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采桑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采桑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清顺治十八年(1661)乌云山碑文记载,王氏自城郊上庄村首迁此地立村,故名“王家庄”,沿用至今。
据本一辈的老人说我村原有七眼活水井,起名七泉村,后又改名为棋无村,又因有过龙巨水,水从土门漫出,又更名为漫水岭,因有过水灾,名字不吉祥,最终更名为棋梧村,沿用至今。
据狐仙垴洞沟雨花寺碑文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和村中菩萨庙碑文乾隆四十一年(1776)就记载有狐王洞村。村东南狐仙垴的半山腰有自然形成的洞穴四个,洞北沟谷名曰洞沟,民间传说,古时有狐仙王在此居住,故名“狐王洞村”,沿用至今。
据清乾隆十年(1745)龙王庙碑文记载有“沙河”,因村西有河流过,每逢雨季河水暴涨,水土大量流失,河水浑浊不清,土质沙化严重,故取名“沙河村”,沿用至今。
据庙凹坡舜王庙残碑记载:清乾隆十九年(1715)重修时就有“舜王峪”,因村北庙凹坡上有舜王庙,南部又临大岭沟,故名“舜王峪”,沿用至今。
据庙凹坡舜王庙遗址残碑记载,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即有河北村,村庄位于枯河北岸东部,故名“东河北”,后简称河北村。1981年根据(安阳地区行署〔1981〕24号)文件和(林政文〔1981〕55号)文件精神,将村名恢复为“东河北”,后村民又简写为“河北”,沿用至今。
据三教堂碑文记载,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和乾隆四十一年(1776)修建和重修碑文都记载有“下川”。明代后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数户居民,因此处四周山峦连绵起伏,村庄位于出山口的小平川上,故名“下川”,沿用至今。
清顺治十八年(1661)碑文记载,当时就已叫“西岗村”。相传位于山岗之上,先人迁居时以地势取名。1981年地名普查时,按照林县人民政府〔1981〕55号文件,为与北部东岗镇西岗村区分,更名为“新西岗”,沿用至今。
据乌云山庙碑记载,清顺治十八年(1661)即有南岗后村。因村落位于南山岗,土岗村之后,故名“南岗后”,沿用至今。
传说原名王家庄。明朝初年,一郭氏老人背着孙子从山西壶关云磊村迁此,掘一土窑安家。取“祖孙二人定居山谷”之意,取名“孙老峪”。老人去世后,村名改称“送老峪”,后更名为“宋老峪”,沿用至今。
清嘉庆十四年(1809)碑文记载,明万历三十年(1602),此村原名“北景施”。清顺治元年(1644),县官到此巡视,见村南柏塔山景色秀丽,提议将村名改为“北景色”。
据村北“白虎岭祠”碑文记载,原名“安家屯”村址原在东坡上,后来才移至坡下沟内。另有“三宗龙神庙”碑文记载,明万历二十四年,因村南也有一采桑村,安家屯遂改名“北采桑”。
清乾隆十一年(1746)“龙王庙”碑文记载,秦氏先祖秦太,明代由山西省壶关县黄柏村迁来此地建窑定居,取村名为“秦家窑”,沿用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