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河津市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河津市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清代曾设太和里、永绥里、百黄里;1958年设卫星公社,后改称河津公社;1961年更名城关公社;1984年4月撤销城关公社设立城关镇;2001年与黄村乡合并设立城区街道。

清代为清封里治;1919年为清涧编村治;1953年该区域有两个乡:何家庄乡,清涧乡;1956年合并为清涧乡;1958年政社合一,取消乡建置,原何家乡归属龙门公社(驻樊村),原清涧乡归属河津公社;1961年河津县从稷山县分出,在该区域设禹门公社;1983年更名清涧公社;1984年撤销清涧公社设立清涧镇;2001年撤销清涧镇,设立清涧街道。

明清时,曾设艳掌里、南方平里、太和里、艳南里、百黄里;1947年河津解放,属第二区;1948年属第三区;1956年3月划为辛兴乡;1958年河津县与稷山合并,属龙门人民公社;1959年属僧楼人民公社;1961年河津县恢复建置,设赵家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赵家庄公社设立赵家庄乡,所辖未变;2021年2月5日晋政函(2021)35号撤销赵家庄乡设立赵家庄街道,沿用至今。

明清时,曾设太阳里、辛封里、连伯里、永绥里、远亭里、连亭里等;1912-1949年属于第一区;1953年设太阳乡;1959年改为黄河公社;1961年改为太阳公社;1983年改称阳村公社;1984年4月撤销阳村公社设立阳村乡。

2021年2月5日晋政函(2021)35号撤销阳村乡设立阳村街道。

明清时,曾设东长里、光得里、孙彪里、干涧里、东光里、连亭里、午间里等;解放前属第三区,治所樊村;1953年设乡,为樊村乡治;1958年建公社,为龙门公社治;971年设樊村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樊村公社设立樊村镇,所辖区划未变,沿用至今。

清代属午涧里管辖,里治设在僧楼;新中国成立初期,归河津县第三区政府管辖;1953年7月划乡,为僧楼乡治;1956年3月,并乡为僧楼乡;1959年从龙门公社析出成立僧楼人民公社;1984年9月撤销僧楼人民公社设立僧楼乡;2001年4月原僧楼乡、张吴乡合并为僧楼乡;2002年4月15日撤乡设镇,所辖未变,沿用至今。

明末时期隶属河津县仆射乡;清代时,曾设阳薛里、北庄里、福亭里;解放前隶属河津县第一区;1948年8月隶属第五区;1953年划乡;1958年8月隶属红旗公社;1961年12月设立柴家公社;1984年12月,撤销柴家公社设立柴家乡;2019年12月撤销柴家乡设立柴家镇,所辖未变。

1949年属第二区管辖;1953年划乡;1961年12月设小梁公社;1984年4月撤销小梁公社设立小梁乡。

明初-清末乡宁设里甲;1907年乡宁县划为5个行政区,下化区域归西区管辖,治所在西坡;1918年-1936年下化区域归第四区管辖,治所在西坡;1937年下化区域归第四区管辖,叫化里村;1944年下化区域归第五区管辖,治所在西坡;1947年12月下化区域划归河津管。

1948年5月下化区域又划归乡宁,归第八区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下化归乡宁县西坡公社管辖;1960年从乡宁县西坡公社分开设立人民公社;1961年划归稷山县管辖;1962年又划归乡宁县管辖;1971年10月划归河津县管辖;1984年撤销下化公社设立下化乡。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