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西水界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西水界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西水界村在历史上由后沟、上街、铺上、泉儿沟4村组成。明称西水涧村,后改为西水界,1981年4村分治,因西水界公社驻后沟村,1983年5月27日经雁北行署批准,将后沟改为西水界村。
该村明代建有军堡,村址坐落沙石山下,又因山周围建有两村,该村在后,称后沙城。
该村因建在一个大石湖附近,又比邻近的村大而名。
该村处于大沙沟畔,多年来人畜吃水困难,村名叫大干庄,民国初年居民认为村子没水和村名有关,又因村在平鲁城与井坪之间的大路旁,故将村名改为大路庄。
据传该村原先以范姓为最多,故村名叫范家辛庄,后来姓范的不多了,因村址坐落在大道旁的夹长山谷间,故改村名西夹道。
该村原称西水界,由四个小村组织,相比此处地势较高,当地人称上街。
因坐落于大沙沟畔,且当地尽是红泥,村子又小,故取名为小红沟。
因该村是姓魏的先在此地定居,以其姓氏名命村名为魏家庄,后来演变为魏庄。
东村原称东水涧村,后改东水界村。农业合作化后置两大队,该村在东,称东村。1983年5月经雁北行署批准,改为现名。
该村为明代建置,因坐落在天门山上,泉水较旺,村名顾姓居多,起村名顾家泉子上村,后简称泉子上。
相传此地东汉置中陵县后,以此为界,南属雁门郡,北属定襄郡而得名交界。
传说此村原来有土地三千垧,名为三千庄。后来人们为减少田赋,根据村址坐落天门山和瞭高山之间,如肩担两山,故名担子山。
小破石村明代前称纸房铺,村名多以造纸为业得名,后造纸业倒闭,将大石槽破坏,改称为破石槽村。因山梁前后有大小两村,故把小村改为小破石槽村,后演变为现名。
该村明代筑有军堡,因坐落在沙石山前而得名。
该村坐落在一座形状骆驼的山脚下,故村名叫骆驼山。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