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金山保,解放后设村,公社化时,与荆美、安后合并为金联大队,1962年分开设大队改称金塘,1980年复称金山大队,1984年改为金山村委会。 1996年从金山村中独立出来成立金峰居委会。 |
解放后为金山乡,公社化时与荆美安后合并为金联大队,1962年后各自分开建大队,称为金塘大队,1980年改称金山大队,1984年改为金山村委会。 |
解放前为黄碇保,因背靠东山,解放后为东山乡,合作化分为3个初级社(东联、东建、东进),公社化三个初级社合并为东建大队,1984年改称为东建村村民委员会。 |
清代来此开基称为河墘,1955年建立河墘社,取名河墘大队。 1984年改称河墘村委会。 |
马公村最早为清朝开基,当时三大圩之一,最早建基的是马姓,后来林氏、卢氏、吴氏又分别来此居住,因马姓人少家族小,通过协定马姓为主,杂姓公地,故称马公。 解放后设马公乡,公社化时为马公大队,1984年改称马公村委会。 |
元朝末期,祖先自龙岩大池迁来,地势高低不一,建居时在下麻畲,称下麻。 民国时属碧溪保,解放后为碧溪乡,麻畲村,公社化时分为上、下麻大队,1970年合称双麻大队,1981年分开,1984年改称下麻村委会。 |
清朝乾隆年间,村中山脚建有一座大楼(即荆美楼),大门顶有石碑刻有“荆美葆障”,故把村名定位荆美村。 民国时,称山尾,解放后为荆美村,公社化时,与金塘、安后合称金联大队,1962年分开,1984年改称荆美村委会。 |
解放后为安后乡,1958年公社化为安后大队,1984年改称为安后村委会。 |
解放后为大山乡,公社化为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 |
闽王王审知后裔肃斋公于大元至正年间由漳浦衡山迁居水美,解放后为水美乡,公社化为水美大队,1984年改为水美村委会。 |
解放前分上下窑两保,解放后设荆都乡,分为上窑村、下窑村,1958年称荆都大队,1984年改称村委会。 |
解放后设新村乡,1958年公社化为新村大队,1984年改称新村村委会。 |
1976年新圩与祠内合并称为新内大队,1984年改称新内村委会。 |
民国前,属都美乡,公社化设大队,原名北坑大队,1980年改称北星大队,1984年改称为北星村委会。 |
解放后眷厝都美乡后眷村,后又与都美村合并为都美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为后眷大队,1984年改乡为后眷村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