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宝坻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宝坻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城关镇:1958年中期,全国实行人民公社化,宝坻县于8月份成立城关人民公社。

1965年从城关公社中划出,称城关镇;1968年9月,改称城关镇公社;1982年4月,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将城关镇公社改设为城关镇。

城关乡:1953年建乡时,分别划属一区的大马庄、驻防营两个乡;1958年初撤区并乡后,统为城关乡;1958年中期成立人民公社,属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城关乡。

石桥乡:1953年建乡后,分属一区的郭庄、黑豆窝等乡;1958年初撤区并乡后,统为石桥乡;1958年中期成立人民公社,属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大社划小社,由城关人民公社中分出,另建石桥人民公社;1983年改社为乡,称石桥乡。

后城关乡改城关二镇,石桥乡改石桥镇,2001年,三镇合并统称城关镇,2006年撤镇建街,成立海滨、宝平、钰华三个街道。

城关镇:1958年中期,全国实行人民公社化。

宝坻县于8月份成立城关人民公社。

1965年从城关公社中划出,称城关镇;1968年9月,改称城关镇公社;1982年4月,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将城关镇公社改设为城关镇。

城关乡:1953年建乡时,分别划属一区的大马庄、驻防营两个乡;1958年初撤区并乡后,统为城关乡;1958年中期成立人民公社,属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城关乡。

石桥乡:1953年建乡后,分属一区的郭庄、黑豆窝等乡;1958年初撤区并乡后,统为石桥乡;1958年中期成立人民公社,属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大社划小社,由城关人民公社中分出,另建石桥人民公社;1983年改社为乡,称石桥乡。

后城关乡改城关二镇,石桥乡改石桥镇,2001年,三镇合并统称城关镇,2006年撤镇建街,成立三个街道,原城关镇政府所在地为宝平街道,名称沿用至今。

城关镇:1958年中期,全国实行人民公社化,宝坻县于8月份成立城关人民公社。

1965年从城关公社中划出,称城关镇;1968年9月,改称城关镇公社;1982年4月,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将城关镇公社改设为城关镇。

城关乡:1953年建乡时,分别划属一区的大马庄、驻防营两个乡;1958年初撤区并乡后,统为城关乡;1958年中期成立人民公社,属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城关乡。

石桥乡:1953年建乡后,分属一区的郭庄、黑豆窝等乡;1958年初撤区并乡后,统为石桥乡;1958年中期成立人民公社,属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大社划小社,由城关人民公社中分出,另建石桥人民公社;1983年改社为乡,称石桥乡。

