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濉溪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濉溪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1945年9月,濉溪口设置濉溪市(区级)。

1946年7月,置濉溪区,区下设濉溪镇。

1947年10月,建立濉溪区,下设濉溪镇。

1948年9月,恢复濉溪市。

1949年3月,濉溪市改为濉溪区;5月,濉东区合并为濉溪区;8月,下属合为河东、濉溪两镇。

1950年7月11日,属濉溪区和濉溪西区,隶属濉溪县。

1951年11月,濉溪区辖濉溪镇。

1952年11月,濉溪区改划为烈山区。

1955年12月,增划区级濉溪镇。

1958年9月26日,成立东风人民公社。

1959年7月,设濉溪公社。

1961年12月,恢复区级濉溪镇。

1969年4月,撤濉溪公社,濉溪镇易名为城关镇。

1983年5月,城关镇复称濉溪镇。

1992年2月,溪河乡八里、杜庙、花园、赵圩、蒙村、溪河、杨楼、李庄、五里郢9个行政村并入濉溪镇。

1998年,划出溪河、五里郢2个村民委员会,划归濉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代为管辖。

2004年12月,虎山北路、庆相桥两个居民委员会划归相山区三堤口办事处管辖。

2008年4月划出杨楼、李庄2个村民委员会,划归濉溪县经济开发区代为管辖。

1954年10月始,设韩村区;1955年12月,撤销韩村区,设韩村乡;1958年8月,濉溪县乡镇合并为17个乡镇,设有韩村乡,同年9月,以乡镇为基础,建立了韩村人民公社;1961年12月,撤韩村公社并入五沟区;1969年3月,并社,为韩村公社。

1980年恢复社区,韩村公社属五沟区;1983年公社改乡,为韩村乡;1986年9月,设韩村镇,为濉溪县6个标准镇之一;1992年3月,韩村镇、小湖乡合并为韩村镇;2006年2月,原祁集镇(郭湾、祁集、刘圩、马楼、纪圩、大马家、桃园、宋元、前陈圩、薛场、双沟)11个行政村划入韩村镇。

1950年7月,刘桥乡属濉溪县濉西区(第三区)。

1958年3月,濉西区并入濉溪区;同年8月,刘桥乡、王堰乡合并为刘桥乡。

1969年,撤区,刘桥、溪河、小城3个公社合并为刘桥公社。

1980年12月重新建区,刘桥区辖刘桥、张集、钟楼、任土楼、小城、溪河6个公社。

1983年,刘桥区增划王堰乡。

1986年9月,撤刘桥乡划归刘桥镇。

1987年1月,刘桥镇、区合并办公。

1992年撤区并乡,刘桥乡、小城乡、王堰乡合并刘桥镇。

清末,隶属宿州临涣分州;民国初年,属宿县第七区。

抗战时期,称五沟区,属宿县所辖。

1950年7月,濉溪县设五沟区,辖马店等15个乡。

1958年9月,撤区设五沟人民公社。

1961年12月,撤五沟人民公社重设五沟区,辖五沟、韩村等6个公社。

1969年3月,撤区又设五沟公社。

1980年12月,再撤公社设五沟区,辖五沟、韩村、小湖、童亭、袁店、白沙、界沟7个公社。

1983年4月公社改乡,五沟区辖五沟乡、韩村乡等7个乡。

1992年4月撤区并乡,由界沟乡、五沟乡、童亭乡合并为五沟镇。

2004年,白沙镇并入五沟镇。

北齐天宝元年(550),废临涣郡,置临涣县;元至元二年(1265),临涣县废,降为乡,名涣阳乡;明属凤阳府,名为临阳乡;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改为临涣分州,宣统三年(1911)临涣分州改为临涣镇;1950年7月,设濉溪县为第七区;1955年12月,临涣区辖城西、石集、祁庙、夹河、韩村、临南、海孜和临北8个乡及临涣镇;1958年8月,临涣镇和城西、临南乡并为临涣乡。

同年9月,以临涣乡为基础,建立临涣人民公社,撤销临涣区;1961年年底,恢复区建制,设有临涣区;1969年3月,第二次撤区,设临涣人民公社;1980年12月,重新设区,设临涣区,辖临涣等7个公社;1992年3月撤临涣区,临涣乡、高皇乡、沈圩乡、湖沟乡合并为临涣镇;2000年为副县级镇;2006年3月祁集镇(骑路、沈桥、丁楼、陈口、王沃、祁庄、海孜、韩庄、陈圩、常庄、牛庄、四里、谢湖、大孙家、王楼、大高、柴洼、刘油坊19个村)并入临涣镇。

