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城关镇地处日月山脉东麓,湟水河上游,西邻牧区,东接西宁,地处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全镇总面积4.4平方千米,海拔2644.28米.历史上称为丹葛尔城(丹葛尔是藏语,即湟水上源的意思),始建于1727年雍正五年间,1900年光绪26年,城内设东关、西关、南城台三个居民区。湟源城关镇曾经是中原地区和青海少数民族“茶马互市”的中心,由于畜产品同牧民所必需的粮、盐、茶、布及日用品的大量交换,从清代中叶起商贩云集,人口激增。民族贸易大致上以汉、回商人一方,蒙、藏牧民为一方,贸易互市十分兴盛。当时聚居的商民有5839人,手工业者1124人,城关内设有英、美、德、俄、及京津商人的商行有10多家,成为青、藏、甘、新最重要的民贸市场,享有“海藏通衢”之称。解放后,于1953年更名为城关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镇得到了很大发展,工厂、商店、医院、学校及各种文化设施纷纷建立,街市繁华,国道交错,青藏铁路和国道315线、109线公路横亘城西南,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现辖7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内共有居民8689户、27274人(全部为非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14万人的28%。全镇有15个党支部268名党员(其中女党员204名)。镇机关共有18名工作人员(其中公务员15名、工勤人员2名、事业职员1名)。现有镇办企业2家,私营企业57家,个体工商户2050户。
今后发展的思路和主要工作 发展思路:面向21世纪,我们必须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同志“-”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围绕“建设城镇、富民强镇”这一总体目标,带领全镇干部和各族人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着力构筑社区经济发展结构,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城镇经济,社会繁荣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一)、社区建设 1、积极协调,筹措资金,彻底解决各居委会的办公用房。积极争取省、市、县有经济势力的行政、企事业单位或领导联点各居委,重点在资金和物资上给予帮助,象帮助支持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建设那样关注城镇居委会。在近几年内,每年安排1—2个居委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以二层240平方米为宜。县城建和土地优先无偿解决土地。 2、发挥各居委自身优势,积极兴办家政服务、居民求助、医疗康复、助残、信息咨询等服务中心。 |
大华镇位于湟源县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向表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青藏铁路、315国道穿境而过,距县城6公里。位于东经100o15′-102o25′,北纬34o8′-37o54′之间,东西宽约8公里,南北长约20公里,总面积170.7平方公里.海拔在2540-3768米,属大陆性季水气候,年平均气温2.5oc,无霜期45天。
全镇有13个行政村,7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到2001年末全镇总户3259户14179人,其中农业人口13941人,有汉、藏、土、蒙古等四个民族。总耕地面积25168亩人无耕地1.805亩。现有林业面积13572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6万亩。适宜种植春小麦、青稞、豌豆、蚕豆、马铃薯、油籽等作物和发展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矿产资源有硅石、石沙、石灰石、红土、石英沙,储量可观,开发潜力大。境内水资源丰富,拉拉河、湟水河穿境而过,是县城居民重要的供水基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大华外伤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中取得了瞩目成就,主要表现在: 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全镇已形成金属冶炼、建工建材为主的行业格局。工业产品主要有硅铁、硅铬、碳铬、碳化硅、水泥、煤砖制品、碳化硅深加工等。全镇镇办、民营、个体私营企业达到11家,固定资产达到9422.40万元.畜牧业效益明显提高,全镇牲畜存栏17000头(只),畜牧业现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境内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全镇1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其中黑色化路面长达12公里,邮电通讯较好,程控电话装机容量500门,8个村实现了通电话。农村农户通电率达100%。兴修梯田1402亩,水利控制面积2475亩,人畜饮水工程11项,解决了11个村12070人和1.6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旅游资源丰富。地处窑洞村明清时期的地儿洞,拉卓奈清朝丰年的典贤充才碑,大华村中庄青铜时代的卡约文化遗址都是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大华镇制定了一流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旅游业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
