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普洱市县市区历史沿革

普洱市县市区历史沿革

南宋嘉定元年(1208),始建思摩部属威远睑;元朝设步日思摩甸长官司;明朝隆庆四年(1570)设纳勐拉,又称木来州,有思毛村、思茅寨,隶属车里宣慰使;清雍正七年(1729)设思茅通判;雍正十三年(1735)改为思茅厅;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设普洱分防思茅抚彝府;1912年为都督府;1913年废思茅厅改为思茅县;1949年2月,思茅解放,8月建立思茅县临时人民政府;1950年5月,正式建立思茅县人民政府;1958年11月思茅县合并于普洱县;1981年5月,恢复思茅县建制;1993年,撤县设市为思茅市(县级);2007年翠云区更名为思茅区,名称沿用至今。

宁洱隶属云南省普洱市,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原产地和聚散中心,茶马古道的源头,古来素有“茶之源、道之始”的美誉。

汉高祖五年(前202),属益州,唐武德元年(618),名步日,元至元八年(1271),为普日思么甸司,明朝洪武元年(1368),称普耳。

雍正七年(1729),设普洱府,府驻地为今宁洱县城。

雍正十三年(1735),设宁洱县,为普洱府的附郭县。

1913年,更名普洱县,1917年,复称宁洱县。

1950年,改名普洱县。

1985年12月15日,改设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2007年1月21日,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并沿用至今。

墨江在秦朝以前,属西南夷地。

秦汉至唐宋时期,先后隶属益州郡、兴古郡、梁水郡、黎州郡、银生节度、因远部、马笼部、元江万户府。

元宪宗四年(1254)他郎内附,中央政府立他郎为二千户所,至元二十五年(1288),设他郎寨(甸)长官司,司署设在他郎寨(今墨江县城)。

明永乐三年(1405),改他郎寨(甸)长官司为恭顺州,州署设在碧朔(今碧溪古镇),嘉靖十二年(1533),州署由碧朔移至他郎寨。

清雍正十年(1732),废恭顺州,设他郎抚彝厅,由元江府通判(正六品)分驻他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元江府降为直隶州,他郎厅改隶普洱府。

1913年废厅改县,改他郎厅为他郎县。

1916年,改他郎县为墨江县。

1949年1月7日,墨江县城解放;同年8月3日,墨江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隶属思普区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

1950年5月4日,墨江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宁洱专员公署。

1953年3月,宁洱专员公署改为思茅专员公署,墨江遂隶属思茅专员公署。

1979年7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墨江县,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2004年4月17日,思茅地区撤地设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隶属思茅市管辖。

2007年4月8日,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隶属普洱市管辖。

景东县历史悠久,西汉时属益州郡,三国属汉,南朝齐时属永昌郡。

唐(618-690)剑南道属濮子部,南诏和大理国时设银生府(六节度之一)和开南城。

南宋(1127-1279)称当箸赕(勐谷),属威楚府,元(1271)至元二十年(1275)设开南州,隶威楚路军民总管府,至顺二年(1331)升为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降为州,隶威楚府,十七年(1384)升为府,二十二年(1389)设卫,隶云南布政司;嘉靖中(约1542-1551)设通判,万历二十四年(1569年)裁通判设同知;清康熙元年(1662年)设府经历,四年(1665年)改掌印同知;乾隆三十七年(1772)改府为直隶厅,隶云南迤南道;1913年改直隶厅为县,隶普洱道。

景东于1949年12月解放,1950年初建立县人民政府,属普洱专区;1957年改为人民委员会,包括里崴,勐大,振泰,景谷,明乐(原称南五区);1958年1月,将上述五区分别划归镇沅和景谷;1959年,镇沅、景谷两县合并,将镇沅的恩乐和文龙(九甲)划归景东,1961年归回镇沅;1968年改为革命委员会;1981年恢复为人民政府。

198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景东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至今。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后,景谷属益州郡哀牢地。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后,属永昌郡。

蜀汉、西晋时期(221-317)属兴古郡。

东晋、宋、齐时期(318-577)属梁水郡,南唐设置威远城,宋“大理国”改设威远赕,元十二(1275)设威远州。

明洪武元年(1368),威远傣族酋长祷放论称威远为“勐卧”(傣语,产盐的平坝地方)。

明建文三年(1401),改为威远土知州,属楚雄府;清顺治十七年(1660),承袭明代制度,仍为威远土知州。

雍正二年(1724),设威远厅,属镇沅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威远厅改属普洱府。

1912年3月,废厅设县,改为威远县。

1914年,云南国民政府命令将威远县改为景谷县。

1949年6月6日,成立景谷临时人民政府。

198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景谷成立傣族彝族自治县,1985年12月25日成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西汉为哀牢地。

