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厦门市各区历史沿革

厦门市各区历史沿革

“思明”即“思念明朝”之意;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踞厦门岛、金门岛,建南明政权26年(1655~1680年),曾设思明州、思明县、思明府。

1935年4月,思明县改厦门市;此后思明区一直是厦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

五代后唐至清末一直属同安县绥德乡嘉禾里。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南明永历九年)郑成功建南明政权,厦门岛始设思明州,后改思明县。

康熙十九年(1680年)取消思明县,仍属同安县。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

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和翔风里金门岛、大嶝岛、小嶝岛和角屿置思明县;同年9月12日改思明府,翌年3月20日复为思明县;1914年思明县设南路观察使署,取代清兴泉永道台衙门。

1915年元旦思明县析置金门县。

1933年3月1日厦门市政筹备处改思明市政筹备处,6月撤销思明县。

1934年1月恢复思明县,直属福建省。

1941年12月8日日军侵占鼓浪屿。

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收回鼓浪屿设区;设厦西、厦南、厦港、鼓浪屿、禾山5区。

翌年6月厦西、厦南2区合并为中心区。

1947年3月析中心区原厦西区置开元区;10月中心区改名思明区。

1951年5月厦港区并入禾山区、思明区。

1966年7月思明区更名向阳区,开元区更名东风区。

1979年10月复名。

2003年4月开元区、鼓浪屿区并入思明区。

宋属龙溪县永宁乡新恩里一都、二都、三都。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置海澄县,辖之,为第四里第三都。

清设5保:永昌保(统古楼、上窑、青礁、过田、田厝、官宅、卢堂、鸿江、柯井、渐美、卢坑、后安、院前、龙店(今宁店)等村)、集兴上半保(统大埕、后山尾、温厝、马垄、石仓、石囷、陵坑(今宁坑)、长园、肖坑、草仔尾、毛蟹广、山后等村)、集兴下半保(统衙里、后井、内坑、石甲头、澳头、蓝尾(今林尾)、前庵(今贞庵)、京口、寨前、嵩屿等村)、崇隆保(统海沧街、庙兜、大路头、东坑、郭厝、下尾、水头、英厝、排头、埭头、蔡岭、吴贯等村)、新垵保(统新垵、霞阳、许厝、惠佐等村)。

1940年海澄县划为四区,三都地区属第四区,驻海沧,领1镇2乡:沧江镇(路头、大街、横街、新街、山仰、柯井、青礁、院前、古楼、囷瑶10保)、金钟乡(锦里、内坑、贞庵、嵩屿、石仓、温厝、渐美、钟山、东屿、石塘10保)、新霞乡(鳌冠、霞北、霞西、东社、海墘、巷内、上丘8保)。

1942年7月海澄县第四区改海沧区。

1945年撤海沧区,沧江镇、金钟乡、新霞乡直隶海澄县。

1946年5月调整乡镇保甲,三都有海沧乡、金霞乡。

海沧乡有路头、大街、横街、新街、山仰、柯井、青礁、院前、古楼、囷瑶、锦里、内坑12保;金霞乡有贞庵、嵩屿、石仓、温厝、渐美、钟山、东屿、石塘、上丘、东社、巷内、霞东、霞南、鳌冠14保。