东峡乡位于湟源县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5千米。总面积85.5平方千米。辖石崖庄、兰占巴、新民、灰条沟、灰条沟口、响河、下脖项、脑头山、大黑沟 9个村委会。31个生产合作社,1949年沿旧制设东峡乡,1958年与城关镇合并成立东风公社,1961年分设东峡公社,1965年并入城郊公社,1972年分设东峡公社,1984年改设东峡乡。 该乡北有北华石山,南有照壁山,两山犬牙交错、陡峭险峻,谷中湟水湍急。青藏铁路、青藏公路、西湟一级公路沿峡谷穿山而过,号称"海藏咽喉"。山间植被茂盛,大黑沟已被确定为省级森林公园,有桦树、云杉,人们称之为"小江南"。海拔在2400--3208米之间,年平均气温4.3℃,年平均降雨量502毫米。东峡境内有著名峡谷——西石峡,因位于县境之东故又名东峡。 全乡1145户、4806人,以汉族为主。全乡人均纯收入1234元。全乡耕地面积8250亩,人均耕地1.7亩。现有林业面积3.58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5.2万亩。适宜种植春小麦、青稞、豌豆、蚕豆、马铃薯、油菜籽等农作物。盛产山羊绒、牦牛、蕨菜和各种药材。矿产资源有石灰岩、铁矿、花岗岩、岩金等,储量可观,开发潜力大。 |
日月藏族乡位于湟源县西南部,青藏公路(109国道)穿乡而过,是通往西藏和青海西部的交通要道,距省会西宁75公里,地理位置北与本县大华乡、波航乡、和平乡接壤,东接湟中县,南邻共和县、贵德县,西临共和县。整个地貌以高山峡谷和山原地带为主,平均海拔3100米,总面积4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万亩,利用草场面积45万亩,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河流密布,是远近闻名的药水河的发源地,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除闻名遐尔的日月山旅游景点外还有久负胜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东科寺。
日月乡是一个半农半收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农牧结合部全乡辖有23个行政村95个农业生产合作社,3200户,1.4万人,是全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3%。改革开放20年来,在党的指引下,历届党 委、政府始终带领广大的干部群众不断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奋进,解放了生产力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和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主要发展变化有. ——农业力度的整体效益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前,日月乡农作物品种只有粮油,而目效益低下,改革开放后,由于农业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而且结构调调整内容不断供除出新,促使农业的整体效益明显增强,如2002年全乡退耕还林草面积为7059亩,中药材种植面积870亩,蒜价等蔬菜血积1200亩,地膜洋芋1000亩,饲草面积2000亩,与此同时,青课和油籽面积大幅度下调、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同时加入了设施农业投入,近几年莫多吉等4个村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20万元,修建了4个涝他,有效灌溉面积增加4300亩:修建小弓棚1000个:争取国家资金4.8万元。在克索尔村首先修建了16栋目光节能温室。 ——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历届乡党委、政府把发展畜牧业始终作为振兴日月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来抓,引导农牧民群众不断优化畜种结构,不断转变经营观念,抓住国家二期草原波设项目的机遇,以基地建设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增加畜牧收入使全乡畜牧业呈现出传统放牧和合饲半合饲养殖相结合,西繁东育,自育目繁等多轮驱动的格局,截止目前..。 |
湟源县和平乡位于县境南部的日月山下,药水河畔。海拔2640-3986米之间,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7公里,总土地面积151.9平方公里,全乡18个行政村。1.4万人口,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蒙古族。
一、地域环境优越。109国道线穿境而过,是西宁通往海西、海南等地的交通要道。川、浅、脑各种生态类型齐全,生物类型多样。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完成人工造林36340亩。完成退耕还林(草)8138亩,兴修梯田110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基本实现了山地梯田化,农田林网化,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国植树造林百佳乡、如今的和平乡山清水秀,环境优良,绿树成荫,山川秀美的新和平畅开胸怀,迎接着八方来客。 二、旅游资源丰富、和平乡位于塔尔寺-日月山一青海湖黄金旅游线路上,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且旅游资源十分立富,具有悠久历变的道教圣地静房湾环境优美,山根溪流清彻,山上松涛滚滚、三清洞香烟缭绕,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朝山会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探险胜地华石山,景色宜人,山下绿树成荫、山间鲜花盛开、山中野兽出没、山顶白雪皑皑。石峡奇特、瀑布悬挂、奇峰险峻、大掌平坦,是当代人探险旅游的绝佳去处,正在着手开发,不久的将来必定会成为以探险为主的旅游胜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客商开发以避署为主的帐房宾馆、渡假山庄民俗风情园创造了条件。凤凰山、卧龙山、白水沟、堂堂峡等景点正等待着眼光远大的投资者开发利用。 三、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有丰富的花岗岩石料资源,花岗岩石料开发是一项传统产业.全乡有400余名技术精湛的石匠。昆白山口的筑路战士,日月山牦牛、三江源石碑等石雕均出自我乡石匠之手。已建成以高陵花岗岩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一批龙头企业,年产花岗岩板材10000平方米,石狮、石碑、石栏等石雕产品享誉省内外。硅石、石英石、石灰石、等资源丰富,已开来的硅石矿、石灰石矿品位高、品质好,各类中药材分布广泛,脑山地区分市有冬虫夏草、秦久、黄氏多名贵中药材,大黄、百合、板兰根、柴胡等中药材大面积种植获得成功,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名贵中药材提供了料学依据、畜牧业生产基础较好。畜棚建设、饲草饲料建设等基础建设力度加大,依托海北、海南、海西等广大牧区的西繁东育、牛羊贩运育肥已成为优势产业,我乡正在从农业大乡转向畜牧业大乡。 |
