)四岔,便继续往前奔走,行至双狮顶往新堡石洞观看,更是满山峻岭,便觉得更不是谋生之地,又往后看,觉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又返回此地扎根住下,远看此地形似头牛,陈氏便给此地命名为崩牛,解放后建政把崩字去山字头,把牛字近音的候字便改为朋候。[详细]
从前此地是一个大河浪荒地,1952年修筑河堤,逐步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故将浪谐音叫榔,故名。[详细]
明朝初年,汉人从外地迁入居住,分布在山下小河两岸大种桑树,因迁入时带有蚕种,而发展养蚕事业闻名内外,据传有六、七百亩之多,蚕茧质量好而盛名,人们便称桑垌,直至民国初年均种有桑树。[详细]
明朝初,汉人自外地迁入居住,谢氏分布在小河两则平缓地带,据传说当时木瓜树生长茂密,谢氏开山劈岭粮草断绝,以木瓜充饥,后人们起此名。[详细]
因该地有一座八排大山,山脉很高、陡峭,故起名八排。[详细]
因明朝初期,汉人迁入此地聚居,开发种植水稻,发现此地地势平坦,有130多亩水田可作良田,两条小河于合水口汇合,水源丰富,人们认为是富庶之地,且为全思贺最宽阔的一个垌,人们便起名为大垌。[详细]
明朝初,一姓罗汉人从罗定迁入居住,沿大河而上入至此地建一间简单木屋住下,耕种着少量土地,收稻谷算可以,又建一间仓库藏粮,又建一间牛舍总共三间草棚,人们称之为山中之屋(山屋)随后有一姓杨的汉人又迁入此地,又建有住房一间,人员增多。人们称为三屋,解放后建政府,定名为三屋。[详细]
因明朝,汉人纷纷从罗定迁入,此地为入口处,人口逐增,到清初就在现小学所在的一个凸形山包设一座古庙,古庙经常有人前来烧香拜佛,经于来往人多,人们议论要有个地方称呼才好,发现古庙边有一条长形山岗,有2至3公里长,紧接古庙这个山包,在接合处有凹陷平地,人们便把此庙定名为岗凹庙“凹”字与坳同音,后人便慢慢改为岗坳,解放后,建政仍以岗坳称之。[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