东汉属永昌郡。

唐南诏置柳追和城,属银生节度。

宋大理属威楚府。

元代置远干州,属威楚路。

明洪武三十五年(按,实为建文四年)(1402),以远干州改名镇沅州,治今老城。

明永乐四年(1406),升镇沅州为镇沅府。

隶云南布政司。

清雍正二年(1724),于镇沅府地方开按板井,次年设盐大使驻此。

清雍正四年(1726),改土归流。

清雍正五年(1727),改者乐甸长官司为恩乐县,隶镇沅府。

据《新纂云南通志》“地理考”载,镇沅厅城,镇沅府旧有土城,周一里三分。

清乾隆三年(1738),改筑石城,周一里九分、高一丈三尺,设四门,东西门有楼。

清雍正十三年(1735),设新抚巡检司,仍归镇沅府。

乾隆三十五年(1770),镇沅府降为镇沅直隶州。

嘉庆十五年(1810),坍塌,奉文缓修。

道光二十年(1840),改为镇沅直隶厅,厅城移驻原恩乐县城。

同治元年(1862),又从恩乐城移驻旧城(今按板镇老城)。

1912年,厅治移至按板井,废厅改为县,隶普洱道尹。

1931年,将恩乐、新抚两县佐裁撤,列三等县。

1949年8月,镇沅解放,10月16日建立镇沅县临时人民政府。

1950年,属宁洱专区。

1951年,属普洱专区。

1953年,属思茅专区。

1954年,改为镇沅县人民委员会,县城由按板井移驻下观音。

1957年2月新平县划出甸坑、勐真、和平、那壮、那洛5个乡归镇沅管辖;镇沅划出金厂、帮迈、平寨、库独木4个乡归新平管辖。

11月26日,景东县的勐大、里崴、振太三个区划归镇沅县。

1959年1月,镇沅县撤销将者东公社划归新平县,新抚公社划归墨江县,德安公社划归普洱县,其余公社并入景谷县。

1960年3月,恩乐、文龙两公社由景谷县划入景东县。

1961年3月,恢复镇沅县,除新抚和德安公社外,其余公社相继划归镇沅县。

1962年12月12日,公社改区,大队改公社。

1968年5月1日,改为镇沅县革命委员会,同年区改为公社。

1981年4月,恢复为镇沅县人民政府。

1984年,农村进行政社分开设区建乡的体制改革,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将区改为乡,乡改为村。

1990年2月3日,成立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至今。

1993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镇沅县城驻地由按板镇迁至恩乐镇,1998年2月28日,正式搬迁。

1929年,建县,设东一、东二、东三,北一、北二、北三,南一、南二,西一、西二、西三和中区12个区,以江水环绕县境的地理特点,定名江城;前为今普洱、墨江、元江三县插花地,清设勐烈弹压委员、民国设勐烈行政委员,1940年,改设康平、嘉禾、宝藏、曲水区级乡,勐烈改设区级镇。

1949年建国后,成立江城县临时人民政府,将四乡一镇改五区。

1954年,成立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区;1955年12月,改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1961年增设红疆镇,1982年,从红疆分设勐烈镇,198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新设立整董镇,2005年,红疆乡撤乡并入勐烈镇,2013年至2014年,康平、宝藏、曲水分别撤乡设镇,现为5镇2乡。

西汉为哀牢地。

东汉属永昌郡。

唐南诏为茫天连,属永昌节度。

宋大理时名孟连,属永昌府。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置木连路,明初废。

据《明太宗实录》卷四称,明永乐四年(1406)四月戊寅日,设置孟琏长官司(隶属云南都司),又作勐脸,治今孟连镇娜允。

清代为宣抚司。

《孟连土司亲供册》载: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授孟连宣抚司,乾隆间换发满汉篆文“孟连宣抚司”铜印,属永昌府。

乾隆二十九年(1764)改隶属顺宁府,光绪二十年(1894)归镇边直隶厅(今澜沧县),民国时期属澜沧县,仍保持宣抚司的土司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仍属澜沧县,1954年6月16日成立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区(县级),1956年改为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至今。

1970年属思茅地区,2003年属思茅市,2007年属普洱市至今。

西汉时期,澜沧属益州郡管辖,郡治在今晋宁。

从东汉到隋朝末年,属永昌郡,郡治在今施甸,唐南诏时称“邛鹅川”,属银生节度地,府治银生城(今景东)。

宋朝大理国兴起时为倮黑部地,属永昌府。

元朝开始在澜沧设治木连路军民府,治所哈瓦(今孟连)。

至明永乐四年(1406)置孟连长官司,包括今澜沧、西盟、孟连及双江、沧源之一部分。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设孟连宣抚司,属孟连宣抚司管辖,上隶永昌府。

清乾隆十二年(1747),孟缅长官司升为缅宁厅(属顺宁府),又改属缅宁厅,分上改心、下改心两巡检司。

光绪十三年(1887)置镇边直隶厅,厅治始设圈糯(今谦六),后迁至今县城勐朗坝,隶云南省迤南道(驻普洱)。

1950年4月,澜沧县人民政府在募乃成立,从属普洱专署。

1952年解放西盟阿佤山。

1953年撤销宁江县,将雅口、新营盘划归澜沧,勐阿、勐往划归勐海。

同年4月7日,在募乃正式建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1954年从募乃迁至勐朗坝,孟连划出成立自治县。

1955年改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1956年西盟划出建立自治县。

1969年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革命委员会。

1981年恢复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至今。

西盟,西汉时属哀牢地,东汉、蜀汉、两晋均为永昌郡地。

唐南诏时属银生节度,府治银生城(今景东)。

宋大理国兴起时属倮黑部地。

元至元十三年(1276)属镇康路;元泰定三年(1326)改属木连路;元天力元年(1328)改属顺宁府。

明万历十三年(1585)属镇康御夷州孟连长官司,隶属顺宁府。

清康熙十四年(1675)属孟连宣抚司,光绪十四年(1888)改属澜沧镇边直隶厅。

1913年改称镇边县;1915年属澜沧县;1929年属澜沧县称西盟县佐;1933年属澜沧县称西盟区;1938年属澜沧县称西盟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成立西盟区人民政府(区治所驻拉巴)属澜沧县。

1951年分设西盟、拉巴两个区,西盟区政府驻西盟老寨,属澜沧县。

1952年12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盟佤山。

1956年6月17日成立西盟佤族自治县筹备委员会。

1965年3月5日成立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委员会(人民政府)至今,隶属思茅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95年11月3日,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西盟县政府驻地由西盟镇迁至勐梭乡。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