波航乡位于湟源县城西南部,距县城6公里,海拔在2715米至3732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帕450毫米,无霜期为65天;总面积77.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0829亩,其中水浇地5700亩,山旱地15129亩,人均耕地23亩;主要种植小麦、蚕豆、油籽、蔬菜、中药材等作物。可利用的草场39000亩,有林地面积3675亩,荒山荒坡3100亩、全乡13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2058户、916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藏、蒙古、回3个民族,占全乡收入的1.6%。
全乡矿产盗源有大理石、红粘土、硅石、白云岩等,其中硅石非常出名.青海省最大的铁合金厂--一华电铁合金厂硅铁的原料就出自我乡石崖湾石厂;野生动物资源繁多,主要有野鸡、野兔、旱獭、狐狸等16种;野生药用植物有党参、虫草、柴胡、等,并以纯天然、无污染、富含营养,在市撷上独树一帜;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森林参天蔽日,原始风光秀丽迷人,帐房宾馆省内有名.是渡假避暑的好去地处。 改革开放以来,波航乡党委、政府按照""团结、稳定、求实、发展""的思路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实践江总书记""-""的重要思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壮大乡村经济实力,使全乡社会经济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加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波航乡党委、政府,从本乡的实际出发,了解和掌握乡情、村情,广泛倾听群众意见,分权制约波航乡经济发展的""瓶颈"",找到问题症结,利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全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自乡13个行政村基本完成了人畜饮水工程,自来水拉进了家门;全乡13个村的农电改造也全面完成,改变了以往农村电价居高不下的局面,实现了与城镇同网同价;全乡19公里纳巴四级柏油公路穿乡而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被农民群众称为致富奔小康的幸福路;南山渠也于96年完成,使波航乡几千亩的山早地变成水浇地,目前已有6个村通了电话,其它几个村也正在争取开通之中,电话的开通使农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外界,掌握信息,走出山区.寻找致富路。 |
申中乡位于湟源县城西部9公里处,距省会西宁市59公里。地理位置为东径102度,北纬34度,年均海拔2400米,年平均气温13.5度,年平均降雨量447.8毫米,无霜期78天。全乡有16个行政村,107个生产合作社,3579户,15663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403人,占全乡人口的0.26%。全乡有劳动力9850人,其中面积10615.4亩,耕地面积23780亩,其中水浇地18541.95亩,浅山地5713.6亩,山地8524.36亩。
申中乡是湟源县粮食生产区,土地肥活,主要以小麦`蚕豆、油籽、蔬菜为主导产业,特别是盛产驰名中外的马牙蚕豆,年播种面积万轩以上,单产可达300公斤能上能上,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畜牧业发展基础较好,牛羊“西繁东育”和奶牛养殖业尢为突出。乡镇企业发展良好,全乡事业企业有64家,从业人员500人。商业101家,从业120人,建筑业6个,从业506人,交通运输770个,从业1050人,饮食服务业35家,从业人员249人。 全乡的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畜牧业、劳务输出为主要渠道。 二、主要经济指标: 1、2003年农业总产值1203万元,增长6.8%,人均纯收入1235元,增长8.4%。 2、粮同综合产量546万公斤。 3、畜牧业产值425.63万元,收入599.5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8.5%。 4、完成劳务输出6895人(次),实现劳力收入790万元,人均收入513元,占人均总收入的41%。 5、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3892万元,实现营业收入3611万元。其中:工业企业总产1799万元,商业243万元,建筑业703万元,交通运输940万元,饮食服务业210万元。 三、今后发展思路: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以-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村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调优第一产业,扩大订单农业种植基地,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步伐,把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调活优化畜群结构,走“西繁东育、舍饲圈养、畜牧兴乡”的畜牧业发展之路,扶持和做强具有本乡特点的加工业、建筑业为主的优势产业,积极稳妥的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
