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地名网 > 礼泉县城关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礼泉县城关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明洪武二年(1369),县城自旧县迁此。清乾隆十四年(1749)七月,知县宫耀亮扩建县城,修筑城墙、城隍,设五门:东阳和门、西永安门、南迎恩门、北永定门、西北永平门。村因位于城内东面,得名东关,为县城五关之一。村委会位于东关村,故名为东关村村民委员会。
地处县城西部,故称西关村。村委会位于西关村,故名西关村村民委员会。
古时群众在县城街巷卖柴草,得名柴市巷,后更名柴市村。村委会位于柴市村,故名柴市村村民委员会。
因位于县城北边而取名北关村。村委会位于北关村,故名为北关村村民委员会。
唐时此地有一庙,香火旺盛,主持复姓皇甫,人称皇甫庙。后有王姓、何姓、张姓、薛姓人陆续迁入,分别在皇甫庙北、南、东方向相距半里地定居。形成村落,遂以庙名为村名,村委会位于皇甫村,故名为皇甫村村民委员会。
明末翁姓人从今城关镇翁官寨迁至古礼常路旁从事运输业,后又郭、杨、王、张、吕、刘姓人陆续迁入,演变成村落。因翁姓人是从翁官寨迁出,故取名西翁官寨村。清中叶,运货马车从县城回村,路遇一红衣妇人拦车,车夫以车装货物为由拒乘,经妇人反复纠缠,车夫无奈便让妇人上车,当车队行至西北关村时,只见西翁官寨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车夫快马加鞭赶到村口,只见那妇人急速跳下马车,飞上村北一户人家屋顶,手持芭蕉扇左右轮扇,瞬间,整个村子一片火海,房舍殆尽,唯有红衣妇人站的房屋完好无损,从此,人们便改西翁官寨为火烧寨村。村委会位于火烧寨村,故名火烧寨村民委员会。
因地理位置处县城以南,得名南关村。村委会位于南关村,故名南关村村民委员会。
说法有二,一是此地曾为汉唐时期制陶业作坊遗址,又位于古骆驼道旁(丝绸之路),裴姓人定居于此,后在道旁做生意,立有标志旗帜,故以裴姓人姓氏及自然环境、特殊标做为村名。二是军事演习类,因重大军事活动,驻军而聚集形成。裴姓人早年定居此地,及军事训练时旗帜众多,村委会位于裴寨村,故名为裴寨村村民委员会。
古有石婆父庙,民国时称石婆父寺。“长安有石婆神庙,礼泉亦有石婆父神庙。”相传,北宋中叶先民来此定居,一部分居泔河南岸,另一部分居北岸,恰似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即在河南坡下大路旁建庙,供奉石婆、石父。后有雒、王、贾姓在庙周定居成村而取名。遂以庙名取村名,后以谐音称“坡扶”更名为石坡扶村,村委会位于石坡扶村,故名石坡扶村民委员会。
清末民国初,杜姓人居此,建材坐落在泔河南岸较突出的沟岸上,其形状像咀,村委会位于杜家咀村,故名为杜家咀村民委员会。
明初,杨姓在此定居,村委会位于杨庄子村,故名为杨庄子村民委员会。
此地四面略高,中间低凹,故名。村委会位于凹底村,故名为凹底村村民委员会。
元末明初,张姓人流落此地定居,后有王、李、董姓人陆续迁入,称小张寨子。明中期末年,村民耍柳木腿(踩高跷),因木腿太高无法通过城门洞,耍柳木腿的人大“燥”,盛怒之下拆毁城门楼,故得名“燥里村”,后以谐音“钞”代替“燥”。村委会位于钞里村,故名钞里村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张、李两姓大户移居灵喜寺旁垦田,以张、李姓氏取村名“张李村”。后李姓人迁出,村名未变,清末郭、吕、郑、苟、崔、董姓人陆续迁入,其郭姓人定居东寺,称寺东郭家,郑姓人定居寺西,称寺西郑家,吕姓人定居寺北,称寺北吕家,形成张里村三堡,民国末年因战乱吕姓人又迁寺西郑家形成现在东西两个自然村:东张里、西张里。村委会位于张里村,故名为张里村村民委员会。
属清代县城五关之一的西北关,开一城门称永平门,故名为永平村村民委员会。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