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村中有一条丁形沟,自然形成三个庄,李家庄、闫家庄、胡家脑,此三庄均以姓为地名,后来,李家庄住户增多,人们便习惯于李家庄为三庄的共同名。解放后,闫家庄村民增多,三庄居住连成一片成为一个村,人们便定村名为阎李庄村,后改为闫李庄村。 |
因浊漳河流经此地,河道曲折多弯,故名。 |
该村原名任家脑,后因村中姓任者多,且彼此不和睦,村民希望村中和睦,故改名为任和村。 |
该村靠近黄碾和漳河,故名。 |
该村位于大常村附近,村民是从大常村迁移来的,故名。 |
据说大常与小常两村分别居住着常姓弟兄二人,老大在大常,老二住小常,因老大住在此村故名大常村。当地人称大常(xiáng)。 |
相传很早以前,该村叫聚宝庄。民国初年,本村地主杨廷芳,依仗权势,将村名改为杨家庄村。 |
相传当初由姓王的人家立村,原叫王家沟村,后来因迁入姓李的人家较多,遂改名为李家沟村。 |
该村位于小常村之东,取名为东常村。后因村处在山坡上且位于向阳一面而得名向阳坡。“向阳坡”指村庄坐落在半山坡并坐北朝南。 |
据传说周朝时有十里墩、五里堡之称,该村是其中一堡,又称岗头。因该村姓王的人家居多,故名。 |
相传很早以前,该村由史、何两姓建村,故名。 |
相传很久以前,该村原叫宏门寺。后因和尚不行正道,烧毁寺院,且当时此村姓郭的人家占多数,因此将村名改为郭家堡村。 |
相传很早以前,该村原由宋姓人在此建村,故名。 |
相传该村位于猪头山下,平川地区,曾取名猪家川村。后因猪字耳听不雅,将“猪”字改为“朱”字,故名。 |
该村周围是平川,村庄坐落在河沟之内,故名。 |
据《潞城市志》记载,相传很早以前,由崔、杨两姓建村,故定名为崔杨村,后来随着移民增多,变成了杂姓村,因崔、杨两姓已无人,以崔杨谐音,改名为垂阳村。本村西庙(玉皇庙)曾在明弘治6年(1493)和清顺治17年(1660)进行过两次补修。具体建庙时间也无考,但从两次补修庙宇的碑文上显示,那时垂阳村已存在,并处鼎盛时期。本村机砖厂在取土过程中,也曾挖出过唐代的墓葬及陪葬品,可惜已被民工现场破坏。村民曹红生在此修房盖屋时,也曾挖出一块唐朝墓碑。墓碑显示墓主是唐宝应元年(762)的一位官员,葬地便在潞安府潞城县的垂阳村。本村很久以前,居住皆在西庙以下(村南),现村南耕地尚可见古久的瓦块,并且村人古有“上庙”之说。由此可见,古时村在下,庙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