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七星关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3]

七星关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3]

  海子街镇因境内地势平坦而多滩涂、沼泽,俗称“海子”。清代时,沼泽东北坡坪子形成集市,故名海子街。 [详细]
  层台镇因境域原为山峦野箐,陡坡千百蹬,得名层台。 [详细]
  明代以前属夷目领地,名鸡场,系彝语音,意为铜厂,明洪武时名鸡场堡,清末至民国时以鸡场之名讹传为小吉场。 [详细]
  普宜镇因境内古代为仡佬人居住,彝族统治后,称仡佬人住的坪子地方为“匍尼”而得名,汉语习称普宜。 [详细]
  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奢香组织修建了龙西驿(龙安至黔西),为纪念奢香,把龙安的“龙”移到这里,故取名“龙场驿”。后南明永历年间(1647年—1662年),吴三桂剿水西时屯兵于此,把“驿”改为“营”字,将三种因素合一,取名“龙场营”。 [详细]
  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因境内有南北遥相呼应的千朗沟山群和摆溪梁子而得名。 [详细]
  阴底彝族苗族白族乡因境内大多是彝族,阴底的彝族译音是“倚底夺”,故名阴底。 [详细]
  相传二十八宿星之一角木蛟驾鹤仙游,野宿此地,赐角降福,野角因而得名。 [详细]
  大河乡因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原名清场河、拖泥河、头屯河交汇处的双桥村岔河组而得名。 [详细]
  团结彝族苗族乡原名余家寨。1949年后,境内居住有汉、苗、彝等民族,为民族团结、和谐相处,故改名团结。 [详细]
  阿市,又名“发朗”,系彝语地名译音,是一家彝族的称号,其居住地得名阿市。 [详细]
  大屯彝族乡因明末清初属赤水卫水西八夷余氏土司屯堡而得名。 [详细]
  相传民国三十年(1941年)间,杨姓地主开辟了一大片田地,田坡上居住十几户雇农,时间久了就称为田坎。 [详细]
  源于境内杨家湾镇与赫章县交界处,与娄山关、胜景关并称贵州三大名关的历史名关——七星关。 [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