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李庄明代叫张楼。李姓于明末从六上小李庄迁来。清中期发户,人口增多,因村西有座轩辕庙,称轩辕庙李。1947年黄水后,轩辕庙被淹没。李姓大部迁回村中,故名李庄。因李庄东南有一村亦名李庄,为区别两村之名。故将此村改为大李庄。 |
元代称轩辕王家。明永乐年间,高姓先祖高大功从东明县迁此建村,因建在马家河与双洎河交汇处,故称高河套。 |
建村时,因临河,且距县城七里,故名七里河。 |
明代,因杜姓坟地在此,又是富户,称杜老庄。1950年土地改革时,因冯姓居多,改名冯老庄。 |
沈姓原住门楼李村,清代迁出,在此建庄得名沈家。1951年土改时,曾和张庄、门楼李合为一村,叫三合村。1962年分开后仍称沈家。 |
清代称轩店,村北二里有何店。当时地处交通要道,何玄德在此开店,为保平安,共同商定,在此修寨,取名何家寨。清末,黄道会起义,四方又联合修筑加固寨墙,改名太和寨。1938年黄水后寨被冲塌,但村名仍用何家寨。 |
明末李姓从扶沟晋岗李村迁此建村,因村内有一株大皂角树,故名皂角树李。 |
明洪武年间,任姓先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庄,称任庄。至明末任姓一部又迁往东北建一村,亦称任庄。1983年为区分北边的任庄,改称南任庄。 |
三国时期,曹操在此屯兵扎营,故有东营、中营、西营之分。居中,故名中营。 |
清代,该地条河,由北向南流经此处,沿河两岸高姓和葛姓建村而居,因高姓多故名。 |
刘氏于明万历年间,从扶沟县城东北下刘村迁此定居,称刘庄。 |
清代,马家河流经村边,村有渡口,村人皆姓邵,故名邵口。 |
春秋时有兄弟二人,一占白亭城,一占郁岗寨,郁岗寨古时叫固王城(又称太极寨),因固王城与常岗相距甚近,首尾相连,又叫城二岗。因“城二”与“常”谐音,后演变为常岗。 |
潘姓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潘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