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稷山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稷山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开皇十八年(598),原高凉县迁址于此,高凉县更名为稷山县。

金明昌二年(1191),在城中央北部创建广教院塔,其县城逐形成五门,即东门、西门、南门、大北门和小北门;1948年属稷山县第一区;1953年划乡时为城关乡;1958年公社化时为前进人民公社,于1962年改为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全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成立城关镇人民政府;2001年城关镇与杨赵镇、管村乡、下迪乡合并为稷峰镇。

清顺治二年(1645)归并里甲时属高胡里辖;民国八年(1919)划区辖村时属第一区辖;1949年系西社乡政府驻地;1958年公社化时为“前进人民公社”驻地,后即为西社人民公社;1984年全县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政府,成立西社镇人民政府。

齐曾为屯兵之地,北齐武平二年(571),斛律光率众在此筑华谷城;北宋时,属旌汾乡辖;明隆庆年间,在此设华峪镇;清代改名为化峪镇;民国时期,仍为化峪镇;化峪镇原属四区管辖;1953年划乡时为化峪镇,现境内有路村、宁翟、陶梁、南位乡;1954年设化峪基点;1956年设化峪乡;1958年成立“卫星人民公社”,9月改为化峪人民公社,辖区范围包括路村公社全部和下迪公社一部分;1984年8月全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成立化峪镇人民政府;2001年,由化峪镇、路村乡合并,称化峪镇。

古时称为皖康里;明代洪武18年(1835)更名为石龙镇;明末,将石龙镇改名为翟店镇;民国初定为翟店镇;1948年为三区人民政府驻地;1949年为二区人民政府驻地;1954年设翟店乡;1956年设翟店、西位乡;1958年公社化建立“红旗人民公社”,因驻地在翟店,后改称翟店人民公社;1984年全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成立翟店镇人民政府。

金元时期,在此设大海镇;明隆庆年间,知县孙倌在此设小河里,辖秦家庄、薛庄、小河村、北孙何(今北松鹤)四村;万历年间,设为小河镇,辖小河村等;清代仍为小河镇,辖小河村;民国初年,更名为清河镇;1947年4月,为二区驻地;1958年公社化时,曾起名“东风人民公社”,年底改名为清河人民公社;1984年全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成立清河镇人民政府。

蔡村乡原属三区管辖;1953年划乡时为蔡村乡,现境内还有杨村乡、东蒲乡;1954年划为下迪基点;1956年设蔡村乡;1958年公社化时划归翟店人民公社;1961年从翟店公社分出,成立蔡村人民公社;1984年全县撤销人民公社,成立蔡村乡。

北宋时期,在此设稷山乡,其后更名为大阳庄;明隆庆间知县孙倌在此设大阳里,隶大阳、董家庄、吴壁、店头、邵家庄(已消失);1949年,太阳乡境内分属稷山县第二区、第三区;1953年划乡时境内有西里乡、白池乡、坞堆乡;1956年境内设董家乡、坞堆乡;1958年化时划归翟店人民公社;1961年5月从翟店人民公社分出,设太阳人民公社;1984年全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成立太阳乡人民政府;2001年撤乡并镇,由太阳乡、修善乡合并为现太阳乡。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