1950年11月撤宿西县建濉溪县,设双堆区,为濉溪县辖第十一区。

1951年,双堆区辖曹坊、芦沟、罗集、谢店、平堆、三和、澥河、南坪、张圩、刘楼、陈集和双堆12个乡。

1953年,双堆区增设魏堂、黄沟、王庙,淝北4个乡。

1955年12月,双堆区辖双堆、南坪、王庙、三和、陈集和罗集6个乡。

1958年8月,双堆、南坪并入新的南坪乡。

1961年底,恢复区建制,双堆公社属南坪区辖。

1969年3月,第二次撤区,设双堆公社。

1980年12月双堆重新设区,双堆区辖双堆、半铺、南坪、三和、芦沟、罗集、陈集7个公社。

1983年4月,双堆区改双堆乡。

1992年2月,双堆乡、曹坊乡、芦沟乡合并为双堆集镇。

2006年3月,原陈集乡17个村并入双堆集镇。

1950年7月建濉溪县,设铁佛区为第六区。

下辖堤南、周圩、铁佛、杨营、赵集、宋庙、柳孜、黄集、张井、铁佛、油榨、浍南、古城、文甫、邹楼、桥南、孟楼、岳集等17个乡。

1954年区辖张井乡划属河南省永城。

1955年12月,原岳集区划归铁佛区,铁佛区辖铁佛、文甫、孟楼、柳孜、黄集、浍南、油榨、岳集8个乡。

1958年3月,铁佛并入百善区,铁佛乡并入卧龙乡。

1961年12月,恢复铁佛区。

铁佛区辖卧龙、古城、朱庙、岳集、油榨、铁佛、黄集7个公社。

1969年3月,撤铁佛区,设铁佛公社。

1980年12月,重设铁佛区。

铁佛区辖铁佛、黄集、卧龙、古城、油榨、朱庙、岳集7个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铁佛区辖铁佛、黄集、卧龙、古城、油榨、朱庙、岳集7个乡。

1992年2月撤区并乡,铁佛乡、卧龙乡、洪河乡、黄集乡合并为铁佛镇。

2006年,撤销岳集乡,并入铁佛镇,同时将铁佛镇的2个村划入刘桥镇。

1912年南坪属宿县管辖,设南坪自治局。

1951年置濉溪县,圩濉溪县双堆区南坪乡。

1958年8月,双堆、南坪乡并为南坪乡,9月成立南坪人民公社。

1961年12月设南坪区,辖南坪等7个公社。

1969年3月,撤区设公社。

1980年12月,重新设区,南坪公社为双堆区所辖。

1983年4月,新置南坪区,辖南坪乡、半铺乡、朱口乡、蒋湖乡。

1986年实行镇区合并,称南坪镇。

1992年撤区并乡,南坪镇直属濉溪。

2004年8月,任集镇并入南坪镇,沿用至今。

清宣统二年(1910),百善置镇。

1912年后,百善设乡,属宿县管辖。

1930年,百善乡改宿县第三区。

1939年6月,宿西县办事处下设柳孜区,后又改为百善区,下辖9个乡;1947年,恢复宿西县,设百善区。

1950年,百善设乡,属长山区管辖。

同年8月15日,设百善区(濉溪县第五区),下辖12个乡。

1955年12月,区划变动,百善区下辖6个乡1个镇(百善镇)。

1957年,百善区下辖8乡一镇(百善镇)。

1958年8月撤百善区,成立百善、徐楼两个人民公社。

1962年1月,恢复百善区建制。

1969年4月撤百善区,恢复百善、徐楼两个人民公社。

1972年3月,百善公社划分为百善、柳孜两个公社。

1980年12月,百善区下辖8个公社;1983年4月,将百善区西北边界的6个生产大队,分别划归铁佛和刘桥两区。

1984年,百善区由8个公社改为8个乡。

1992年2月,撤区并乡,将百善乡、宋庙乡、杨柳乡、青卫乡合并为百善镇。

2000年,百善镇为副县级建制镇。

2006年2月8日,百善、徐楼两镇合并为新的百善镇。

2013年,徐楼行政村的翟桥自然村划归濉芜产业园所辖,沿用至今。

民国初年,属宿州临涣镇孙疃乡。

1927年改建行政区,孙疃乡改为宿县第四区。

1930年改设孙疃联保处。

1945年10月,孙疃属宿蒙县界沟区所辖。

1947年底,宿西县在孙疃浍北一带(今属陈楼、燕头、杨柳)新建雁鸣区。

1949年初,孙疃浍南一带划归五沟区。

1950年7月,濉溪县设孙疃区。

1955年,原杨柳区并入孙疃区。

1958年9月,撤销孙疃区成立人民公社,孙疃区划分为超英人民公社、中苏人民公社两个公社。

1961年12月,恢复孙疃区,辖孙疃等8个公社。

1969年3月,撤区,孙疃区拆分为孙疃、杨柳、任集3个公社。

1980年12月,重设孙疃区,辖孙疃等8个公社。

1983年4月,取消公社,改为乡。

孙疃区辖孙疃、郭集、尤沟、任集、太平、忠阳、杨柳、燕头、陈楼9个乡。

1992年3月,撤区并镇,孙疃乡、尤沟乡、郭集乡合并为孙疃镇。

2006年,杨柳乡并入孙疃镇,并沿用至今。

1912年,四铺隶属宿县。

1941年后,四铺一直作为乡、区政府驻地。

1950年7月,四铺乡属濉溪县常山区管辖。

1954年10月,增划四铺区。

1955年12月,常山区划属四铺区。

1958年8月,三铺、四铺、五铺3个乡合并为四铺乡,9月成立四铺人民公社。

1961年12月,恢复区建制,设四铺区。

1963年3月,第二次撤区,设四铺乡为人民公社。

1981年12月,四铺公社撤销,成立四铺区。

四铺区下辖三铺、四铺、五铺、秦楼、赵集、魏集、古饶7个乡。

1983年4月,为四铺乡。

1992年2月,三铺乡、四铺乡合并为新的四铺乡。

2006年由四铺乡和五铺乡合并为新的四铺乡。

2012年12月撤四铺乡设四铺镇。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