1950年废除保甲制,仍属第四区。

1952年辖海沧、青礁、囷瑶、锦里、贞庵、温厝、渐美、石塘、东屿、鳌冠、霞阳、新垵12乡。

1955年第四区改名为海沧区,辖有海沧、囷瑶、锦里、石塘、新垵5乡。

1958年4月撤海沧区并设海沧乡、新垵乡。

1958年8月,海澄县与龙溪县合并为龙海县,同年10月原海澄县的海沧乡、新垵乡划归厦门市郊区,设海沧公社。

1961年10月,海沧公社析设锦里、渐美公社,1964年5月,锦里、渐美公社复入海沧公社。

1978年海沧公社新垵、霞阳2大队划属杏林区。

1984年改为海沧乡,1986年12月撤乡改为海沧镇。

1987年7月,厦门市郊区更名为集美区,辖之。

1995年10月划归杏林区,辖之。

1997年1月从杏林区划归海沧台商投资区。

2003年8月厦门市行政区划调整,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仍辖之。

东孚镇、天竺山林场、第一农场区域宋属同安县明盛乡积善里。

明清属积善里十七都、十八都。

民国初属十七都田央、山边、谷山、霞美、北洋、留塘、莲升堂、中孚、林埭、水头、湖浦11保,十八都孚中、山坪洪、龙屿、龙门田头、黄林、圆湖樟埭6保。

1939年属第三区(驻灌口)角尾乡角尾、东孚、莲花、东浦、山边、孚中6保,鼎山乡水头、鼎美、凤山、贞岱、东瑶、后祥6保。

1942年属角尾乡(鼎山乡并入)白礁、金山、鸿渐、寮东、锦宅、角尾、东孚、莲花、水头、鼎美、后祥11保。

建国初撤保建乡,1952年10月东孚区有12乡。

1955年10月增至17乡。

1956年6月并乡,为东孚乡、鼎美乡。

1957年4月划归厦门市郊区。

1958年10月为郊区东孚公社过坂、山边、东浦、贞岱、凤山、后祥、鼎美、芸尾、东瑶9大队。

1959年10月至1960年5月,东瑶、后祥、鼎美、芸尾大队先后划入第一农场。

1962年,山边大队析置寨后大队,东瑶大队复归东孚公社。

1970年初后祥、鼎美、芸尾大队复归东孚公社,时后祥大队拆分为后柯、祥露2大队。

1984年10月,东孚公社改乡(1991年改镇),大队改村委会。

1987年7月郊区更名集美区,过坂村析设莲花、洪塘村委会。

1996年,东孚镇改隶杏林区。

2000年祥露村改属海沧镇。

2003年8月杏林区更名海沧区,辖之。

清代称竹坑湖,后雅称凤湖,设竹坑保、湖里社。

清末民初设湖里保。

解放初设湖里乡。

1958年10月设前线人民公社湖里生产大队。

1980年10月设厦门经济特区湖里出口加工区。

1987年11月正式成立湖里区。

集美地处浔江尽头,大陆尽处,俗称“浔尾”“尽尾”,谐音“集美”;元代已流传民间;1983年重修集美社元末大德四年(1300年)建陈氏大祖祠时,出土地契砖书“集美”二字;1958年迁移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太公墓”时出土地卷砖写“集美”地名。

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村,总校和分校都冠以“集美”,校舍分布大社、岑头、郭厝,三村连片泛称“集美”,原来集美村称“集美大社”简称“大社”。

1957年4月灌口区、禾山区、集美镇合并,称郊区。

1987年7月郊区改集美区。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从晋安县析置同安县(同安之名始此),是年复并入晋安县。

隋为南安县地。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四乡置大同场。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即933年,一说五代后唐天成四年929年,另说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同安县建制始此。

治所今大同街道,属清源军节度。

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仍属之,为绥德乡(同禾、民安、翔风、嘉禾四里)、永丰乡(长兴、从顺、感化、归德四里)、明盛乡(仁德、安仁、积善三里)。

元属泉州路,明、清属福建省泉州府。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析县东境的翔风里、民安里及同禾里五、六、七都置马巷厅。

1912年马巷厅废,仍归同安县。

1913年析嘉禾里置思明县。

1913年废府州,属南路道。

1914年属厦门道,同年析翔风里浯洲(金门岛)、烈屿及大、小嶝岛置金门县。

1928年废道,直属福建省。

1934年属驻泉州的第五行政督察区。

1935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第五专区。

1950年属泉州专区,同年9月改属晋江专区。

1953年11月,集美乡划归厦门市。

1957年西境灌口区锦宅乡、金山乡划归龙溪县(今龙海市),灌口区其余12乡划归厦门市。

1958年后至今为厦门市辖(1970—1973年曾回属晋江地区)。

1996年11月同安撤县设区。

2003年同安区析东部大嶝、马巷、新圩、新店、内厝5镇置翔安区。

宋至民国辖域设翔风里、民安里,故名。

唐贞元十九年(803)属大同场绥德乡。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大同场升为同安县,属之。

宋、元、明属泉州府同安县。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析同安县东部翔风里、民安里、同禾里六都和七都置泉州府马巷厅;1912年裁马巷厅,复归同安县。

清置新圩汛。

1913年11月同安县析嘉禾里和翔风里大小金门岛、大小嶝岛置思明县。

1915年1月思明县析置金门县;1949年10月为同安县第四、五、六区,金门县大嶝区公所。

1951年为同安县第五区、第六区。

1955年10月属同安县马巷、布塘、洪钟3区。

1956年6月属同安县马巷区、汀溪区、马巷镇公所。

1961年属马巷、汀溪、新店3区。

1971年3月为同安县马巷、新店、新圩、巷东、大嶝5公社和大帽山农场。

1984年9月为后滨、内厝、新圩、新店、大嶝5乡。

1987年后滨、新店乡改马巷镇、新店镇。

2003年4月析同安区大嶝、新店、马巷、内厝、新圩5镇和大帽山农场置翔安区。

2021年1月,省、市政府批复同意撤销新店镇、马巷镇,设立新店街道、马巷街道。

同年3月1日市政府同意将新店、马巷两个街道析置为新店、凤翔、金海、香山、马巷、民安六个街道。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