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明初董姓从山西洪洞迁民在此建村,得名董家庄、董庄。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董家庄。 |
传此村位于黄河故道一侧,河水沿村庄流过,故名流庄,沿用至今。 |
传赵信被汉武帝封为翕侯,封地于期(今吉村)。赵信死后,葬于古黄河大堤的一块高地上,其后代在这里修宗祠,守庙成村,便以赵信之名命其村。1949年,赵信村仍存有石刻门匾两块、东门门匾为“汉将故里”,西门门匾为“翕侯遗风”。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王伯当故里,在县西北七里谭头村”。 |
据隋代就有此村,因地处大水潭边沿,故取名谭头,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王伯当故里,在县西北七里谭头村”。 |
传七里井原村址在现村东的半里处高岗上。历史上,从内黄县城到楚旺的一条官道由此通过,人们便在路东打一水井,供行人牲畜饮用,逐渐在路旁开起客店,自东南向西北形成一条斜街。人们从东岗迁此居住,因水井距内黄县城七里,而取村名为七里井,沿用至今。 |
传清初,八里庄村为一片盐碱不毛之地,当时,西马上村一户姓袁的人家,搬到此处熬碱淋盐,用茅草搭起一座草庵,人们称之为南庵,以后发展成十几户人家,取名为南庄。(如今仍有南庄之称),后因距内黄县城八里路,改为八里庄,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八里庄。 |
据内黄县城南街黄吉士,加官监察御史,死后葬于葛庄村沙岗中,并在葬墓一侧建黄公祠。黄家后裔为了保护其墓莹,雇用南丈保葛氏同胞兄弟二人看管坟墓。年深日久,兄弟俩便在此处成家定居,逐渐成为一个村落,取村名为葛家庄,后演变为葛庄沿用至今。 |
传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民而来,宛、杨、赵、李四姓氏同住一村,故有“同住”之称。后因每一个姓氏为一个牌,故称“四牌”,以方位得名西四牌,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宛家同住、杨家同住。 |
明初段姓从山西洪洞迁来在此建房五间定居,繁衍生息,人口增多,故称五间房。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五间房。 |
据明初迁民而来,尹、许、康、申四姓氏同住一村,故有“同住”之称,后因每一姓氏为一牌,故称:“四牌”,以方位得东四牌,沿用至今。 |
传明初安、袁等姓先祖在此建村,因比临近几个村较大,故名庄头。1980年分设东、西庄头两个行政村,名称沿用至今。 |
传明初安、袁等姓先祖在此建村,因比临近几个村较大,故名庄头。1980年分设东、西庄头两个行政村,名称沿用至今。明嘉靖《内黄县志》载有庄头。 |
传明初何姓先祖迁此建村,在村旁东西大道边开设一小店,后商铺日多,故名小店集,1949年后改为店集,沿用至今。 |
据吉村在汉代时期就已经成为一个较大的村落。汉武帝元光四年(137),封大将赵信为翕侯,其封地就在吉村,原为翕村,后改为期村,又演变为吉村。1983年底体制改革,吉村分为三个行政村,即吉村东街、吉村南街、吉村西街,名称沿用至今。 |
传明初燕姓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村名为燕家庄,后简称为燕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