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村南龙坑藏有蛟龙,得名养龙坑。元至元十七年(1280),在今乡境置养龙坑宿征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明洪武五年(1372),改置为养龙长官司,故名。 |
因养龙司在朱元璋时代盛产龙须马,得名养龙槽,建国后因行政区域划分,部分区域划分给遵义,部分地区划分给贵阳,又因此处古代为蔡姓土司管辖范围,故更名为养龙司,养龙司村因属于养龙司镇下属中心行政村,故得名养龙司村;后在此设立村委会,便名。 |
据村里面老人叙述,原来灯塔村属于贵州入川的主要通道,此处为蔡姓土司管辖,并设有贸易场所,馆驿等,经济来往频繁,在周边其他土司当中属于佼佼者,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得名灯塔村;后再此设立村委会,故名。 |
该居民点位于一圆形山顶,得名堡子村;后在此设立村委会,故名。 |
因该村地势较高,紧邻相对平坦的灯塔村,得名高坡村;后在此设立村委会,故名。 |
大约800年前坪山这个地方是一片森林,荒无人烟。坪山始祖蔡宗本开辟一片森林,扎居贵方宝地世袭,居住在今天的坪山堰塘湾(上坪山),蔡氏管辖今天湾子、中坪山、下坪山等地方。因坪山蔡氏系养龙司执政(所谓官房),掌管历朝最高长官,雄霸一方,统辖周边民族,当时少数民族王阿乍后代不服从管理,经常挑起战争,使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坪山蔡氏出很多文官武将,因镇守一方太平不幸阵亡,为民族与发展作出贡献,蔡氏后人为民族和平的想法,后人取名平山,平安之山之意,政和人兴,太平盛世。因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后更名为坪山;后在此设立村委会,便名。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为幸福大队,意为人民幸福的大队,1986年改为幸福村。 |
因该村地势平坦,贵州地区称之为坝子,得名坝上村;后在此设立村委会,故名。 |
因该居民点所在地为乌江支流流经地,流水冲击成田(当地称“田”为“土”),得名江土村;后在此设立村民委员会,故名。 |
该居民点位于风水学的青龙山前大门,故名龙门村,后在此设立村委会,故名。 |
解放后,命名“光华村”,寓意“光明的中华”;后在此设立村委会,故名。 |
因1961年建长沟大桥更名为新桥大队,后改为新桥村,后在此设立村委会,故名。 |
因该村盛产荆竹,且紧邻乌江大河,得名荆江村,后在此设立村委会,故名。 |
因该村有一洞穴,得名高洞,后因洞与硐同意同音,故名高硐村;后在此设立村委会,故名。 |
因该村属于山地地貌,满山坡遍布茅草,故名茅坡村;后在此设立村委会,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