巴燕乡位于湟源县西北边陲,湟水源头,农牧业交叉地带,海拔高度在2682-4178米之间.总面积119.5平方公里。年平均温度2.5度。年降水量450毫米,现有耕地3万亩,其中水浇地1万亩。林地1万亩,草山草场7.3万亩。全乡辖15个行政村,人口1.2万。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3%,有蒙古族、藏族、土族、回族。青藏铁路和国造315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乡政府所在地已燕村,距县城17公里,是西宁通往省内西、北部的门户。
巴燕——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地方。自然资派有花岗岩、红粘土、硅石等矿产资源,扎寺旅游资源。湟水河和莫尔吉河水利资源。境内有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藏传蒙古族佛教寺扎藏寺,是夏季避暑旅游休闲观光的胜地。种植业的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蚕豆、马铃薯、油籽、蔬菜。适宜种植的药材有大黄、秦九、柴胡、百合、防风、天麻、合首乌等。畜牧业以养殖牛、羊、猪为主、牛羊育肥贩运业发展较快。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委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经过全乡人民艰苦奋斗,使工农业生产、科教文卫、党建及两个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1、种植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根据市场需求。结合退耕还林草,合理调整经济结构,逐步扩大优质饲草、无公害蔬菜、蚕豆、马铃薯、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仅达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多。积极发展小型日光节能温室,全乡已建成小温棚近2000个。大力推进科技兴农的各项措施,良种化程度达到90%以上,种植业整体效益明显提高,2001年全乡粮食总产达到561万公斤,油籽总产103万公行。已成为全县的粮油主产区之。 2、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充分发挥西连牧区,东靠西宁大市场的优势,采取西繁东育、自繁自育、舍饲圈养等有效手段,大力发展牛羊贩运育肥和生猪养殖,扩大牛羊贩运育肥队伍,畜牧业养殖传统得以转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2001年全乡草食畜存栏达2.3万头,贩运销售牛羊1.5万头只。 3、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处国道沿线的优势已显现出来工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等二三产项目逐步兴起,股份制、外体私营企业发展到19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28户。 |
湟源县寺寨乡位于湟源县西部,距县城28公里。毗邻青海湖、海晏县,平均海拔3070米.年平均气温10.5,年平均降雨量468毫米.无霜期47天,属纯脑山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冰雹、霜冻、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是全乡农业生产和其它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寺寨乡共有13个行政村,68个生产合作社,1782户,7527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以藏、蒙、土、满四个民族,全乡劳动力4530人,其中男性劳力2310入。女2220人,全乡总面积152万亩.其中耕地Ig万亩,草山面积8万亩,林业用地13万亩,主要种植青化油籽、洋芋,适宜种植喜湿耐凉药用植物。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寺寨乡各级干部群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为指导,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乡情,突出重点。扎实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经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党的建设得到改善.为全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始终把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摆在党委乡政府的首要位置,特别是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脱贫致富奔小康总览全局,全乡经济保持了持续高效的增长态势。2003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10O万元,粮油综合产量达到6836万斤,其中粮食总产达到5166万斤,单产475斤,油籽总产167万斤,单产 175斤。农民纯收入增加到968元,其中农业收入383万元,工副业收入316万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在种植以青稞、油籽为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利用天然丰富的草场资源。畜牧业有了长足稳定的发展,全乡各类草食畜达18万多头(只),其中大牲畜3500头(匹)、羊13500只、猪1400头,畜牧业总收入400万元,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个村1780户的农电网改造工程,降低了电价.减轻了农民负担。二是积极争取教育""希望工程""项目,部分村已实现了通网同价,先后建成了阳坡湾、草原、长岭村小学教学楼,大大改善了数学条件.三是争取资金,解决了13个村人畜饮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不仅有力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实现生态建设步伐逐年加快寺寒乡在抓好造林任务的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