后城关乡改城关二镇,石桥乡改石桥镇,2001年,三镇合并统称城关镇,2006年撤镇建街,成立海滨、宝平、钰华三个街道。

1949年属宝坻县第四区(黑狼口区)。

1958年2月属中登乡,同年8月人民公社化后,属黑狼口公社。

1961年始建周良庄公社,因公社驻地周良庄得名。

1983年6月,周良庄公社改称周良庄乡。

2011年11月改为周良庄镇。

2013年11月,撤镇建街,成立周良街道。

清代,该地区属望都乡新德里和广川乡务本里。

民国时期,属宝坻县第八和第九警区。

解放后,属大口屯区,又称宝坻县第三区。

1958年公社化,隶属大口屯公社。

1961年调整行政区划,建立马家店公社,因公社驻地马家店故名。

1983年6月改称为马家店乡。

2001年1月改为马家店镇。

2013年11月撤销马家店镇,设立潮阳街道。

高家庄乡:建国前,该镇西部属宝坻县第五警区,东部和南部属第一警区第三大编乡。

建国后,属宝坻县第一区。

1958年属城关公社。

1961年始建高家庄公社。

1983年6月改为高家庄乡。

三岔口乡:1953年始设三岔口乡,1958年8月公社化时撤乡,归城关公社。

1961年建三岔口公社。

1983年6月复设三岔口乡。

2001年撤乡并镇时,由原高家庄乡和三岔口乡合并为高家庄镇。

2013年11月改为朝霞街道。

大口屯镇:清代,属望都乡进贤里。

民国时期,属宝坻县第四警区。

解放后,属宝坻县第三区,区政府驻大口屯。

1958年2月撤区并乡,设立大口屯乡,同年8月改为大口屯公社。

1983年6月改为大口屯乡。

1987年撤乡建镇,更名为大口屯镇。

南仁垺乡:1953年属宝坻县第三区。

1958年撤区并乡,设南仁垺乡。

同年8月撤乡,属大口屯公社。

1961年成立南仁垺公社。

1983年6月复称南仁垺乡。

2001年10月撤乡并镇,将南仁垺乡并入大口屯镇。

王卜庄镇:清代,属宝坻县海滨乡慈恩里和孝行里。

民国时期,属第二警区第六大编乡。

1945年属蓟、玉、宝联合政府第六区。

1949年属宝坻县第十一区。

1950年改属第八区。

1953年设王补庄乡。

1958年2月撤区并乡,当时辖113个大队。

同年8月建王补庄公社。

1983年6月改称王补庄乡。

1998年3月撤乡建镇,改称王补庄镇。

何仉庄乡:1975年9月29日,由王补庄、新安镇、大钟庄三个乡部分村割划而成。

时为何仉庄公社,因公社驻地位于何仉庄得名。

1983年6月改称何仉庄乡。

2001年,撤销何仉庄乡,并入王卜庄镇。

方家庄镇:清朝,属渠阳乡厚俗里。

民国时期,属第二警区第十三大编乡。

解放后属第八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属王补庄公社,设方家庄管理区。

1961年大公社化小时,建方家庄公社。

1983年6月改称方家庄乡。

1996年1月撤乡建镇。

杨家口乡:清朝,属渠阳乡厚俗里和得义里。

民国时期,属宝坻县第二警区第六大编乡。

1947年解放后,建立民主政权,属宝坻县第十三区。

1953年初设杨家口乡。

1958年撤区并乡,归方家庄乡。

同年8月公社化后,属王补庄公社。

1962年3月成立杨家口公社。

1983年6月改称杨家口乡。

2001年11月与方家庄镇合并,仍称方家庄镇。

林亭口镇:曾名林亭镇。

清代属海滨乡慈恩里。

民国时期,西半部属第四警区,东半部属第五警区。

1949年解放后,成立林亭口区。

1958年公社化后,建林亭口公社林亭口管理区。

1960年先后划归汉沽市、宁河县管辖。

1962年6月1日,又划归宝坻县。

同年,将管理区改为公社。

1983年6月,更名为林亭口乡。

1987年11月撤乡建镇,为林亭口镇。

糙甸乡:1958年公社化时,该乡属林亭口公社,1960年3月划入汉沽市,同年划入宁河县。

1962年复归宝坻县,同时建糙甸公社。

1983年6月改称糙甸乡。

2001年11月与林亭口镇合并,仍称林亭口镇。

八门城镇:清代,属海滨乡兴堡里。

民国时期,属宝坻县第二警区第七大编乡。

1947年解放后,属宝坻县第六区,1953年设立八门城乡。

1958年8月公社化后,属林亭口公社。

1960年3月,划归汉沽市。

同年又划归宁河县。

1961年3月,始建八门城公社。

1962年夏,划回宝坻县。

1983年6月,更名为八门城乡。

1996年1月撤乡建镇。

欢喜庄乡:1975年9月29日,由黄庄公社北部划出11个村;又由八门城公社西南部划出14个村,组建欢喜庄公社。

1983年6月,改称欢喜庄乡。

2001年11月与八门城镇合并,统称八门城镇。

大钟庄镇:1958年8月建大钟庄公社。

1960年3月划归汉沽市,1961年划归宁河县。

1962年6月复归宝坻县。

1983年6月改称大钟庄乡。

1995年12月撤乡建镇。

袁罗庄乡:1961年建公社,社址在南王庄,故名南王庄公社。

1969年迁址袁罗庄,1974年11月改称袁罗庄公社。

1983年6月改称袁罗庄乡。

2001年,将袁罗庄乡并入大钟庄镇,统称大钟庄镇。

新安镇:清代,属宝坻县海滨乡承化里。

民国时期,属宝坻县第二警区第八大编乡。

1947年解放后,属宝坻县第十二区。

1950年区划变更改属第七区。

1953年始建新安镇乡。

1958年改为新安镇公社。

同年社址迁到大钟庄,故改设新安镇管理区。

1960年随大钟庄公社划入汉沽市,后划归宁河县。

1961年复设新安镇公社。

1962年复归宝坻县。

1983年6月,改称新安镇乡。

1995年12月,撤乡建镇。

北潭乡:建国后,属宝坻县第七区(新安镇区),1953年建北潭乡。

1958年公社化,属王补庄公社。

1961年成立北潭公社。

1983年6月,改称北潭乡。

2001年,将北潭乡并入新安镇,统称新安镇。

清代,该镇西部5村属渠阳乡厚俗里,其余28村属渠阳乡得义里。

民国时期,属第一警区第五大编乡。

解放后,1949年建区,西5村归宝坻县第一区,其余28村属宝坻县第十三区。

1950年调整区划,蓟潮引渠以南15村归八区,以北18村归一区。

1953年建霍各庄乡,辖8个村。

1958年人民公社化,归城关公社。

1961年改建霍各庄公社,辖33个大队。

1983年6月恢复霍各庄乡。

2001年1月撤乡建镇。

据清朝乾隆十年(1745)《宝坻县志》载:新开口乡清属望都乡务本里。

民国时期,属宝坻县第五警区第六大编乡。

1946年,属宝坻县第三区。

1958年2月建新开口乡。

同年8月,公社化后改设新开口管理区,属大口屯公社。

1961年始建新开口公社。

1983年6月,撤公社设新开口乡,2001年1月撤乡建镇,改为新开口镇。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